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是怎么来的?

王兴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根据公安部最新(2007年4月)对中国大陆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兴是现代中国第一大姓,约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25%。此外,王兴也是日本单身姓氏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兴的来源很多,但构成现代王兴的主要有四个来源:子姓、姬姓、桂姓和外姓变。

最古老的出自子姓。相传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姬子、魏子合称为商朝末年“三仁”。纣王荒淫无度,屡遭纣王规劝。因为他的后代是太子的后代,所以以“王”为姓,被称为“王的儿子”。王姓儿子的历史约有3100年。经历了从秦朝到唐朝,再到今天。这一时期,王的儿子王在河南居住,形成了蓟县著名的王氏家族,后来流传到甘肃、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大部分出自周朝皇族,原名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分封国的姬姓皇族)来看,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过去属于皇族而彼此分离,所以以王为姓。这个王兴是以王子乔为原型的。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商朝后,定都高玉,史称西周。21世纪至周灵王(571-545在位),都城在周朝,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的儿子晋(又名晋、乔)因谏被贬为平民。他的儿子景宗还在朝鲜担任司徒雷登的职务。当时人们称他为“王氏”,因为他是皇族的后裔。从此,这个部落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误拜魏将军,姬姓王姓重新区分。先秦时期,这位王兴一直活跃在河南洛阳。秦末汉初,秦武城公爵之子王元、王维为躲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为王兴最大的集团——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兴家族。王姬这个姓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了。在中国,90%有家谱的王兴都起源于王姬。

姬姓还被细分为三个支系:

周武王的弟弟毕恭被封在了毕国。春秋时,其后裔毕万为晋国之地,封于魏。战国时期,晋国被魏国、韩国和赵国瓜分。最著名的后人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魏无忌。秦灭魏后,的孙子魏贝子逃到了山东泰山。汉初,魏贝子被诏任命为京官。当时因为是王氏,所以叫“王氏”,从此以王为姓。这个王姓分支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起源于春秋初期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前720年),周平王死后,太子早逝,孙姬池继位,但姬池的弟弟姬林继位,即周桓王。姬驰到了晋国,他的后代改姓王,因为他曾经是国王。直到唐代,这户名叫王绩的人家一直居住在山西临猗,也就是河东临猗的王兴。这个叫王姬的家族,已经有2700年左右的历史了。

第三个分支源于周的弟弟桓公的启示(公元前441-426在位)。桓公在王城揭幕(旧址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他的封地虽小,却位于东周之西,史称西周桓公。周朝灭亡后,后人迁居河南宜川、临汝,改姓王,后被称为望城王。这个姬姓王姓分支已有2400年左右的历史。

虞舜的祖先王贵是王兴的一个重要分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灭后,项羽封长孙田安为冀北王,后来项羽被刘邦灭了,田安失去了皇位,后人就改姓王。这个王兴已有2300年的历史,以北海、青州为县,以山东齐国故地为活动区。

“王兴”融合了很多游牧民族和非汉族的血统,还有很多人后来改姓或者把自己的姓给了王。著名的有:

汉代的匈奴、西羌的佟二氏、南北朝时朝鲜的王拓氏、鲜卑的乌宛氏、隋唐时西域越国的胡图人、唐代回鹘族的阿布斯氏、北宋时西夏国的契丹、万艳氏、耶律氏、甲骨氏、党项氏、元代的蒙古人、清代满族八旗的万艳氏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异族通婚,这些外来的王兴人大多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