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缘|我生而孤独,却与你相遇,爸爸妈妈

我周围的世界都是黑暗的,无论闭眼还是睁眼都一样黑洞洞的,所以我索性闭上眼睛,只用身体去感受周围;

我周围的世界湿乎乎又黏糊糊的,这使我总是移来移去,所以我不得不拳打脚踢;

我周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感觉越来越狭窄,所以我试图挣脱开来。

于是,我冲破了包裹我的羊水,从一条窄窄的通道费力挤出来,就是那豁然间,我感到世界一片光明,从此天高海阔任我飞。

这便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发刊词,微薄之言,不足以道尽生命缘起之时。

父母有权选择要不要这个孩子,而孩子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似乎是很不公平的。

谁不想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谁不想出生在和谐与爱而不是充满暴力的家里?谁不想出生在父母双全健康而不是单亲或残疾人的家里?又有谁不想一出生就在豪华的月子中心里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受最好的教育、用着最顶级的衣食住行?又有谁不想一出生就赢在了人生终点、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所谓成功?

可是,每对父母的情况都大相径庭又大同小异。一样的是父母几乎从来都不曾考虑到孩子会不会愿意要这样的父母亲,不一样的是每个孩子出生的境况,比如父母的身份地位与财力、兄弟姐妹的情况、家庭的氛围、受重视程度等等。

那为什么会想到“生命缘”这个词呢?是因为《生命缘》这一档大型医疗纪实节目。

其中有着最大争议的便是89厘米身高的玻璃妈妈生子。暂且不提基因遗传、罔顾自身生命危险、家庭状况差、养老压力大、社会歧视等一系列问题,孩子会接受一个父母都是残疾人的家吗?最为难过的是在孩子历经艰难出生后,玻璃妈妈对孩子说:“希望你日后坚强”。但事实是坚强的孩子往往意味着遭受更多的苦难,而这第一道,便是把孩子的父母亲所带来的。若是孩子成长在一个父母健康的幸福家庭里,又怎会承受?

还有高龄生子、身怀多胞胎减胎、流产、家庭条件差的,孩子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没来到世间的遗憾,我本应该有更好人生的不满等等。那么为什么孩子不能在别的家庭里降生呢?

注意,这不是谴责,这是一种对不公平的疑问。

然而,作为父母,他们也承受了不公平的代价。孩子出生后,无论疾病健康与否、幸福快乐与否、成龙成凤与否,都在父母的心里扎下了根,愈发茂盛。见到一个父亲为自己早产病危的孩子签下无数张“生死状“,那每一个签名,都重到难以承受;也看到过一个母亲在深夜放声痛哭,只因为自己害怕自己母乳不够吃孩子长不壮实。孕育子嗣,似乎是我们人类延续自身的一种强大的本能。把本能换一个说法,我想这便是爱。为了弥足不公平的沟壑,父母主动选择了加倍承担孩子所遭受的一切,无论快乐或是痛苦。所以孩子才有了任性的资本,他的心里很明朗地知道:”在你心里,我是最棒的!我的一颦一笑,都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你的心弦。”

当然,不公平的沟壑永远不会理所当然地被抹平,不是每一位父母亲都能够被称作是合格的父母亲。原生家庭的影响超乎我们想象,而不公平向公平的转化总是碰撞出更大的火花与矛盾冲突。

至今想起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的相关内容时,我都会不寒而栗;而我们也经常听闻孩子与家庭断绝关系的事件;同时我身边也有很多深受原生家庭伤害的朋友,虽然绝大部分仍然是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那些朋友可能会因此抑郁,也会积极在教育下一代中改正,也很有可能害怕婚姻、孩子,情况百出。我觉得若我作为父母,最怕孩子对我说的就是我不配做他的父母,这将会是多么大的伤悲。我也害怕我作为孩子,到头来冷冷戚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父母用来养老而生的,亦或者是为了父母的理想而活着。我最害怕听见父母说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以后要怎样怎样,我会有万分也不及的歉疚。

纪伯伦先生的一首小诗说到,“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他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生的子女。他借你而来,却非因你而来。他与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以爱,却不能给他以思想。”这与汪曾祺先生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的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那些养儿只为防老的、补贴家用的、实现自己未完成志向的等等带有很强功利性目的的父母,尤其是强迫子女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委实可恶。

难道我对一个人付出很多就可以要求他回报我同样多吗?难道你爱你的孩子,孩子就必须要同等程度同等数量地去爱你吗?那些“乌鸦反哺”“结草衔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固然很对,但感恩它是一种情感的力量,不是我们所谓的物质层面——你种下一颗种子,他就会发芽生根的。

我们所谓的汇报,确切来说只是这种情感所带来的衍生品。一个对父母已经没有了爱的孩子,父母又怎能期盼他给自己带来什么物质的、功利的好处呢?这就像你千方百计对一个人好,你爱他爱到死,但他若不爱你,那所有都是白搭;而他也刚好爱你,那这便叫天作之合。爱情如此,亲情也未尝不是。所以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爱才是最至关重要的。公不公平,就在于这份爱如何维持。

生而为人,孩子只属于他自己。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也意味着每个人的思想乃至人生都会不一样。如何度过属于孩子自己的一生,只有他自己才会明了,也只能他自己独立地探索下去,其他人都无法掌控这个孩子的一生。这也许就是生命孤独的淡淡哀愁吧。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而在孩子旅行的初期,有爱他与他爱的父母相伴,何等之三生有幸!

而这份爱,当需要互相的理解、感恩、陪伴与体谅来让它一点点升温。

曾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父母在国庆期间悄悄到学校探望独生女儿,准备送去惊喜却反遭冷落、抱怨,问原因女儿说她已和同学越好去外地游玩,父母未经同意就来到学校,对她极不尊重。底下评论区里有人不赞同女儿做法,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也有人说是父母做法有待商榷。但无论怎么说,不是自家事,广大网友也难免会有隔靴搔痒的无力感。

其实,父母与子女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密关系。但不同于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渐渐磨合而成,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往往是一个逐渐剥离的过程。如同我们在娘胎里慢慢长大然后出生,我们也同样在出生后经历着情感上的水乳交融到保持距离的克制的爱。因为我们都知根知底,父母与子女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差距使得父母永远不能陪伴孩子一生,而为了防止我们大悲大伤,也为了让我们可以继续好好活着,把生命延续下去,我们在呼天抢地痛不欲生与沉默不语的克制之间选择了后者。

而如何在这段亲密关系中自处,便成了我们一生的课题。

理解父母,或许就是与他们一起认真享受***叙团圆的天伦之乐。尤其是我们长大以后,要格外珍惜能够在一起的时间,看到与铭记他们每一个爱你的所作所为。

感恩父母,或许就是由爱而生的不自觉行为。不是因为道德层面上的认可与接受,而是因为不自觉的爱与牵挂。一如节日的亲切问候,一如对他们琐碎抱怨的劝慰,一如对他们日常琐事的关心,而这一切又仿佛凝结在那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感恩与体谅之中。

体谅父母,不妨用陪伴来进行一场最长情的告白,多一点点陪伴,就多一点点爱的温度。

还记得自己被微博上一则60岁的老科学家在病床前为80岁的老母亲跳舞的照片赚足了眼泪的感动。陪伴啊有时那么简单,但有时又说不清道不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他可能是你20岁哄女朋友的想尽方法,也是你30岁哄小孩的万般无奈,也是你40岁哄老夫老妻的顺其自然,但也会是你50岁时和父母在一起玩的小孩子般的天真烂漫。

而成为父母,我会为子之计深远,也必会任其自由飞翔。我知道,在我开启并陪伴孩子一段生命旅程之时,我在见证一个新的人生的可能性。而他也会是一面镜子,让我有机会探寻自我成长中的缺憾与美满。我知道,这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大业。

我也会为他写一首小诗:生活无数,我只爱有你的那一个,你不来,江山多美都是浪费。仿佛除了爱你,我不会做别的事。因为你,在群山到来之前,我就爱上了群山。做你的父母是上帝的安排。你不是天使,所以我可以在人间,好好地爱你。

但作为一个不甚合格的子女,我始终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做什么好。这份我的生命缘起之时的爱,过于浓厚又使我万分庆幸。余光中先生确是阐明了这段爱。他的《今生今世》的诗里,每每读来都清泪两行。诗如下: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着无穷无尽的笑声

回荡了一遍又一遍

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