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刻不容缓!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但在此之前已经流传了很多民间的端午节习俗,很多都有驱疫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推测端午节源于避邪日(即农历五月,因盛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荆楚纪年》是南朝梁肖时期宗固所撰的一部介绍中国古代荆楚地区季节和风景故事的书。书中第30节记载:“按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处,故令舟救之...韩丹春、曹娥在云上题碑,五月五日迎吴郡...也是吴栋的风俗,是子虚的事,不是屈平的事。”人们认为东吴的端午节赛龙舟是为了迎接当时被奉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
另一种说法,学者闻一多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赛跑和吃粽子——都与龙有关(见闻一多《神话与诗歌》中的“端午考”),这可能是祭祀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今江浙一带)的吴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图腾祭祀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用树叶或竹子把食物包起来,扔进河里。后来,他们也在这一天乘独木舟拜访亲戚和朋友。高兴的时候就即兴举行独木舟比赛,逐渐演变成今天庆祝端午节的习俗。
1939年,甲午战争正酣之际,重庆抗敌文艺界协会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约定每年端午节屈原逝世之日为诗人节。
在江南,端午节是一个湿热的季节,成百上千的毒虫开始滋生。从古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为了避免流行病,吃雄黄酒是必要的。
名称来源
“段”字有“初”的意思,所以“段五”就是“第五天”。根据历法,五月是“午”月,于是“端午”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1]。《燕京年谱》记载:“五月初五为五月初五,字之音译也盖。”
习俗
粽子人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口挂钟馗神像,挂艾蒿和艾草(菖蒲),百病游,戴香囊,准备祭品。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手腕上缠上五颜六色的丝线。传说他们可以延续生命,祈求长命百岁。《东京梦中华录》卷八《龙舟节》说:“龙舟节物:百索、艾蒿、银样鼓、花式花扇、香糖、粽子、……”。
挂钟像:江淮一带,家家挂钟像,钟捉鬼驱邪。
艾叶菖蒲:家家用菖蒲、艾叶、石榴花、大蒜、龙船花做成人形,称为艾人驱邪。殷的《午日中》诗说:“少年节更深情,老了反觉悲。”没用,但是祈求酒和酒就好了。梅在《端午晚得菖蒲》诗中说:“黄昏得菖蒲,不如不曾得。怎样才能免俗,向锅鞠躬三次?"
赛龙舟:用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掉屈原的尸体。为了纪念屈原,吴越和楚国都有比赛的习俗。(其实古代比赛不是一年一次,还有农历除夕、春末三月、重阳。后来主要是端午节。)
吃粽子:在荆楚地区,将糯米或蒸好的粽子饼煮熟后抛入河中祭祀屈原。未来,用稻叶包裹的大米将逐渐取代竹筒。现在全国各地粽子的形状和内容都有各种变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盐豆粽子,广东中山的芦豆粽子。
喝雄黄酒:流行于长江流域。
吃蒸饭:流行于部分晋语地区,蒸饭是由黄米(小米)蒸成的米饭。
流浪百病:流行于贵州。
佩戴香囊:孩子们佩戴香囊来抵御邪恶的灵魂和瘟疫,并装饰他们的胸部。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丝绸包裹,用五色丝线系住。
写符咒:日落前,折些桃枝插在门窗上,或在室内挂符咒辟邪。这种传统的民俗现在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立一个鸡蛋:如果鸡蛋在中午直立,就意味着来年有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