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也叫砚?
有凹陷是因为里面有墨水。因此,砚台又叫砚台、砚场、墨池、墨海、墨盘。
在“笔墨纸砚”中,砚排在最后,却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因其质地坚实,可传世数百代,又集书法、诗词、绘画、雕塑于一身,故为文人所爱。砚作为一种研磨工具,与笔、墨、纸一起,在传播和记录中国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汉、魏晋、唐代以后,各地都发现了适合制砚的石头,开始了以砚为主的制砚。其中,广东端州砚、安徽周娟砚和甘肃临洮洮河砚分别称为端砚、卷砚和洮河砚。史书称段、涓、临洮为三大名砚。
清末,陕西砚与段、佘、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并主张用天然砚雕成的鲁岩徐工砚代替合称为四大名砚的程妮砚。
扩展数据
砚在汉代被广泛使用,代代相传的数量也很多。1973年,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的一座墓葬中,还出土了笔、墨、砚等全套文具。很多中国墓葬都出土了砚台,说明当时的墨水需要用磨石来研磨,证明砚台最早是一种研磨机,这种属性一直保留到汉代。
从出土资料来看,汉代的砚台既有陶的,也有石的,多为圆形、三足形,足上有雕花、兽足、简形、龟形砚台。汉代用砚将墨块磨成色粉,蘸水书写。
汉人席地而坐,所以三足砚台较多。汉代以后,随着制墨技术的发展,墨水可以直接在砚台上研磨,所以不再使用磨石。
百度百科-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