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是如何给物种起名字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姓名包含着许多信息,如家族的姓氏,也许还有父母对你的期许等,有的外国人还在孩子的名字中加入祖先的名字以纪念先人。有了名字,我们就能在社会生活中和他人区分开来。有些人出于爱好或者工作的需要,还给自己起了“笔名”或“艺名”,这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名字,有时更能让人联想到其拥有者所具有的特点。
那么,世界上千千万万个生物物种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人们用什么方法给它们命名呢?早在古希腊时代,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属加种差的定义法,对动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后来的人们就沿袭了他的分类法给动植物命名和归类。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别是近代科学的发展,到了16、17世纪,科学家又不断地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
这就好像原来你的书架上只有几十本书籍,虽然它们有的是小说、有的是教科书,但对它们进行分类后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然而,假设你拥有了大量的藏书,比如十万本,这时再沿用原先粗糙简易的分类法就会有许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原来的分类不够细,某一大类下仍有大量书籍,而且它们互相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某一类下聚集了太多的书籍,想要寻找某一本书便会像大海捞针一样。当时的科学家也面临着类似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主要采用了两种分类方法来对动植物进行归类。一种是“自然分类法”,即根据某一生物的多种器官形态(比如植物的根的形态、花萼的形态、花瓣的形态等)来对其进行分类;另一种是“人为分类法”,即仅根据生物的少数器官,有时甚至是某一个器官的形态来对其进行分类。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是近代生物分类学的鼻祖,他对于生物分类方法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更完善的人为分类法和双名制命名法。他将生物分为纲、目、属、种。同时,考虑到当时学术界对于生物的命名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对同一类物种,你有你的叫法,我有我的称呼——他提出了一种包含“属名”和“种名”的双名制命名法,即对任何物种都用两个拉丁文名字组合在一起来命名。这种简单、有效的命名方法得到了学界的广泛接受,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总结:生物分类法的产生和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是多么重要,希望这对我们的学习思考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