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为什么那么多人有红楼情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红楼梦》的内容和寓意特别丰富。这是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曹雪芹将封建礼教、爱恨情仇、哲学、宗教、经济、文化乃至衣食住行融于一部作品。除此之外,他的文笔细腻如多如牛毛,伏笔千里。自然,它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是的,我真的很佩服曹雪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虽然深刻,但写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从哪里开始,你都能一下子被吸引住。是的,我小时候就开始看了。虽然当时无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里面的食物清单让我垂涎三尺。做茄子的时候工序那么多。一定很好吃。《红楼梦》里描写的菜好像有上百种。它们真的很好吃。我认为这是一种奢侈。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几百号人,就算再有钱,也会穷。果然最后还是没落了。大喜大悲的情节也是《红楼梦》的一大魅力。无论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还是大观园里的勾心斗角,直到最后家破人亡,都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扑朔迷离。所以主角姓贾。曹雪芹通过奇妙的隐喻揭示了人生哲理。书中很多人的名字都是这样的。很多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这也是《红楼梦》的艺术之一。但是,我觉得《红楼梦》最精妙之处,就是深刻的比喻和日常生活的完美结合。所以虽然是经典,但是一点距离感都没有。嗯,孩子和孩子之间的爱,还有幽默的剧情,让人一读就爱不释手。你觉得曹雪芹怎么能写出这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里面的金陵十二钗都各有个性和特点。不是有很多红学学者说《红楼梦》的原型是曹雪芹自己家的故事吗?我们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红楼有太多未解之谜。难怪会成为文化热点。你看,学术界研究红楼的学者那么多,著作接二连三地出版。甚至电视剧也是全国关注的焦点。所以大家都说一本书支撑着一群人。哎,对了,你最喜欢小说里的哪个人物?很难说。曹雪芹把每个人物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每个人都有可爱又恶心的一面。比如宝玉,我喜欢他的天真和深情,但我讨厌他的懦弱和滥交。你完全正确。就拿我来说吧,有时候觉得林黛玉特别多愁善感,有时候又觉得她是个意志坚强的女人。总之,很难用一句话来阐明一个人物的特点,也很难用喜欢或不喜欢来解释一个人物在我们心中的感受。是的,你看,当我们谈论《红楼梦》时,它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虚构的小说。相反,这就像研究历史,甚至谈论你认识的人。好吧,反正你想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就去读吧。也是文学审美享受。
因为翻拍和试镜,《红楼梦》一炮而红。几个电视台开始轮番播出,我就跟着看了一遍又一遍。并不是我想看。只是晚上电视剧那么多,听着红楼梦的声音音乐,看着它的画面更舒服。
脑袋闲着的时候,我也想过。在我看来,《红楼梦》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宝黛的爱情悲剧,而是曾经风光无限,繁华似锦,突然崩塌,一夜之间崩塌的美好事物。
原著中的曹雪芹在故事安排上堪称高明。他讲的是一个家庭由盛转衰的悲剧故事,但并不是通过一群躲在深宅大院里的捉摸不定的女人在忙碌之后分崩离析的命运来表达的。
他们的美丽、善良、聪慧、纯洁,以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中充满乐趣的奢华、和谐、闲适的生活方式,都呈现在观众面前,浓缩成一副世界上最美最迷人的画卷,一件珍品。然后,随着他们长大成家,随着这个家的男人辜负了期望导致他们的没落,这个宝藏一点一点的裂开,最终残酷而彻底的崩塌。
最美的东西都在你眼前毁灭了——这就是《红楼梦》的终极魅力和吸引力,和其他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一样。
另一方面,作者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和感情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这是《红楼梦》如此吸引人的第二个原因。其中,最典型的是宝钗。
宝玉的唱点是他对美的欣赏和热爱,以及他对“一切都会好”“一切都不会结束”的不切实际的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求。
黛玉的唱功点在于她的美貌、才情之高、敏感、悲凉、自怜。
你一定遇到过很多人,在某方面会觉得自己像贾宝玉或者林黛玉。中国至今还没有一部人物形象如此深入人心,能引起如此大轰动的文艺作品。由此可见,曹雪芹刻画人物的技巧是如此的极致,不可逾越。
所以说《红楼梦》讲的是贾宝玉的“风流韵事”这种说法是完全不相干的。说起源的故事是日本的《红楼梦》,完全是无稽之谈。两者都只是具有强烈的古典美。
王福林的电视剧《红楼梦》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主要在于三点:一是技术上的完美,演员、表演、道具、化妆、场景、音乐都很到位;第二点是在故事安排和细节处理上,很好地展现了“人类宝藏的崩塌与毁灭”的过程——令死者着迷的热闹与繁华,令死者心痛的崩塌与衰落;第三点是它抓住了中国古典的美。而这正是新电影《红楼梦》最关键、最难把握和成功的地方。或许胡玫会给我们带来另一种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