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三苏草木枯
在眉山流传着这么一句歌谣:“眉山出三苏,草木皆尽枯。”
千年前,四川眉山的苏氏老宅,生活着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在眉山占尽人杰用尽地灵,以致眉山百年内草木都不旺盛。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公元1037年1月8日,在苏轼出生的那一天,原本青葱黛绿的眉山,突然树木枯萎,花草凋零。待到多年后,苏氏父子三人名震京城,人们便相互传说“眉州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传说虽有诸多不可信,但其传达的情感却是真挚,那就是眉山的老百姓,对苏氏父子的喜爱与敬佩。
苏轼出生的那日,也就是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社会安平,世间如常,并没有什么天降祥瑞或者神灵降诏,岁月清淡,阳光里全是默默的温曼。就连苏氏老宅里,都似乎如同往日的平静。那个新降生的婴儿,甚至没有太多的哭声,他忘请的观望着这个陌生的尘世,今后几十年要行走的这个世间,而忘却了宣告到来的哭喊。
是年,苏洵已经二十七岁,这个降生的婴儿苏轼便是他第二个儿子。他开心不已,经过一番琢磨思量,他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苏轼”。“轼”是古代车厢里面的用作扶手的横木。这个横木,与车厢是必不可少,不然遇有车辆颠簸,人必被甩出车外。但在平稳的路段上,乘车之人却不会过多的看这个横木一眼,甚至那最浅浅的余光都吝啬的不给予。
“轼”之一字,看出来苏洵对这个二儿子的一片心爱。他期望,苏轼不仅仅对他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上天馈赠,更希望他能成为当今朝廷不可多得人才。同时,他作为父亲,又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平安一生,安稳生活,低调今世。
苏洵抱着这个婴儿,他竟是有些莫名的激动,心中有了无头绪的思虑,一份父爱的渲染,让他有了对岁月光华的留恋;他看着这个孩子,竟有了对自己现今生活姿态的剖析,竟是对自己这些年来的恣意山河快意江湖,有了些许的浪子回头。
苏洵,天资聪颖禀赋,但少时不好读,亦或是不喜欢当时的学习规矩,亦或是那种学习压制不住他自由而豪健的心性,他便学着李白和杜甫,走于山川践行着任侠与壮游。
自苏轼出生之后,苏洵便如换了一个人,心性突变,再读《论语》、《孟子》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犹如要把虚掷年华要找回一般,每日端坐在书斋,并发誓书未成熟前,定是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年;此年,便是苏轼降生的那一年。
但苏洵的奋读经书,并没有如愿给他带来功名。几次名落孙山之后,他心中那份燃烧的激情,在慢慢的熄灭。他甚至怀疑,是否自己没有这个命,似乎以文采博取功名走到的一个逼仄的胡同。在这个压抑的空间里,苏洵似乎越来越难呼吸,找不到了自由与洒脱。
这个期间,他的大儿子不幸夭折,他又有了三儿子——苏辙。面对没有出路的胡同,面对没有天空的迷茫,苏澈便回归了日常百姓的心态,自己不能完成的宏愿,那便找个替身来实现吧,最好的替身便是自己两个聪颖异常的儿子。于是,他便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教育两个儿子,要将自己所学所悟,将自己才华与精思,全部赋予两个儿子。
眉山之上,春风伴读;荷塘之边,作诗对饮;竹林之中,静听雪声。他们父子三人,陶冶情操与自然;他们父子三人,成了眉山阡陌上最美的风景。更有一处风景魅力无穷少人知,那便是父子三人手捧经史子集,在那默默的灯下研读。那份宁静,那份温馨,那份书气,时时让人陶醉;刻刻让人沉迷。
对于苏轼亦庄亦禅的心性,之前我总找不到缘由。只有,了解了他这一段的人生,只有清晰了他成长的这一段过往,你才能明白,为何他对天地自然是那样的熟悉,为何他又对人生又是那样的通透与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