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航运局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19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启动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就是其中重要的工业项目之一。1866年,左(1812 ~ 1885)成立福州船政局。这是当时最大的造船厂,用于制造和修理海军武器装备。

经清廷批准,与法国人签订合同,任命法国人日一格(1835 ~ 1886)、德可贝(1831 ~ 1875)为正、副监,负责一切海运事务。双方商定,自铁厂开工之日起五年内,他们将监督建造65,438+06艘大小船只,并培训中国学生和工人。厂址位于福州马尾罗星塔,又称马尾船务局。除了铁厂和造船厂,船政局还设立了船政学堂(又称“秋实堂艺术局”),分为两个班:前班学习法语,重点培养造船人才;后院学英语重在培养驾驶人才。?[1]?

创始流程编辑?广播

航运局初始经费47.2万元,从航运部国库结算的40%中拨付。年基金从1866 11每月52000元,船舶维修基金由福建省税务局提供。1873年,经丞相衙门批准,每月从茶税中另加2.2万元。65438+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财政困难,航运局一度打算制造船只供商人招租,但被丞相衙门禁止。

1884中法战争期间,福州船政局遭到法军严重破坏。战后虽努力恢复,但产能大不如前。1894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更是雪上加霜。总共从1866到1907,航运局造了40艘各种各样的船。其中,日本、意大利监管期间(1866 ~ 1874)造成大小木船15艘。从1874开始,造船业务改为由我们自己培养的技术人员主持。到1895,19舰继续建造,包括铁胁战船和铁胁快船(即巡洋舰),局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甲午战争后,1907年又造了7艘。

辛亥革命后,船政归海军部管辖,规定船政经费每月3万元,从福建省财政厅拨入中央国税。民国初期,政局动荡,经费不续,船政局主持人员更换频繁,制造事业毫无建树。1928更名为海军造船厂。抗日战争期间,造船厂多次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损失严重。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离大陆时,拆毁了大部分机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