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城名称的由来及历史典故
据民间传说,明代规划建乐亭县时,候选城市分别位于乐安亭(今救驾阵)西南二里和督邮,两地为首选。县长提出称土定调,就是比较同体积土的比重,重的为首选。因为当地人篡改了土壤,在里面掺了盐,土壤比孤城重,赢了。且不说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值得研究的是,当时全县几百个村,为什么只和这两个地方竞争?其前提条件是:新城位于乐安镇西南,基本与旧址相连,背靠滦河,江海陆相连,地理位置优越。孤城有什么条件和资格与之抗衡?毫无疑问,杜游城村在当时处于乐亭地区的中部,历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那时候和乐安镇比,肯定也是一样的难分伯仲。
独又城是乐亭县唯一一个以城命名的村庄。城市和农村不同。通常人口集中,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辽代以前,这里曾被称为“千人之城”。这就增加了一层神秘感,值得探究。查易《辞源》解释说:“①杜毅也是大城市,小城市也是小城市,如后羿屠场。②古称王城。3侯国志说。④大夫说采土地曰市。⑤今称县。《辞海》释义:①国古称市。②北京。③指将军城、大越城、小越城。④旧县别称,县令称市宰。”根据以上解释,督邮城在历史上也可能是一个城镇的所在地。查史料:
一、旧县志中有“古城”一说。说:“在县城西南三英里处。”现在幽城在老城区西南16。按照汉制,1尺相当于今天的6寸,一模一样。据此,我认为督邮城是汉晋时期的乐安亭古城,后迁至老城区。
二、永平府治史迹中有“塔墩城”。上面写着:“赵后,石虎谋攻昌黎,遣,遣青州人渡海守塔墩城。”又云:“此乃乐安故城,赵世虎为攻燕,令典农都督王典,引一万余人于海边开荒。“民国时县志疑塔顿为新桥镇(今马头营镇)。根据历史记载,新桥镇最早见于晋代,兴盛于明代。现在他离拯救阵列还有42英里。中国的系统是70里,不是它说的那样。而且地处海口(当时海还没有退到现在的位置)。四周都是盐碱地,只生盐蒿,没有农作物,无法在此耕地。在我看来,塔墩也是一座幽僻的城市。
三、《辞海》对碣石山的解释引自《汉书·地理》:“历城,大碣石山在县西南。”一说:“河北乐亭西南的一座古城,应该是李城旧址。”他还引用了《水经注》中的云:“山在绥水(今滦河)口,原居陆地,后浸海水,坠入海中。”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可信的。二是现在昌黎的碣石山。论据是乐亭西南没有山。我认为这是不成立的。《汉书》成书于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水镜》成书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在这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沧桑几经变迁。谁知道呢?我不认为班固当年的时候,李道元是绝对不会在没有任何证据和审查的情况下写一本书的。上世纪80年代初,复旦大学考古系的人到黎城旧址参观,我是他们的向导。他们被怀疑是一座孤城或者滦南的孤城。我同意《孤独的城市》的观点。因为杜默城不是“乐亭西南”。
4.汉代海阳县《前汉史·地理》说:“陆水入南宣水,宣水入东绥水,绥水入南海阳。”《水经注》说:“绥水自长城东南流至辽西凌志县北,再向东南流至海阳,向西南入海。”《辽史》说:“本汉郡,海阳,沿海多碱卤。”旧县志说:“海阳在汉代属境。”而北魏、唐、宋海阳都有城址,韩海阳没有城址。
都城历史悠久。解放前后,村内外出土了大量汉代陶瓮、陶罐等遗物。在文物调查中,发现了许多汉代陶器的碎片。周围一公里左右的兰坨老母庙村、蔡庄村、孙庄村,要么是战国遗址,要么是汉代遗址(见乐亭县志),可见这一带历史之悠久。
独又城村有一座古寺,名为正觉寺。创建时,庙里的石碑和古钟都损坏了,现在很难查。据村里的老书记刘伊心(89岁)和几位长辈回忆,他们上学时,庙里有四块石碑,其中一块上刻着“隋唐所建,毁于兵”的字样。当时印象很深,因为我不知道“瓶”这个字。
正觉寺是全国最大的县。它东西宽35英尺,南北长55英尺。(现有地基可查)占地32亩。有两个大厅,每层五个。前殿青砖灰瓦,是普通砖瓦结构的寺庙建筑。后殿金碧辉煌,青砖绿琉璃瓦,悬柱悬梁,飞檐斗拱。顶上有五脊六兽,蔚为壮观。供奉关羽大帝的前殿建于清初。后殿,供奉我佛,建于古代。寺北有十几间僧房,清末改为学堂。民国中期,由于年久失修,寺庙相继倒塌,被伪大农村拆除,建高希学校。寺庙里有一座古老的钟。是哪一代,村民没有记忆。这座钟将近六英尺高,底部的直径是三英尺二或三英寸。我平分铁的时候把它卖了。在寺庙西面50米处有一个和尚的坟墓。占地十余亩。当时有一两百个坟墓。大跃进时期。
1978年平整地面时,在寺内正殿西侧发现一座辽代塔基地宫。当地面塔被摧毁时,村民们没有记忆。被发现时,地宫完好无损。广场、穹顶、砖混结构,占地面积10平方米。宫殿中的拱顶高度为1.8m。由于村民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砖石被洗劫一空,被破坏殆尽。宫殿里出土了一封陶函和一口银棺,里面有几件遗物。一个银盒子,一面铜镜,一瓶干净的辽白瓷和一个瓷罐。五号塔。有四块陶片。其中一块牌位正面有“平洲马县南千千千人镇,共筑清净佛塔”20个字,背面有“崇熙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大契丹国小昭皇帝日记”二十个字。中文正楷。这是乐亭历史上唯一有明确文字年表的碑文。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考古价值(现为县博物馆)。
按:契丹国叫辽国,建于公元907年。太祖天赞二年(公元923年),柯平洲,此后乐亭归契丹。小昭是廖兴宗的卢野宗镇。北宋仁宗赵真崇禧十三年,庆四年(公元1044),距今962年。平洲在现在的卢龙。马县,旧县志麻城县,今滦南县麻城镇。
总之,我认为:①乐安亭最早见于史书是在北魏,被提升为乐安镇。旧录有:“赵后,石虎伐燕,运六万五千四百三十八+06五千四百三十八+0万蹄,由河入海,在乐安城。“这个地址开始载入史册。早在汉代,杜佑城出土的文物分析,就已经是个人烟聚集的地方。②对于整个县城来说,都有城周边村落密度最高,人口相对集中,也能说明历史。③周围十几个村子都是古遗址。④地理位置在乐亭县中心。(当时姜各庄还没有包括在内)所以我说督邮市是汉晋以前的历史古城。由于明朝万历年间乐亭县没有文字记载,地方志也写得不详细,所以在研究讨论有识之士之地时,大胆提出个人观点,以抛砖引玉,供参考。
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