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人类起源的困惑是什么?

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有很多,包括传说,各方都拿出了证据证明自己的说法(或理论)是正确的,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完全解释人类起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人们有各种疑问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人们的疑问看起来或多或少有些幼稚,但也不能否认,因为毕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看来关于人类起源的追问还会继续,人类学家的探索之路还很长。

巨猿,人类的直系祖先?

巨猿是生活在古代的一种灵长类动物,体重270多公斤,身高约2.74米。人们知道它已经不存在很久了。真的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吗?

1935年,一位荷兰古生物学家在香港一家中药店捡到三颗奇怪的牙齿。这些是一些臼齿。它们看起来像人的,但比人的臼齿大几倍。他认为,这种牙齿化石可能代表了一种体型巨大的古猿,命名为巨猿。

1945年,另一位美国专家详细研究了三颗巨猿臼齿,认为巨猿不是猿而是人,应该改名为“巨人”,是北京人和爪哇直立人的直系祖先,现代人是从“巨人”逐渐退化而来的。

这个观点提出后,轰动一时,人们议论纷纷。如果是这样的话,人类的远祖简直就是“怪物”,非常耸人听闻。

到了1954年,虽然荷兰古生物学家在香港和南洋的中药店已经收集了多达20颗的巨猿牙齿,但在药铺里它们只是被当作中药材(龙牙)。很难知道这些化石的确切来源,也很难确定它们的年代。如果你想证明它们,你必须在地层中找到巨猿化石。

中国南方有许多洞穴,那里经常埋藏着古代动物的骨头和牙齿。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队到广西考察,在大新县牛水山黑洞发现了三颗巨猿牙齿化石。很快,根据一位农民提供的线索,在柳城县冷寨山巨猿洞发现了三只巨猿下颌骨的近千颗牙齿。从1964到1965,在广西武鸣县甘薇布拉里山的一个山洞里,发掘出十多颗巨猿的牙齿。1970近年来在湖北建始县、广西巴马县也发现了类人猿牙齿化石。此外,在1968,在新德里以北200公里的Pilars Pu,一位名叫Lamb的当地居民将一块巨猿下颌骨送给了正在调查的地质学家,这是他几年前从附近的田地里挖出来的。

人们可以通过研究产生巨猿化石的地层的地质年代来知道巨猿的大概生活时间。现已明确,中国多个地点的巨猿化石以柳城为最早年龄,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至654.38+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巨猿时代较晚;大新、武鸣、巴马的类人猿最晚,生活在距今约654.38+0万至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据说印度壁柱巨猿的下颌骨是在900-500万年前的上新世中期的地层中采集的。那么,如果把这些巨猿按照生活时代的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皮拉尔普朱庇特——柳城巨猿——建始巨猿——大新、无名、巴马巨猿。他们生活在大约900万到50万年前。

柳城巨猿化石的发现和发掘

1957年夏天,柳城县凤山镇社冲村一农民在社冲村附近的冷寨山硝洞挖泥,意外挖出一只巨猿的下颌骨,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只巨猿下颌骨。这个下颌骨特别厚,上面有12颗牙齿。代表一位老年女性。研究人员对洞穴进行了保护性挖掘。经过1957至1963的发掘,共发掘出3块大猿下颌骨化石和1 000多颗大猿零星牙齿。这65,438+0,000颗巨猿牙齿代表了至少75个巨猿个体。三个下颌骨中,两个属于老年人,一个属于年轻人。巨猿因其巨大的牙齿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人问:牙齿这么大的巨猿怎么可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一位西方学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认为柳城的巨猿很可能比最早的人类早了6.5438亿+年。如果巨猿每654.38+00年能传一代,那么654.38+00年就能繁殖654.38+00万代。经过一番计算,他提出,虽然巨猿的牙齿非常大,但只要每一代巨猿的牙齿减少0.00l毫米,就可以达到人类最早牙齿的地步。

其实这个“明细账”大相径庭。姑且不论这位学者只知道柳城的类人猿,也不考虑比这个时代更晚的类人猿也有。现在我们只需要对比一下这些巨猿在不同时代的牙齿,就可以知道巨猿的牙齿会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一代比一代小。

事实胜于雄辩。柳城巨猿的牙齿“名不虚传”,确实也挺大,但武鸣还有更大的巨猿。建始巨猿的牙齿大小介于两者之间。据说皮拉尔巨猿的牙齿比中国柳城巨猿的牙齿小。如果把这些巨猿按照牙齿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分别是:皮拉尔巨猿——柳城巨猿——建始巨猿——大新、无名、巴马巨猿。不难看出,这个顺序和《泰晤士报》所说的从早到晚的顺序一模一样。这说明类人猿的牙齿从早到晚都随着时代变化,但不是由大变小,而是从幼年开始逐渐增大。到1万到50万年前,地球上已经出现了人类,而此时,巨猿的牙齿已经成为最大的。所以很难想象这个时候的巨猿会突然变成人类,也没有其他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比这个时候更早的巨猿会变成人类。

从巨猿牙齿的发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它和人类的差别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这说明类人猿不可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既然巨猿有这么大的牙齿,那它的下颌骨一定很大,头骨也很大,身体也很庞大。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认为巨猿的灭绝是因为它们越长越大,最后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饿死。但也有人认为未必如此。因为在高等灵长类动物中,牙齿大的不一定身体同比例增大。比如现代大猩猩的牙齿比人大,但身体比人高不了多少。

目前,仅从牙齿和下颌骨来计算巨猿的长度和重量似乎还不够确定。只有找到巨猿的肢骨,计算才有可能。遗憾的是,至今只发现了它的牙齿和下颌骨。所以巨猿体重270多公斤,身高2.74米的计算不是很可信。

所有高等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都有32颗牙齿。上颌骨或下颌骨两侧各有8颗牙齿,左右对称排列:门牙2颗,犬齿1颗,前磨牙2颗,磨牙3颗。人类的前臼齿和臼齿(统称为颊齿)用于研磨和咀嚼,犬齿和门齿(或门牙)用于切割。

随着巨猿化石的发现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关注巨猿的牙列,而不仅仅局限于对零星牙齿的观察。人们注意到,生活在埃塞俄比亚的一种狒狒——高地狒狒,在牙列和下颌骨形态上与普通狒狒有一些差异。高地狒狒的臼齿冠很高,磨损很快;臼齿的咬合面比较大,颊齿比较大,门牙比较小,犬齿比较弱,下颌骨比较厚。而普通狒狒的牙列和下颌骨正好相反。前者是草食动物,后者是杂食动物。有人认为高地狒狒主要吃粗糙的植物性食物(草茎、种子和块茎等。),所以它们应该有发育良好的颊齿用于磨牙和咀嚼,有强壮的咀嚼肌和巨大的下颌骨来增强机械动作,而门牙则相对不重要。有趣的是,从巨猿的牙列和下颌骨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与高地狒狒相似的特征:颊齿大,门牙相对较小,臼齿和前臼齿磨损严重,前臼齿臼齿化,下颌骨厚等等。因此,有人认为类人猿的饮食习惯可能与高地狒狒相似——它们以粗糙坚硬的植物种子为食。它不同于现代猿类,现代猿类主要生活在树林中,以树叶和果实为食,它的牙齿形状也不同于类人猿。

有人推测,一种向人类方向发展的灵长类动物,其早期曾有与类人猿相同的生存环境,因此在牙列和下颌骨上也表现出与类人猿和高原狒狒相似,但与类人猿不同的一些特征:其门牙和犬齿向切割机方向发展,磨牙和咀嚼功能只保留给前磨牙和磨牙。而类人猿,不仅仅是前臼齿,犬齿甚至门牙都是用来研磨和咀嚼的。

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偶发性巨猿臼齿与人类臼齿相似,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巨猿向与人类不同的方向发展。看来,类人猿和人类就像是灵长类发展轨迹上的两辆车,类人猿这条路的车在大约1万年到50万年前就已经走到了终点;而人类的“列车”继续向前滚动。所以有人认为在灵长类进化体系中,巨猿是一个灭绝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