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得名

5月22日上午,CGTN发布微博消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北京时间2021日上午在长沙逝世,享年91。

然而,CGTN很快删除了这条微博,随后删除了页面,并为虚假消息道歉。同时,该报从袁隆平的秘书杨处了解到,网上的消息是不实的。袁隆平目前在医院,身体状况不太好。我们目前在医院。

然而,今天下午13: 44,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5月22日13: 07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发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2020年6月5438+065438+10月央视新闻报道袁隆平团队曾预计双季稻亩产3000斤,晚稻平均亩产911.7斤。此前,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已于7月通过验收,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早稻晚稻实现亩产1500斤的目标!此前,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研究的杂交水稻已经多次打破水稻产量记录。

袁隆平,1930出生,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的开拓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由刚刚担任产科医生的林接生。孩子是“长”一代,又出生在北平,所以这家人取名袁隆平。袁隆平曾就读于湖北汉口扶轮小学、湖南澧县弘毅小学、重庆市第十一小学。重庆市复兴初级中学、重庆市赣江中学、重庆市博学中学就读。

抗战胜利后,袁隆平离开了重庆。他就读于博学中学和中央大学附属中学。1949回重庆读高中。1949年8月,考入重庆相汇学院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并入重庆新建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53西南农学院毕业。

1953年夏天,我结束了大学生活,去了湖南怀化安江农业学校教书。从65438年到0960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饥荒。他决心在农业科研中扬名立万。

1960年7月,他在农校的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很有特色的水稻。令他惊讶的是,他用这种水稻进行试种,发现他的后代具有不同的特性。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断应该是天然杂交水稻。然后他人工去除了雌雄同体水稻的雄花,给它们另一个品种的花粉,试图产生杂交品种。1964年7月5日,他在实验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产生了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的种子数百粒。1965年7月,他从14000多穗中检出6株不育株,在随后两年的播种中,4株成功繁殖1 ~ 2代。这项研究彻底推翻了米楚林和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并推断水稻也具有杂种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可以大大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

65438年到0966年,三系杂交水稻的发现以水稻雄性不育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上,这是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但这一期《科学通报》是文革前的最后一期。文革冲击了袁隆平的研究,他的实验稻田育种甚至被恶意破坏拔除,但他仍然坚持实验。为了增加实验效果,每年冬天,他都和助手去海南三亚进行水稻育种,甚至在途中把种子绑在身上,利用体温促进发芽。但是研究遇到瓶颈,3000多次实验都没有成功。1971年165438+10月23日,他的助手李碧湖和冯克善在海南试验田发现了一株罕见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此后,湖南省农科院成立了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组长是袁隆平。1972期间,杂交水稻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协作研究:30多个科研单位参与,上千个品种与这种野生稻进行了数万次测交和回交。在此基础上,袁隆平成功选育出不育系二九南1,这是我国第一个用于生产的不育系水稻。

1973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对长江流域、华南、东南亚、非洲、美洲和欧洲的100多个品种进行了试验筛选,发现了1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水稻。至此,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首次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当年5438年6月+10月,袁隆平发表论文《利用野生稗草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成功。从65438到0974,成功育成第一个优势强、产量高的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1974,袁隆平团队成功备种,组织优势鉴定。1975年再次大规模制种成功,为次年大规模推广准备了种子,使研究成果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1975年冬,中国国务院市作出决定,迅速扩大试种,大批量推广杂交水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一年三代的育种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全国应用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水稻面积19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39.6%。从65438年到0979年,作为中国最早的科研技术,三系杂交水稻技术传入美国。1981年,袁隆平因在中国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籼稻而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项“国家特殊发明奖”。1982袁隆平被湖南农学院聘为兼职教授;1985被西南农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两系杂交水稻

袁隆平并不满足于这个成绩。1987提出“杂交水稻发展战略”,即以三系法为基础的植物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基于两系法的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基于一系法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1987年7月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虎、邓华峰在安江农校的三系籼稻育种材料中发现一种光敏不育水稻。经过两年三代的繁殖和异地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达到100%,育性转换明显且同步。这一新成果为1995年杂交水稻由“三系法”向“两系法”过渡打开了新局面,两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亩产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水稻普遍提高5%-10%。

从65438到0997,袁隆平再次启动了超级杂交稻的研究。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实现了示范小区亩产700公斤的第一阶段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水稻实现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二期目标。除了增加产量,袁隆平表示,新的超级杂交水稻将更加重视水稻营养,他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测试新品种,以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减少贫血和视觉疾病。

就在2003年,中国大陆一半以上的水稻是袁隆平的杂交品种。世界上20%的水稻采用袁隆平的杂交技术。2007年,中国大陆的水稻产量为5亿吨。其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北美和南美进行了试验和种植。杂交水稻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并继续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和短缺做出突出贡献。

2011 9月19日,中国农业部检查组刚刚公布,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为全国最高。2013年9月29日,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确认,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第四期国家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平均单产达988.6438+0公斤,创世界纪录。2016 10 6月10日,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在研究基地收获。该基地的试验水稻品种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1000”。经过以谢华安为首的专家组验收,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刷新了高纬度地区杂交水稻单产世界纪录。2017 10 16袁隆平团队的超级杂交稻亩产创下新的世界纪录。

2020年6月2日165438+10月2日,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1号”晚稻产量发布,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此外,7月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这意味着早晚双季稻第三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达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正在观看验收直播的袁隆平也大呼“不止激动!”

2021年5月9日,袁隆平团队考察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基地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优千,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沙漠种植杂交水稻

2014 10 18,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马国辉受袁隆平委派,到海水稻发源地湛江考察陈日升工作,并申请海水稻国家项目。2017年5月7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袁隆平院士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揭牌成立,袁隆平任中心主任。中心总部设在青岛李沧区国际院士港,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设在李沧区白坭地园区。袁隆平在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上发表了《海洋科技与粮食安全》的主题演讲,表示要在3-5年内选育出在含盐浓度3-8‰的海水灌溉条件下,产量达到300公斤/亩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他还说,世界上有9.5亿公顷盐碱地,其中亚洲有3.2亿公顷,占世界的1/3以上。中国有65438+亿公顷盐碱地,其中2.8亿亩可开发利用,其中2亿亩有种植水稻的潜力。如果试种推广成功,按亩产200-300公斤产值计算,可增产500亿公斤,养活2亿左右人口。2065438+2007年9月28日,袁隆平领衔的“海水稻”项目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基地和金口镇海国家水稻栽培改良示范基地进行了田间测产。2018年,海南南繁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筛选出176个优良品种,在国内大面积种植。

201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R&D中心团队对迪拜热带沙漠种植的杂交水稻进行了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

转基因水稻

从2000年开始,袁隆平建立了转基因应用实验室和分子育种实验室,并从全国招聘了数十名高级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他把儿子袁送到香港中文大学专攻基因改造。2003年,袁隆平指导博士生开展了将远缘物种基因组DNA导入水稻的研究,将一批外源基因转入水稻。

2005年,袁隆平告诉记者,“经过30年的发展,常规育种的所有技巧都已经用尽。为了进一步挖掘水稻产量的潜力,我们必须在生物基因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并指导团队研究人员通过穗茎注射将外基因组导入杂交水稻亲本系。2007年,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上发表文章,明确表达了对政府支持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期待。“只要国家放开对转基因水稻的限制,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就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2008年,袁隆平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高产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

2014 12中国官媒报道,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透露正在进行转基因水稻研究,引发关注。早在2008年国家启动转基因技术重大专项时,袁隆平就已经承担了“培育高产转基因水稻新品种”项目,“承父业”之子袁也发表了多篇转基因技术研究论文。

2021 3月10,袁隆平倒在三亚杂交水稻研究基地。4月7日转到湖南长沙治疗。

5月22日13: 07,袁隆平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因多器官衰竭去世。袁隆平农业高新官网首页改为灰度以示哀悼。

部分内容来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