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起源
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据《墨子·鲁文》“公运班竹木为喜鹊,功成即飞,不至三日矣”;还说“公交队做了木风筝,为的是一睹宋诚”。公交班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匠鲁班,或者“鲁班大师”。他的“喜鹊”或“风筝”是用极薄的木片或竹片制成的。汉代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纸逐渐取代了木材。它叫“风筝”。五代时,在纸鸢上绑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发出阿正的声音,所以后来被称为“风筝”。唐宋时期,放风筝在潍坊非常普遍。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今潍坊诸城人)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六个孩子在放风筝,足以为证。明代,潍坊的风筝达到了一个高峰。每年清明节前后,风和日丽,家家户户扶老人,带他们上蓝天。清代诗人郑板桥在《怀渭县》一诗中说:“纸花满天飞如雪,娇女荡来荡去。五色罗裙随风摇,使蝶归春色。”生动地描述了清明节潍坊放风筝的场景。这种春天般的民俗活动不仅是相互观察和评价的机会,也是呼吸早春空气、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和锻炼身体的好时机。潍坊风筝做工精致,色彩鲜艳,善于夸张,突出主题。风格独特,栩栩如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蜈蚣风筝有100多英尺长。从1984首届潍坊国际风筝节开始,每年4月中旬都会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