济南人的习俗有哪些

产后一个月是“满月”。“满月”是新生儿可以和外界接触的第一天,也是产妇完成“坐月子”过程的第一天。所以在过去人们很重视这一天。是日,亲朋好友前来贺喜,多送些宝宝服、长命锁等物;也有随钱者,以红纸包装,上写“长命百岁”等吉祥语。主家则在这一天摆宴招待客人。满月这天,对产妇而言,济南地区叫“挪臊窝”。产妇在这天抱着婴儿回娘家小住几日,以使孩子呼吸到新鲜空气,有利于母子身心健康。丈夫一家则借着大好晴天,将媳妇“坐月子”捂了一个月的房屋收拾干净,凉晒被褥衣物。产妇回娘家后,姥爷姥娘要给孩子送钱,将钱以红纸包好用红线系挂于婴儿胸前。待到回到婆家时,由小孩的奶奶或其他女长辈取下红包,便取边唱道:“走得好,来得好,小子(或小妮儿)白头活到老。”为祈愿孩子健康成长,老济南还曾流行“穿百家衣”的习俗。孩子未满月,亲眷们便开始向众邻家乞取零散布头儿,拼接成花衣服给婴孩穿。衣服样式多为大偏襟、和尚领,衣服上必有一紫色布块,寓意孩子将来多子多福。另外,过去济南还有“吃百家饭”的习俗。小孩会走路后,便让他拿着小饭碗到四邻六舍去吃“百家饭”,认为这样小孩长大后能有饭吃而且能吃遍四方。抓周,也称“试儿”、“楂生日”,是婴儿满周岁时卜测他将来性情、志趣、前途和职业的一种礼俗。孩子过周岁生日那天,父母亲友将各式文具、玩具、生活用具陈列于桌,任由孩子随意抓取。俗信认为,孩子抓取之物和他的品性、前途有关。譬如,抓取笔墨者,将来是读书人;抓取钱币者,主富裕;抓棍者,主长大后无饭吃等等。抓周习俗,起源于北齐时代。此俗现仍有见者,不过年轻父母已无笃信者,仅作为一种娱乐游戏形式而存。婴幼儿哺乳期,小孩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大人们唤的都是孩子的“奶名”(也叫“小名”,即乳名)。起乳名之俗自古有之,如汉司马相如小名就叫“犬子”,东汉曹操的奶名叫“阿瞒”,三国刘禅的奶名叫“阿斗”等等。此俗到宋时更盛,沿袭至今。济南地区给孩子起奶名,男的多叫“小儿”、“小子”,女孩多称“妮儿”。奶名的命名要与长辈亲属的名字避讳,可以以吉祥字作名,如“龙、祥、富、贵”等;也可以起“贱名”以期免灾祛祸,如“小狗子”、“二猫子”、“狗剩”、“驴蛋儿”、“丑子”(女孩多用)等等;也有直接以排行命名的,如“老三”、“小八儿”、“伍子”等;还有的怕孩子立不住,多叫什么“拴住”、“锁住”、“留住”、“拦住”之类,或者男取女名、女取男名。旧时,人们普遍认为,小儿受惊吓后,其“魂儿”便游离于体外。小孩受惊吓后,出现睡眠不安、食欲不振、腹泻(绿色溏便)、惊厥、高烧等症状,民间便以为孩子“掉了魂儿”。曾流行在济南地区的叫魂儿方式很多,如最简单的是立时用力拍地,同时轻拍孩子,并轻轻抚着孩子头发说:“扑拉扑拉毛,吓不着,吓着人家,吓不着自家。”“狗惊,猫惊,俺小子不惊。”然后抱着孩子边走边叫着孩子小名:“××,家走(回家)咧!”受惊吓厉害的,要等到三更半夜到街口去“叫魂儿”,有的还要拿着小孩的鞋子或小孩的衣服。济南民间还把夜晚哭闹不止的小孩称为“夜哭郎”。如遇有这种情况,大人们便将写好的夜哭帖贴在街头墙壁、树木或电线杆上,上面写着:“天皇皇,地皇皇,俺家有个夜哭郎(或小儿夜哭在娘房)。过路行人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以此来祈求孩子停止夜哭。过去,小孩认干爹干娘的习俗曾广为流行。有些家庭担心孩子养活不大,便让子女去认一个儿女多或家境贫寒的人家做干亲;也有迷信孩子与父母命相相克者,找一家“全奂人:或命相相生者认做干亲;当然,也有父母辈之间相处甚好而结成干亲的。认干爹干娘时,须择吉日携礼物到干亲家,让孩子主动叩头,还要写一张红纸绿边的“承继纸”,上写“贵府相公过继某(指干爹的姓)门,取名某某,长命百岁”之语。承继纸轴头上还要用红线绳系挂长命锁,挂在干儿女的卧室中,以压邪祛祟。认干娘时,小孩还要从干娘的胯下钻过去,俗称“钻裤裆”,以示从今而后为干娘所生。此俗至今仍有残留,不过认亲仪式已经非常简单了。□张继平老济南的习俗请客中式宴会 过去老济南人若是请客,家里有条件的或请比较亲近的人一般喜欢在家,家里不方便或比较正式的场合则在饭庄,三十年代的燕喜堂因为菜好,就餐环境又颇具家居生活的气氛,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很多人都以在此请客为荣,他们有奶汤全家福、奶汤蒲菜、奶汤虾脯、奶汤鱼肚、清汤燕菜、清汤蝴蝶海参、清汤御笔猴头等一系列“招牌”菜。不论在家或在饭庄,都是以成席的菜肴待客。到了请客约定的时间,主人在家的出门恭候,定在饭庄的应先到,以便迎接所邀请的客人。客人到后,奉茶让座,待客人到齐后按长幼尊卑次序请入席落座。向外方位的左侧为首席,右侧为次席,左边是三座,次席右边是四座,其余依次类推之最末是主座。坐下后,开始饮酒猜拳,举箸劝食,宾主尽欢。酒足饭饱,席终用茶,客人向主人致谢,寒暄已毕,主人送客。西式宴会 济南的西餐店始见于19世纪初兴建胶济铁路的时候。济南随着开辟商埠,经济繁荣,外国商人、侨民纷至沓来,西方国家的食俗也给济南带来影响。济南的西餐业不只给外商、外侨、外宾服务,西餐也进入了济南人的日常生活。当时的“胶济铁路饭店”,设在火车站附近,它是全市最豪华的饭店,可以举办大型宴会,各种饮食是德国风味的西餐,席间习俗当然都是德式的。饭店的名菜,有煎牛排、咖喱牛肉、红炖牛肉、牛尾汤、铁扒鸡、鸡蓉鲍鱼汤、沙拉等,那时还能在餐后吃上人们难得一见的冰激凌。像炸大虾、煎鱼排,都很适合济南人的口味。餐桌是长方形的,席间座次是主人分坐长桌的两端,客人坐在两边。男女交叉而坐,女主客坐在男主人的右边,男主客坐在女主人的左边,以此类推。喝汤时左手按汤盆,右手拿匙,喝完后匙面朝上放在汤盆右侧。吃面包时用餐刀先抹黄油后抹果酱。吃鱼时右手用餐刀切,左手用叉叉食,不能用刀入口。吃完刀在右叉在左放在盘的右侧。酒水饮料在客人的左侧送上,正餐用完可以吃点水果或喝点咖啡。席间主人或客人要发表谈话须在停止用餐时。用餐时口中不能发出声响,不能低头靠近食物,不能把盘子弄出声响。用晚餐男宾可以喝白兰地抽雪茄高谈阔论,女宾则喝茶聊天,尽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