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琴的典故
瑶琴的典故出自“伏羲作琴”。
相传伏羲见到凤凰栖于梧桐树上,句芒对其说:“用此神木作乐器,必历千年而不衰。”伏羲令人砍伐梧桐树带回部落,选良辰吉日,请来妙手神工造乐器。
后来,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天神,为了欢娱,特调来伏羲和他创造的乐器当场演奏。天神们见这乐曲动听,乐器奇特,便依来历将它唤作“珡”(古时候的象形文字“琴”),更取当今凤凰百鸟之王象形之意。又是第一次在天宫瑶池见到这新鲜物件,便将伏羲所创的乐器称为“瑶琴”。
琴的文化象征: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两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