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和是红尘中你我的缩影。

在大家的心目中,《红楼梦》是一部繁花似锦的小说。既描写了如梦似幻的富贵生活的繁华,又描写了宝玉、黛玉、宝钗、凤姐等许多精彩纷呈的谪仙。这些角色优劣分明,个性纯粹,引人入胜。

与这些主流人物和主要情节相比,甄和的故事第一次没有直接涉及主题。因此,这部分情节在评书和戏剧中往往被忽略或简化。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个人的故事呢?因为甄和是红尘中人的真实写照,此后所写的人物实际上是这两个人物的折射和净化。甄氏家族的小盛衰,也折射出贾氏家族的大盛衰。这就像魔术,先是小玩意,然后是大场面,但本质手法和规律是一样的。

我们不太喜欢贾珍的故事,一方面,他们的故事并不曲折,另一方面,他们太像我们自己了。当我们想到这些的时候,难免会刺伤我们的心。

首先,这两个人资历差不多,但是背景截然相反。

甄的出生大概是每个凡人的梦想。

苏州的长门是“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甄氏家族在此有房产宅院,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甄生来就是这个家乡官吏的继承人,一个太平绅士。原著说他“本性冷漠,不计较功名,只喜欢每天看花修竹,喝酒吟诗,却是一等一的神仙人物。”

作为凡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想有钱有势。只要我们能像甄一样享受财务自由和闲暇,我们就会无比幸福。

因为甄家里有现成的财产,所以他并不特别努力去上进。他不为科举或商业农业管理而学习。他只是每天玩园艺,喝酒,写诗。

记得新闻报道有个小孩问他妈妈“我们有六套房子,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妈妈没什么好回答的。可见,如果家庭实现了财务自由,大多数人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就像甄一样。

人们接受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就是学习知识,改变命运。如果你的命运已经很好了,就好好享受吧。何必那么努力的学习和奋斗呢?后来贾的一帮儿子兄弟,包括宝玉,其实也有同感。

然而,印石不在乎名声,这并不意味着他鄙视有钱有势的人。他只是明白,像他这样的小乡绅,要想成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现在衣食无忧,他宁愿选择安于现状。

事实上,印石觉得追求名声是件好事。当他了解贾雨村时,他断言自己“不会是一个长期嗜睡的人”。他和雨村交了朋友,既珍惜他的才华,又看到他一定前途无量。如果雨村是一张苦脸,还会这样喜欢他吗?我不知道。

雨村《玉在椽子问好价,女留椽子飞》诗称赞他“志大”,雨村《天下人皆仰视》诗称赞他说“已见腾飞之兆,不日将可接云霓”,还想亲自斟酒祝贺。可见,真的觉得甄飞黄腾达,升官发财,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后来热心地资助雨村赶考,并打算写信把他推荐给在京的朋友。

甄的心里,也隐隐有一个“展翅高飞”的梦想,可惜他太懒了,而且他没有儿子。如果他有个儿子,他一定会花钱为他聘请名师,让他通过科举,做官宰客,改变家庭。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愿意帮助别人实现梦想,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心里认可这个梦想,甚至这个梦想自己都没有实现。后来贾政自己做官不努力,却喜欢苛求儿子读书考试,愿意帮助出身贫寒的人才做官封爵。也是出于同样的心态。

这种人认可努力的价值,但是懒得奋斗,宁愿帮助别人成功,所以觉得很有成就感。甄看到了他在身上所缺乏的东西,即更强的才能和雄心。雨村是他理想中的自己。雨村虽然穷困潦倒,印石却很羡慕他。

雨村大概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在与印石的交往中并不自卑。别人请他吃饭喝酒他不拒绝,别人资助他考试他也不“介意”。因为我知道自己有才华,也知道自己遇到了懂得欣赏的人。

贾雨村的生活是另一种模式。每个普通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逆袭的梦想,而贾雨村就是这个梦想的践行者。

贾雨村,湖州人,原是秀才兼官员。可惜他生在末世,祖上的基业没有了。只剩下一个人了。他想去北京参加考试,结果被淹死了。说白了,他没钱急。他只能住在葫芦庙,靠卖词卖作文为生。

但他依然心怀梦想,寻找机会。他很穷,唯一能和他交朋友的正派人是甄,但雨村的知识使他骄傲和崇高。对于他的礼遇和慷慨,“并不介意”,因为在旧社会,捐输给贫苦文人是一件高雅的事,甄家拿出五十两银子也不难。雨村有信心,将来成功了一定会回来感谢他。

雨村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考上官后,会贪凉,会被人才欺负。事实上,傲慢是雨村的习惯,他也很以甄印石为荣。甄也认可他的文人习气,因为他们都是只读书不了解世事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宠他,所以他被排除在外。贪凉是他在基层不可避免的情况。他吃了一辈子苦,突然有了力量。他希望马上享受,补偿前半生的艰辛。但他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官场常识,为人孤傲,所以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最后被老板辞退。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经常会遇到一个老谋深算又刻薄的老板,因为你不善于讨好他,不熟悉潜规则,故意给你小鞋穿,甚至可能会排挤你。雨村官场的失败,主要不是因为贪凉,而是因为自大,不善于人际关系。如果这种事发生在真身上,他可能会心灰意冷,回家过悠闲的生活。但雨村并不甘心失败,他会继续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出身苦的人,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回到原来卑微的位置。

雨村周游列国,给各地官僚做家教——学习是好的,即使不能做官,至少可以以风雅为生,找机会入体。雨村师从金陵体院院长贾珍的甄宝玉作家。因为奶奶的溺爱,雨村因为教育问题受辱辞职。他进一步明白了,学习不是一切,权力才是最终的决定者。

最后,在的位置上,他依附府的贾府,被视为贾府的侄辈。他凭着对甄一案的独断专行,赢得了的赏识和推荐,进而帮助贾原谅了抢石呆子的古番。至此,雨村已经彻底沦陷。他扔掉书本,拜倒在权力的脚下。

由于家境优越,甄得过且过,没有野心,神仙般的人物散在家里。

由于家境贫寒,贾雨村不择手段地努力上进,从出人头地到作恶多端。

这就是现实中两种极端情况下人的不同生活模式。

说起天生资质,两者差距不是很大。

甄历史悠久,能欣赏雨村的诗。后来还对一个真人唱的《好歌》做了文艺评论。可见他并不是一个愚蠢没文化的人,但他也从来不会懒得好好学习。

印石的知识止于做一个好伯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的悟性是文章”——如果你遵循这种说法,那么他真的是学习上的差生。

虽然印石家族没有郭蓉大厦那么大,但称呼奴隶和女仆是很常见的。印石从小就是少爷,却不太懂家务和用人。如果说他像贾政一样娇气,有官位可以推卸他的忙碌,那也可以。事实上,他每天都很清闲。但他根本没注意这些。

宵夜看灯笼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当时正是“宝马雕车,香火遍地”的旺季。大街小巷挤满了人,鞋子丢了,包包被偷了。那天晚上很平常,但他只让男仆霍奇抱着他唯一的宝贝女儿连赢看灯笼,他家的奶妈和女仆都没带,除了几十岁的人。

有趣的是,印石夫妇“当他们的女儿整夜没有回家时,就知道出事了”。通常孩子被拐后,有三个小时的黄金解救时间。这时候如果派几个人分头寻找,向官方汇报,在官道和码头打听拦截的情况,还是有希望把孩子找回来的。甄氏家族并不缺乏这种财力和人力。

然而,印石的选择是等待一整夜。这对夫妇今晚要做什么?睡觉还是打麻将?

有人说甄重男轻女,不爱,其实好像不是。书中写道,这对夫妇“日夜哭泣,几乎从未试图死去。”还有“看一月,印石先得了病”。看来,印石并非对女儿漠不关心,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常识。

后来甄家遭遇葫芦庙大火,房子被烧毁。在古代,没有保险公司来赔付。甄印石只好去田庄安顿下来。可是一遇水旱,老鼠偷蜜蜂,他只好换了田庄,带着妻子和两个丫鬟去找岳父。

其实在灾年打折卖田庄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时候房产跌价,卖了势必亏本。如果印石能筹集到资金,并雇佣项勇来管理土地和农场,他可能会设法度过这段艰难时期。可惜的是,他很可能没有钱和勇气,也没有筹集资金的渠道。他平时结交的“颜师傅”之类的朋友,此刻都不见了,也不知道他以前是怎么交友,怎么做人的。在最后一刻,只有他的岳父会接受他。

岳父苏峰是一个富裕而吝啬的农民。看到女婿下来避难,他就不满了。印石拿出钱委托他的岳父低价购买一些房产,为第二天提供食物和衣服。事实上,印石也是本地人。为什么不买自己的房子,而是问他岳父?因为他真的不懂市场,一点投资常识都没有!

苏峰的“半哄半赚,有人要跟他谈穷田烂屋”。这个人,就像下面这篇文章中的博·石人,致力于利用熟人。如果镇有一定的农业管理知识,也许可以努力几年,把一块薄田变成高产田。但是,“印石是秀才,不习惯生理作物和其他东西”,所以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甄读书这么多年,治国安邦的能力却不足,也没有交到什么有用的朋友。他没有用人知识,没有投资知识,没有农业常识。那么这些年他都在看什么书呢?曹雪芹给他起名叫“甄妃”,也是真没用的意思。没什么是学者,我说的就是这个。

甄的问题在于他的前半生太顺利了。在有钱人家长大的独子,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他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所以没有危机感。但如果他有点危机感,可以投资几个不同的行业,或者多买几套房子,人生也不会那么惨。

雨村的资质和印石很像。他还有苏慧。当他看到智通寺外的老对联时,他立刻意识到这里有一位“翻筋斗”的大师。可惜他就像一个初次见到甄的和尚。他见老和尚又聋又糊涂,也懒得细说。这是缺乏人生阅历,难以开悟。后来他和冷子兴谈“善恶二赋”论,可以算是该书的纲领文本。可见雨村是有智慧的,他不只是知道八股和俗才。

雨村受够了贫穷,所以他的人生理想不是学习,也不是帮助人民,而是名利。当他知道科举可以做官的时候,他就努力学习。当他知道比学习更重要的是靠权力的时候,他就立刻服从高的,践踏低的。他是一个微妙的利己主义者。学习只是增加了他的精致和欺骗,贫穷扭曲了他的心灵。

雨村的故事成为了每个穷小子、凤凰男的励志传奇,而每个贪官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努力的青年,一个拼搏的青年,却在岁月的磨砺中,失去了初心,从最初的理想主义堕落为利己主义。

雨村也曾被贪官污吏欺负,被势利小人鄙视,但一旦掌权,就变成了他年轻时痛恨的那种人。他也应该知道肯定有很多人恨自己骂自己,但他更害怕回到原形。

如果你想出人头地,除了非凡的智慧和雄心之外,你还必须具备其他优势。雨村有一些像甄这样的人所没有的优势,主要是流动性。

要想成功,一个人必须有足够的行动。当初,在李世民玄武门发生变化之前,他就有过疑虑。当他的得力助手张曼·公瑾看到这一幕时,他立即把龟壳扔到了一边。他大声说:“如果占卜结果是不吉利的,你不要做!”一言惊醒李世民,终于放手去做,赢得了皇位。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贾雨村陷入困境已经很久了。他一得到甄的支持,就立即出发去参加考试,全然不顾甄提出的四天后择日再考的建议。中秋之夜喝到半夜,五鼓之后就走了,居然一夜没睡。可见他有多着急。

他说:“士不在黄道之冥界,总以事为先。”非常合理!有了这种心态,他自然能上高中,甚至被罢官后也能想办法挽回。抓住机会,想到就去做。前一天拿到了地宝,第二天就求之如海——没想到比他还强,连推荐信和官费都给他安排好了。如海的能力其实比雨村强。如果他活得长,他应该会有更大的前途。

而甄的行动能力很弱,因为他已经养尊处优很久了,无论他做什么,他都有一种休息的态度。女儿出去几个小时,他也没在意。当他发现她被拐卖出去找她的时候,人贩子已经带着孩子跑了。甄氏家族的衰落始于的被拐。甄行动不便,破坏了家庭的幸福。

连赢的一生是“没有运气的一生”。她的运气最差的是毁了她的人都是行动力强的(比如薛蟠和夏金桂),而爱她的人都是行动力特别差的人。除了她父亲,冯媛的儿子也是。

冯渊的家世和甄很像,也是个小乡绅。他原本是一名同性恋者,但因为连赢,他的取向改变了。他打算一辈子和连赢在一起,再也不想要别人了。连赢听了也很高兴,说:“从今以后,我满脑子都是错误。”如果他们真的结婚了,那就是另一对甄夫妇了。

但是这个冯渊和甄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不关心事,只关心吉日,所以要等三天才过门。结果绑匪将连赢转卖给薛蟠,引发纠纷。结果,冯渊丧妻而死,连赢的命运从此改变。

与其说行动力是你成功的重要条件,不如说行动力是避免失败和麻烦的必要技能。

贾雨村不会犯睡大觉的错误。他一直暗恋焦星。一旦他找到焦星,当天晚上就会上门,第二天求婚,当天晚上就成了新郎。对于机会稍纵即逝的底层人,一定要有比别人更快做事的能力。

撇开贾雨村的个性不谈,他强大的执行力确实令人钦佩。抓住机会,想到就去做。花可以直折,不要等没有花才折!

甄的朋友都很随意,因为他家境优越,不需要刻意经营自己的人脉。焦星说家里没有穷亲戚穷朋友,说明甄家也是一个“没有”的家庭。但是他女儿走丢后,没有亲戚朋友邻居帮他找。他破产后,无处筹钱整顿家业,只好依靠岳父。雨村还有冷子兴和张等人给他通风报信。真连这样的酒肉朋友都没有。所以房地产市场,农产品信息都是懵懂的。可见,甄并没有交到可靠而可用的朋友,比如,八成已经是知己了。

甄是个有文化的清高人物。他平日懒得与人交往,也懒得帮助别人。所以,一旦他遇到什么事,没人愿意帮他。很容易慷慨解囊,还是个娇滴滴的利己主义者。他大概不喜欢刘姥姥和尼尔这样的正直平民。

他的妻子石丰也是“温柔、深刻、谦恭、正直”,他那吝啬刻薄的农民公公能培养出这么贤惠漂亮的女儿(连赢也知道),真是奇迹。

显然不如甄家关门(甄家高得抱不住人,低得看不起人,只愿意嫁给比自己家低一点的人),所以苏峰对女婿的期望很高。一旦女婿破产,他比谁都失望。而这个冯家,到了婆家,对老公自然是充满了依赖和顺从,不管他怎么说。他告诉霍奇晚上带他的女儿出去,他去了田庄,他卖了他的房子和土地,他想去他的岳父...她什么也没说。既没有规劝,也没有怀疑。

她不知道她父亲的性格吗?想必她是知道的,但她多年来习惯了三从四德的日子,把自己弄成了摆设,让糊涂老公毁了家庭。家里出了事,她除了哭就是病。光做点针线活是不够的。唯一的作用就是给老公提供一个依靠的家庭,结果却是投入的不人道,更惨。

要说印石对老婆真的很好,半百没有孩子,也没有离婚和纳妾。看起来夫妻感情很好。也许印石正在读浪漫故事。我想来闺房,也挺浪漫的。大概正因为如此,冯对的盲目崇拜才如此始终不渝。但当印石和她在一起时,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她,成为了一名僧侣。冯一生贤惠柔顺,最后却被丈夫抛弃,被家人嫌弃,为什么?

雨村早期的接触就更简单了。穷人没有社会关系,他唯一能谈的人就是葫芦庙里的和尚和买字的顾客。真是他唯一真正的朋友。

有人说雨村忘恩负义。甄印石给了他五百两银子,但他并不十分介意。五十两银子确实不少。刘姥姥第一次去郭蓉府,只拿了二十两银子。雨村不在乎,因为他骄傲。他觉得自己才华横溢,是命中注定的。印石只是在替天行道。他做官回来后,给甄夫人送去了两块银子(1200元)和四块锦缎,感谢甄那天的支持,买桃的钱另算。所以,在他心里,甄家的恩情得到了回报。

他在做知府判葫芦案时,是在贾家的帮助下得到官位的。他只是想报答贾家,所以一切都是以不得罪贾家为原则。再说,即使连赢被判给冯渊,也没有什么好处。就算把连赢从薛家带回来,连赢可能已经是薛蟠的人了,带回去也没用。她回到娘家,未必能嫁到比薛家更好的婆家。因此,雨村没有为连赢做任何努力。但是,他从来没有通知过甄夫人,这实在是不应该的。或许在他的心目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雨村的朋友大多是他做官后结交的,如冷子兴和张。事实上,他们是酒肉朋友。最多是交换消息,但不能指望对方互相帮助。

与贾家、王家的交往,纯粹是为了利益,互相利用。贾、王借他的手做事,他借贾、王的权升官。一旦对方倒下,他会立刻抛下这段感情,甚至落井下石打人。

大家都说雨村身体任性,是个精瘦的男人。凶的特点是:宁愿教我对世界消极,也不愿教世界对我消极。雨村的特点是,他可以让天下所有的人失望,但他从来没有辜负过焦星。

焦星是甄家的丫鬟,因为偶尔回头看雨村,他以为对方对他有意思,就像洪福爱李靖一样(看来也没少看言情小说),所以念念不忘,还立下了“癞蛤蟆若有兴趣,必先玉头”的誓言。

焦星并不知道这个誓言。雨村答应了自己。后来,他花了几百两银子从苏峰家买下了角星,实现了他的梦想。后来他死了,焦星生了个儿子,就直接给她扶正了。

其实焦星并不惊艳,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雨村做了官,娶个家世多的小姐是必然的,但他从来没有辜负过她。他被罢官,把财产全部给了焦星,把她和儿子送回老家生活,自己一个人继续在外闯荡,寻找机会,颇有点患难夫妻间的信任。

焦星真的爱雨村吗?一开始肯定没有,后来也许就有真相了。但雨村这样的强人,连单恋都不在乎。他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和人家的设计。因为焦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见证他由盛转衰的人,让她陪伴他,分享他的成功,是他的荣幸。再好的演员,有观众看也是有意思的。穿着衣服回国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在老家没有亲人,可能也没几个人认识他。在这种情况下,焦星成了老朋友。

拯救一个同样出身卑微的女人,提升她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让她欣赏自己,只有这样雨村才能感受到她的能力和优越感。

他不需要焦星帮他。他愿意独自承担家庭的责任。焦星只需要带着敬佩的掌声。雨村虽然懂得攀龙附凤,却从未想过通过婚姻来延伸人脉,帮助事业。仅此一点,就让现实中很多成功人士汗颜。

焦星的天赋一般,但她超级幸运。曹雪芹也懒得解释,只给了她这个名字,可见她的幸运。最后雨村竟然是“因为小纱帽被关起来了”。焦星若不负此美名,必在雨村败亡之前死去,享尽荣华富贵,免家破人亡。没有这个帮助,雨村的报应自然很快就来了。

说起来,焦星唯一的不同,就是那年夏天在花园里采花的时候,她回头看了雨村一眼。未婚女仆看陌生男人是违反规定的,但这给她带来了一生的好运。甄娘子深明礼义。她这辈子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却被家人分开,被丈夫抛弃。

那么,女人守规矩好还是不守规矩好呢?曹雪芹没有说答案,他让你自己想清楚。

甄和都是读书人,甄读书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在能力和思想上受到限制,最终由盛而衰。有人感叹好人没好报。事实上,甄的不幸不是因为善良,而是因为懒惰,缺乏进取精神,缺乏生存技能。

贾雨村通过阅读考试获得了官职,但正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他才得以成功。人情世故不是坏事,也是人情世故。只是贾雨村贪财,把人情世故的知识用到坏的方面,把读书学到的知识都用在做坏事上,这是不道德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书籍可以教育人,也可以毁灭人。正如宝钗所说,这两种人都是被书误了,他们自己也毁了书。还不如种田做买卖!

红尘中的你我,如果条件好,可能会像甄一样得过且过,失去危机感,也逃不过命运的突然打击;如果条件艰苦,不愿意向命运屈服,你可能在努力之后,还会像贾雨村一样继续冒险,抱着“胜似天半子”的侥幸心理,逆天行事,最后身败名裂。

忘记了把手缩在身后,前面没有回头的路——这是大多数凡人的悲哀。

所以我们普通人,以甄、贾的故事为镜,可以做到顺境时居安思危,逆境时保持德行。看完它们,你就能初步了解《红楼梦》了。

欢迎关注倚翠袖,读不一样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