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克配制药剂抓住“魔鬼”?

一根火柴得来不易远古时代,人们取火只能利用自然火。自然火是森林偶然被雷击引起的,或是地下的天然气冒出地面偶尔燃着的。

据考古学家们研究,这种自然火被人们利用了几十万年。到公元前五万年左右,人们在劳动中发现摩擦能够生火,于是出现“钻木取火”;看到打击石器时火星溅出,于是出现“燧石取火”(燧石是一种石英石);铜器出现后出现了“阳燧取火”。阳燧是一种铜凹镜,能将日光反射聚成焦点,能使可燃物着火。

不论是“钻木取火”,还是“燧石取火”或“阳燧取火”,都来之不易,还要保留火种。今天我们寺庙里日夜点燃的长明灯可能就是保留火种的遗迹。

直到17~18世纪,欧洲兴起科学实验,近代化学产生,化学家们发现一些化学物质,利用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取火,火柴才逐渐出现。

1669年,德国汉堡(Hamburg)一位姓布兰德、名叫亨尼格(Hennig Brand)的人蒸发人尿时发现白磷。至于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人说他是一位炼金术士,有人说他是江湖医生,有人说他是一个破产商人,也可能身兼三职。他将人尿放置在甑中蒸馏,在接收器中发现一种特殊的白色固体,像是蜡,带有大蒜的味道,在黑暗中不断发光,称它为Kaltes feuer(德文冷火)。

布兰德的发现引起当时德国几位学者的注意,正是他们把布兰德的发现记录下来,传播出去,留在科学文献中。

人尿中含有磷酸钙(Ca3(PO4)2),是含磷蛋白质和其他含磷食物的代谢产物。磷酸钙遇到尿中有机化合物在强烈受热炭化后形成碳,或者是添加到尿里的碳,可能按下列反应式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磷:

Ca3(PO4)2+8C══Ca3P2+8CO↑3Ca3(PO4)2+5Ca3P2══24CaO+16P如果有沙子(SiO2)存在,可使磷酸钙熔点降低,并且与氧化钙(CaO)结合,形成硅酸钙(CaSiO3)残渣:

Ca3(PO4)2+3SiO2+5C══3CaSiO3+5CO↑+2P这至今仍是工业上制取磷的方法,不过今天所用的原料是矿产磷酸钙,而且是在电炉中加热。

1771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指出,人和动物的骨骼是由磷酸钙组成的,并于1775年加热骨灰和硫酸时取得磷。这个化学反应过程是:

Ca3(PO4)2+H2SO4══Ca(H2PO4)2+2CaSO4Ca(H2PO4)2══Ca(PO3)2+2H2O2Ca(PO3)2+10C══Ca(PO4)2+10CO↑+4P白磷是白色半透明晶体,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此在暗处发光。当磷在空气中氧化到其表面积聚的能量足以使温度达到40℃时,即达到磷的燃点,便引起自燃。

这样,18世纪在欧洲就出现了利用白磷取火的磷烛、磷瓶。所谓磷烛,是在玻璃管中放置一小蜡烛,烛底放置一小块白磷,将玻璃管密封后放置温水中,使白磷熔化后粘附在烛上。使用时将玻璃管打碎,粘附在烛上的白磷着火后引起蜡烛点燃,这是在1781年首先在法国出现的。所谓磷瓶,是将白磷放置在一个小玻璃瓶中,点燃后紧塞瓶塞,使瓶内壁沾附一层部分氧化的磷。另用一些小木条一端沾敷融熔的硫,放置在金属盒中。使用时将小木条沾有硫的一端放进玻璃瓶中擦取部分氧化的磷,然后在瓶塞上摩擦着火,这是1786年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这可以认为是最早出现的火柴了。到19世纪初,还出现了利用另一些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取火的装置。

1805年,法国一位学习化学的青年人、后来成为化学家的尚塞尔(Gustave Charles Bonaventure Chancel,1822-1890)创造了一种“瞬息点火盒”。这是一个小的金属盒,内装一小瓶紧塞着塞子的浓硫酸和一些小木条。木条头预先涂敷氯酸钾(KClO3)、蔗糖和树胶的混合物。使用时将木条头浸取浓硫酸,取出后着火。这是由于氯酸钾与硫酸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同时浓硫酸吸取蔗糖中的水使蔗糖成为易燃的炭而燃烧:

4KClO3+2H2SO4══2K2SO4+4ClO2+2H2O+O2↑这种取火装置在欧洲和美国流行了将近40年。

氯酸钾是法国化学家贝托莱在1786年首先将氯气通入浓氢氧化钾溶液中制得的。他曾将氯酸钾和硫黄的混合物在研砵中研磨,发生爆炸。

1807年,在欧洲还出现一种电气灯。这是利用起电盘产生的火花点燃从气体发生瓶中放出的氢气而实现的。气体发生瓶(图13-1)与今天化学实验室里使用的气体发生器原理相同。瓶内悬挂着铁或锌等金属,瓶外盛装着稀硫酸,当稀硫酸被压入瓶中后与铁或锌作用产生氢气。

这种取火装置再带一个起电器,显然是笨重的。到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柏莱纳(Johann Wolfgang D?bereiner,1780-1849)对其进行了改装,称为德柏莱纳灯,是在氢气出口处安装一块铂绵,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当氢气从气体发生瓶中放出时冲击氧气而着火。这就不再需要起电盘了。这种灯也曾流行一时,成为富裕人家一种时尚的物件。但是铂绵会很快中毒失效,就需要不断更换。

还有一种取火物,叫作引火粉。这是将碳酸钾(K2CO3)、明矾(KAl(SO4)2)和炭粉混合放置在铁筒中,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反应后产生金属钾(K):

2K2CO3+C══4K+3CO2↑2KAl(SO4)2+C══2K+SO2↑+CO2↑+Al2(SO4)3使用时将此冷却的混合物倾倒出少量,其中金属钾遇空气中的水分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热,冒出火花,点燃可燃物。

这是德国一位爱好自然科学的律师霍姆伯格(Wilhelm Homberg,1652-1715)的创造。

一直到1827年,在英国首次出现今天火柴形式的摩擦火柴。创造者是一位外科医生瓦克(John Walker,1781-1859)。他在家乡英格兰蒂斯河畔斯托克顿(Stockton-on Tees)行医开设药房,在配制药剂中创造了一种摩擦火柴,这种火柴在小木条头上渍涂氯酸钾、三硫化二锑(Sb2S3)和树胶的混合物,使用时将木条头在砂纸上摩擦着火。根据至今保存在斯托克顿的他的售货日记,他第一次出售这种火柴是在1827年4月7日,购买人是当地的一位律师。

两年后,这种火柴传到英国首都伦敦,一本科学、文学和艺术杂志讲述了它,1929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法拉第在一次公***演讲中也讲到它,并予以展示。一位贩卖商人约翰斯(Samuel Johes)听到法拉第的演讲,受到启发,了解到瓦克没有申请专利,就仿制出售。他把这种火柴装进卡片制的长方形盒子里出售,起名lucifer。这一词本是“魔鬼”的意思,此后就成为“摩擦火柴”的同义词了。约翰斯在1832年在伦敦申请、取得专利。

约翰斯在盛装火柴的卡片盒上注明:“尽可能避免吸入这种黑色组分燃烧放出的气体,肺部脆弱的人们不要使用这种lucifer。”这也许就是约翰斯把这种火柴叫做“魔鬼”的缘由。

接着一位英国化学家威格斯(A.Wiggers)经过研究,改变了火柴头的组成成分,加大了瓦克配药中氯酸钾的含量,相对减少了三硫化二锑的含量。

氯酸钾在前面提到,在与硫黄等易燃物摩擦时会发生爆炸。它是一种氧化剂,受热能放出氧气,促进可燃物燃烧。三硫化二锑通称硫化锑,是橙红色结晶体或灰黑色粉末,有天然产的辉锑矿。它在空气中受热便能燃烧,生成锑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害气体,这也就是约翰斯在他出售的火柴盒上注明的缘故。

这种火柴着火效果不佳,使用时要将火柴头放置在对折起来的砂纸中间,并用手指紧捏,用力拖拉火柴杆后才能着火。着火后还会出现小爆炸,火花四溅。这使它寿命不长就消失了。按照瓦克的售货记录,1830年他就停止制造这种火柴了。但是这种火柴却给一些化学家、发明家们启示,寻找另一些化学物质采用这种摩擦的方式取火。

1830年,又有一位法国年青的学习化学的索里尔(Charles Sauria)首先用白磷代替瓦克摩擦火柴头中的三硫化二锑。这样的火柴着火效果很好,轻微一擦就着火。德国、匈牙利和欧洲其他各国先后仿制,迅速发展。

事实上,早在1825年英国化学家库珀(John Thomas Cooper,1790-1854)用硫黄和白磷制成火柴,已经出现在伦敦市场上。

这种用白磷制成今天火柴的形式和磷烛、磷瓶一样不可能维持长久,原因是白磷有剧毒。0.1克白磷足以使人死亡,人们吸入白磷蒸气后会发生牙骨床坏死病。同时氯酸钾与白磷混合受到轻微摩擦就会着火,使用它们制成的火柴往往放在衣兜里就会着火烧身。1872年芬兰首先禁止使用白磷制造火柴,随后欧洲各国相继发表禁令。国际劳工立法联合会于1906年在瑞士伯尔尼(Berne)召开国际会议,通过禁止制造、进口和销售含有白磷的火柴的决议。

早在1845年,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化学教授施勒特(Anton Schr?tter,1802-1875)在隔绝空气情况下加热白磷,获得红磷,确定它与白磷是同素异形体,无毒,在240℃左右着火,受热后能转变为白磷。很快,1847年瑞典化学教授帕斯赫(Gustav Erik Pasch)提出用红磷代替白磷制造火柴。欧洲各国相继试制,均未成功,原因是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受到摩擦或撞击会发生爆炸,如果采用其他氧化剂代替氯酸钾,着火效果不好。

只有把氯酸钾和红磷分隔放置。这样就出现了两头火柴,就是说,在火柴的一头渍涂氯酸钾、玻璃粉和树胶的混合物,另一头渍涂红磷、玻璃粉和树胶的混合物。使用时将火柴中间折断,然后两头互相摩擦着火,使用效果很好。这种火柴很快在欧洲各国和北美各国流行。

到1855-1856年间,英国药剂师阿尔布拉特(Arthur Albright,1811-1900)、瑞典一家火柴制造厂主伦德斯特罗姆(J.Lundstrom)和德国化学家博特格(Rudolph Christian Bottger,1806-1881)先后将火柴头渍涂氯酸钾、三硫化二锑和树胶的混合物,另在火柴盒两侧涂敷红磷、玻璃粉和树胶的混合物,制成火柴。使用时用火柴摩擦涂敷有红磷的火柴盒两侧,不再使用折成两半的火柴了。这就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安全火柴。

到1898年,法国两位化学家席文(Henri Sevene)和卡汉(Emile Cahen)获得美国“火柴组分改良”的专利,主要是用三硫化四磷(P4S3)代替白磷或红磷制造火柴。三硫化四磷是在1854年法国辅仁大学化学教授勒摩英(Clement George Lemoine,1842-1922)首先将红磷和硫黄在隔绝空气情况下加热制得的,无毒,在普通温度下是稳定的,加热到100℃左右时着火。用它和氯酸钾、树胶等混合后渍敷在火柴头上制成的火柴在粗糙的墙壁、地面、鞋底等处摩擦都会着火。由于这种火柴使用方便,着火效果好,流行一时,就称为摩擦火柴。但终因着火太易,偶尔不慎而摩擦着火会引起火灾,在安全方面敌不过安全火柴而被淘汰。

小小一根火柴就是这样在安全和易着火两相矛盾中逐渐演变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

我国火柴是从西方传入,最早是英国人在1838年送给清朝道光皇帝(1821-1850)的礼品。当时宫内视为珍宝,只有在大典时才使用。正式输入我国最早见于1865年天津海关的报告。

1879年广东佛山建成巧明火柴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火柴工业。1905年北京开办了第一家火柴厂,叫丹华火柴厂。那时凡是舶来品都冠一个“洋”字,火柴就叫做“洋火”,北京人又叫它“洋取灯”。“取灯”是北京的方言,在古代是一种引火的小木棒,叫做引火奴。引火奴是用薄木片或蓖麻梗制成的引火棍,长约4~5寸(1寸=3.3厘米),一头涂敷硫黄或硝石,借助其他火源,一点就立刻燃烧起来,多用来点灯,所以北京人叫它“取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