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规定的财政工作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调节总需求。增加* * *支出可以* *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抑制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是国民收入的收缩力量。因此,增加* * *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相反,总需求会增加国民收入。它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经济关系的制约。
财政政策是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经济政策紧密相连。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相协调。
目前,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减税降费扩大5500亿元,积极财政政策加码。
今年的工作报告指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今年,财政赤字比例计划按照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税费。全年减轻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减少涉企收费2000亿元左右,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支出方面,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坚持“省钱富民”。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CPPCC委员表示,财政政策在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今年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扩大支出规模。《经济参考报》记者还了解到,减税降费的具体政策将在两会后发布。
正赤字率保持在3%
今年的工作报告指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今年,财政赤字比例计划按照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安排8000亿元地方专项债券,继续发行地方* * *置换债券。
与去年相比,3%的赤字率保持不变,赤字规模随着GDP的增长而增加。2016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年初预算安排全国财政赤字218亿元,比2015年增加5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纳入* * *基金预算的地方* * *专项债务也大幅增加。2016增加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减轻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只减不增。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我国全国财政赤字分别为1.2万亿元、1.35万亿元、1.62万亿元和2.1.8万亿元,赤字率也从2.1%上升。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实现经济稳定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今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扩大支出规模。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会计准则战略委员会委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张连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除了稳增长、调结构的考虑,赤字率的安排需要综合考虑防范风险、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提高地方债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因素。3%的赤字安排,既能保证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目标的实现,又能把风险防控在合理范围内。
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康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赤字率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风向标。今年货币政策强调稳健和中性,所以财政政策必须是全球* * *,以财政杠杆服务于全球去杠杆,以及供给侧改革和优化全球结构的需要。
提高价格,降低税费,扩大55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 * *工作报告围绕“多措并举降成本”做出了多项具体部署。减税措施包括: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将科技型中小企业R&D费用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努力进一步显现结构性减税的力度和效果。
在降费方面,* * *工作报告指出,很多企业被各种收费压得喘不过气来,非税负担要大幅度降低。一是全面清理规范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二是取消或停征35项中央政府对企业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一半以上,尽可能减少保留项目的收费。各地也要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降低* * * *设定的涉企事业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事业性收费,加强市场调节型经营服务性收费监管。第四,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相关缴费比例。
“减税降费”也成为今年两会期间最热的关键词之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发言人傅莹表示,减轻企业负担涉及振兴经济,这也是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全国人大正在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期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此外,今年全国人大将开展规范非税收入专题研究,推进企业非税收入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加强* * *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
《经济参考报》记者还了解到,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将在两会后发布具体政策,包括继续落实和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研究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减税新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基金和收费、公开中央和地方收费清单等。
普华永道中国R&D优惠服务主管合伙人狄占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R&D费用扣除比例提高到75%,体现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对科研创新的大力支持,也符合国际主要创新驱动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激励力度的趋势。预计随着后续相关具体政策的出台,我国R&D激励制度的政策层面将得到加强和有针对性,对‘创新’和企业加大R&D投资的积极性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精准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
预算报告对民生相关支出做了更细致的安排:在教育支出方面,从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医疗卫生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30元,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50元和180元。
财政收入方面,今年将继续减税降费。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扩大支出规模。在收支矛盾上,专家指出,除了赤字安排,还需要从存量和改革中索取空间。
* * *工作报告指出,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9.5%,重点是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困难地区财政补助。减少非关键支出,减少绩效低的项目预算安排。* * *各级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压缩一般性支出不低于5%。绝对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占更多减税降费资金,坚持走省钱富民的正道。
张连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国经济需要一个有温度感的财税改革。今年将在去年基础上减少税费5500亿元。只有在一定规模上进行减税降费,企业和社会才能感受到温暖,才能避免“水过地皮湿”的现象。同时,为了帮助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支出需要保持不变,因此需要盘活现有资金,合理安排预算,调整支出结构,有保有压。减少一般性和低绩效支出,同时保障民生、重点项目和支持困难地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虽然财政收支矛盾加大,但中央和地方将通过合理安排收入预算、充分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财政支出力度不减、实际支出规模扩大。
预算报告指出,要突出安全重点,提高支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新增财力和存量调整释放的资金将优先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当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对基本民生保障和扶贫、农业、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基层倾斜,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