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起源是什么?

纸风筝是东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相传,翟墨用木头制作了木制小鸟,历时三年研制而成,是人类风筝的最早起源。后来,鲁班在翟墨用竹子来改进风筝的材料,甚至演变成了今天的多线风筝。都说墨子是木风筝,三年成型,一日失传。到了南北朝时期,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隋唐以来,由于造纸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纸糊风筝。

放风筝的定义:

放风筝是传统的民间游戏之一,是清明节的节日习俗。风筝又叫风琴、纸鸢、风筝、纸鸢。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通讯工具。鲁班用竹子做了第一只风筝。后来只有皇宫才有纸风筝。在闽南语里叫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借助风力可以在空中漂浮的产品。

唐朝后期,人们在纸鸢中加入了竹笛。风筝飞上天空,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玩风筝的声音,于是人们把它改名为“风筝”。现代对风筝和风琴的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中国潍坊被称为风筝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