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明徒步环球7年,希特勒为他画肖像,罗斯福送他金牌

上世纪三十年代,满清政府虽然已经被推翻二十余年,但是绝大多数国人的思想还是因循守旧。而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依旧趾高气昂,自认为高中国人一等。

当时确实有一些中国人崇洋媚外,主动对外国人卑躬屈膝,却也有一些热血的中华儿女,渴望着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而当时有一个叫潘德明的年轻人,用了一种即使放在仍然非常新奇和振奋人心的方式—— 徒步和自行车环球旅行的方式,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潘德明1908年出生于浙江省湖州,他从小喜欢参加各种 体育 活动,爬山长跑等不在话下。后来就读于上海南洋高级商校,是个高材生。毕业后从商,算是个上层人士。

1930年,在上海有几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叫作“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的民间组织。

没有丝毫犹豫,他就毅然放弃了自己的餐馆生意, 只身乘车来到上海意图加入步行团。可惜的是当他到达上海后,步行团已经出发前往杭州。

潘德明随即追到杭州,好在步行团造出了不小的声势,潘德明到了杭州后很快就找到了他们。

在跟步行团的团员们表达了一番自己的慷慨激昂之后,步行团欣然接纳了他成为新的团员,开始亚洲之旅。 潘德明欢欣不已,和一行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后,一起动身出发。

步行团一***八人,都是青年。旅行之路一路艰辛,经过浙江、福建后,他们又沿着广东和广西终于越过边境,徒步进入越南。

紧接着一路又走到清化。此时步行团已经疲惫不堪,心中的雄心也被数月的枯燥乏味磨灭。他们已经坚持了很久, 但显然旅行需要的毅力高于他们的预期。

步行团的发起者们纷纷终止了原定的计划折返,他们觉得已经走出国门,中华民族精神已经得到彰显。

此时潘德明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继续走向亚洲,另一条是跟同伴们一起回中国。可是,不寻常的人就有不寻常的想法,潘德明选了第三条, 他要突破亚洲,进一步环游世界。

总之到了最后,唯有潘德明这个后来者一人,坚持要继续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旅程。

就好像 旅游 的时候,人们总喜欢留下个“到此一游”一样,潘德明也觉得应该为他的旅行留下点印记。1931年,已经身在越南西贡的潘德明,制作了一个大笔记本叫 ,起名《名人留墨集》,重达四公斤。

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去拜访当地的知名人士,请人题字留墨。一来以作纪念,二来宣扬国人。也由此,从越南西贡开始,潘德明正式开始了他一个人的环球之旅,开始丈量这个世界。

纯步行整个世界有点勉强,潘德明于是买了一辆自行车。 他从越南西贡开始,一路骑着自行车经过了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在东南亚,有着大量从我国沿海地区,例如福建广东渡海而去的华侨,虽然身在异乡,但仍然自认是中国的一份子,对事关中华民族的事情都很是热衷。

潘德明想通过世界旅行来扬我中华民族精神的事迹,慢慢的见之于一些当地的华文报端。 很多华侨富商都被潘德明深深感动 。潘德明所到之处,常常有华侨闻名来接应,并给予资助,好帮潘德明继续之后的旅程。

经过新加坡,潘德明来到了印度,并且拜见了印度的文学泰斗、著名的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泰戈尔

在印度,潘德明还如愿以偿的接受了 甘地 的接见。泰戈尔和甘地都是当时世界上影响力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们的接见让潘德明不仅在华人界,更是在全世界都声名鹊起。

再之后,潘德明所到之处,无论什么国家,所有的名流都非常愿意接见他,并给他题词。

从印度出发,潘德明经过中东的伊朗、叙利亚等国、西渡苏伊士运河后,来到了非洲大陆的埃及,而后又从亚里山大港乘船,度过地中海到达希腊。

从而来到了当时世界文明最璀璨的欧洲,开始了其欧洲之旅。在希腊,潘德明专门拜访了奥林匹亚山。

这是奥林匹克的发祥地。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没能参加1932的洛杉矶奥运会,潘德明特意来到这里,在古运动场遗址内的柱子上贴上了一张纸条,上面用中英文写着: “中国人潘德明步行到此。

潘德明来到欧洲的时候,张少帅正在巴黎养病,平时深居简出,概不见客。听说潘德明来了,也饶有兴趣的要见上一面,并在《名人留墨集》上题词“壮游”二字。

除此之外,此时的欧洲虽然希特勒在德国已经上台,但乐观的欧洲人还没有意识到若干年后整个大陆都将燃烧在战火之中。 潘德明的行为堪称浪漫主义的极致,一下俘获了欧洲人的心。

潘德明游历欧洲十五国,各国的名流纷纷接见潘德明,包括希腊首相、英国首相、法国总统等等二十多位世界政要。

而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最特别的就是要数当时的德国总理希特勒了。 希特勒接待了潘德明整整两天 ,饶有兴趣的听潘德明讲述途径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临别的时候,曾是美术生的希特勒, 还专门给潘德明画了一张肖像。

能让希特勒给画像的人,估计世界上也数不出几个来。

游完欧洲,潘德明又去到美国,美国总统罗斯福送了潘德明一枚金牌。旅程的最后一站本来是日本, 但是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了东三省,潘德明气愤不过,直接就回国了。

回国后不久,抗战爆发,潘德明看着祖国遭到日本蹂躏心如刀割,有感而发,把原本筹集来勘探资源的十万美金全都捐到了抗日前线,而他本人则从此隐姓埋名,不知道去了哪里,只留下一本《名人留墨集》。

从潘德明出发到归国,一***历时7年,游历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少数地区是骑自行车外,基本都是徒步。

潘德明可以说是徒步环球旅行的世界第一人。 而他留下的《名人留墨集》则成了研究近代史的一本珍贵的史料。

我们很难知道潘德明最后为什么突然销声匿迹。但试想如此理想浪漫主义的一个人,在大约百年前完成了如此壮举, 对自己和中华民族一定是非常的自傲和热爱。

当他满心以为世界可能因他而重新认识中华民族时, 侵略者用铁蹄用枪炮重重的砸碎了他的理想。

他的内心一定是悲凉而绝望的。假设是真的如此,其实潘德明大可不必如此,《名人留墨集》已经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是如何的自强不息。

而且彼时他本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能把他的这种影响力化作抗战的力量,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