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晋江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

灵柩抬来,孝男含泪去门口迎接。有的人把衣服放进棺材里进行全身沐浴,所以泉州晋江的专业人士称之为“雕虎”。肖楠等人用新水桶从附近的井里打水。当他们回来时,他们用绳子拖地板。水放在碗里,放在炉子里烧,用来沐浴身体。残水倒掉之前,叫“喂水”。

死者穿好衣服后,把自己扶起来,坐在大厅最上面的椅子上。道士或和尚定下十二碗食物的定额,称之为“赐生”。死者脚下装了一桶粮食和钱,道士或和尚帮他取了一些准备好的钱分发给后代,取名“散手尾钱”。时候到了,把尸体放进棺材,给石灰纸(泉名“纸足”)。如果夫妻还有一方,草席必须剪一半。

收拾好,盖上棺材,钉上木锭。肖楠等人随后将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瓶、炉具、草席、碗筷等挑出来,送到室外空地。以前店铺都是定位的,不能越界。最近在自家门前焚烧,人称“送草”。

送完草就停在自己的大厅里。停放过的棺木必须涂漆,油漆的厚度根据停放的时间和丧亲家庭的经济实力而有所不同。

停了一段时间,一切准备就绪,我再择日发丧,做功德超度逝者。提前发放“讣告贴”,通知所有亲友。葬礼前几天,我又一次“举办了一次饭局”。装饰灵堂,先把贴好的“纸”放在灵堂里,贴上死者的名字,道士(和尚)称之为“龛”。

亲朋好友收到的讣告贴,视友情和经济实力,有的以现金为底子,有的以挽联为底子,有的以布帛贴字,有的以鬼钹为底子,丰富而节俭。民国以后只用花圈,旧的不用花圈。从哀悼日到公吊日,亲朋好友纷纷前往吊唁,也就是所谓的“请丧”功德已毕,烧纸,次日出丧。?

送葬队伍里有各种供亲朋好友社交的物品,比如有很多丧斧的,还有各种服饰要化妆。送葬队伍中,人们载歌载舞,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沿途观众如云,争奇斗艳。有广大朋友的大家庭,灵柩经过时,有交情的家庭在家门口摆香案,举行路祭。孝男要磕头,给他一块红布。

扩展数据

泉州晋江悼念:

死后,亲属戴孝头上戴着白头巾,全州取名“头白”。身着丧服,未行功德者用白布,行功德加麻衣,所以行功德也叫“更衣”。

孝顺的男人穿草鞋,女人在布鞋上加白色或绿色的布,媳妇的鞋后面加红色的布。一个外地亲戚就像孙子的“白头”多了一块红布。平时不戴在头上,穿休闲鞋。腰缠麻带的孝男,有的则为宁麻带。孝男百日不剃头。

泉州人死后三年是从头算到尾的。届时,除了守吉,门上还会贴上新的红对联,俗称“三年对联”。每月初一、十五,早上供汤、供茶、供饭,尽早服丧,称为“孝十五”。那些过年不贴红对联,不贴红水或绿水,才拿衣服的,也与春联不同,作伤感之词,如“望云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