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寺的历史沿革
“红螺寺”是明代“护国府”的俗称,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直到现在,这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但据说玉帝的两个女儿来到这里,变成两只巨大的红色蜗牛住在罗红湖。不同的版本在于两位仙女下界原因的不同:是贪恋人间风光,还是爱人间情怀,还是肩负着拯救百姓于水火的重任。红螺寺原名已被人们遗忘。相反,这个带有风情的俗名,却被佛教界和人间界所接受。或许这也暗示着,红螺寺也将一度成为绚烂的红尘,沉入无尽的人间烟火。
唐太宗李世民初年,根据《中庸》中的寓意,对少数民族采取了“软政策”:问政,即“柔则四面归,怀王侯则畏天下”。这是汉朝以来第一次将“以战为主”的政策改为“以和为主”。在李世民的帮助下,8000多名北方少数民族搬到了怀柔的陶谷山定居。唐朝拨款大规模扩建红螺寺,希望红螺寺保佑皇室,以达到国家富强、人民安全、民族和谐、世界统一的目的。
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万派当时皇室最权威的安寺方丈到红螺寺主持,以示金朝仁厚,金朝治如佛。佛教高僧觉佛多年来一直在红螺寺讲经,仪式隆重。
元朝成吉思汗时期,为保护红螺寺,以“大扎扎”为代号,刊刻了一个“名单碑”,放置在寺门墙上。《古迹名录》总结红螺寺是皇家寺庙,是祈求皇族长寿的地方。各种肤色的人都不允许无理打扰这座寺庙,寺庙、土地、树木的界限都是确定的,不允许侵占或砍伐。
元朝时,云山禅师是主持皇家寺院大圣安寺的高僧,经常被皇帝召见和请教。当时云山还担任着荣禄大夫的官衔,是皇帝的政治顾问,经常回答皇帝对时事的询问。元十二年(公元1352年),皇帝授予云山法师回老红螺寺的权利。云山法师到红螺寺后,利用历代赐下的金银财宝,又从社会上募集了一些银子,再次修缮红螺寺。
因为红螺寺是北方佛教的发源地,是十方常驻寺,也是旅僧学佛的寺庙,使得很多僧人都来这里学习。所以红螺寺西侧的干涧谷有寺庙,称为“二十四庙七十二庙”,都是红螺寺管辖的下院。
明英宗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英宗大姐长公主长公主出嫁,皇室为婚礼仪式大修佛教,出资重修红螺寺。明朝时,英宗朱祁镇曾来此烧香。他看到佛顶发光后,认为这是护国的吉祥图像,非常高兴。他亲笔赐寺名“护国福寺”,至今仍镌刻在红螺寺的入口处。明朝熙宗皇帝朱由校在天启五年(公元1626年)送给红螺寺一口“天启大铜钟”。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现藏于红螺寺大雄宝殿。大铜钟上,皇帝题写的钟鸣是:摄政王多尔衮为保大清,进香红螺寺,亲笔题写“大光明藏”,悬挂在大雄宝殿。后匾随着大殿的拆除而丢失。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康熙帝驾御红螺寺降香,在殿前竹林西侧的山亭中设宝座赏竹。怀柔县令吴作诗《竹简》:...六百一十有三笔,特指示官员记数……”这反映了康熙皇帝赏竹时的情景。清朝嘉庆年间为了保护红螺寺的寺院财产,在大雄宝殿前立了一块“四碑”,碑内划定了红螺寺的八个方位。这座纪念碑至今还矗立在红螺寺大雄宝殿前。
清嘉庆年间,吉星法师在红螺寺创办净土道场,弘扬佛法,拯救世界。大师苦心经营,保持寺院节俭,养大量土地作为永久计划,创造并实行“福田制”。当时,红螺寺拥有约360公顷土地,以低廉的租金分给农民耕种。红螺寺收取的低租金除了一部分归个人使用,其余的都用于为人民做好事。除“福田制”外,还在寺内设立“粥场”,扶贫济困;每年腊月二十五,我都会给附近的穷人送去一包包白面。开药店加工观音普济丹,戒药救人。“戒粥、闭面、上药”三大善举也形成制度,长期坚持。红螺寺实行“福田制”和“三善”,维护了一方平安,造福了一方百姓。
慈禧太后也曾在清末游览过红螺寺,对正殿后神奇的“竹林”、“古银杏”、“藤裹松”景观赞不绝口。在观南青龙山观寺全景时,发现红螺寺四面环山,隐风祥云,是风水宝地。慈禧太后许愿,香火鼎盛的红螺寺加持清朝,赏赐之。慈禧题写了“福”、“寿”两个大字,挂在寺庙东跨院的客厅里。回宫后不久,她就派人送来了“四玉屏”和“九曲莲花灯”两件重要宝物。客厅里摆放着玉屏风,大雄宝殿正中的释迦牟尼像前挂着莲花灯笼。
解放后,红螺寺曾一度改建为学校。寺庙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于1972被拆除。寺内存放的大量文物、法器和佛经丢失,文物保护区内的建筑大多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从1990开始,红螺寺景区开始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逐步恢复和修缮了寺庙、罗汉园、观音寺等。,开辟旅游线路,种植大量树木花草美化环境,不断增加和完善旅游设施。同时,还投入巨资重建了罗红西侧的山西寺、黄三寺、朝阳寺、天玺寺、圣泉寺等。中国儒、道等传统文化的融合,补充和延伸了红螺寺的佛教文化,佛、儒、道的融合形成了罗红红螺寺独特的文化旅游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