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轩的发展历程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由于国内移民的涌入,生活必需品出现短缺。当时昆明有七八家糕点作坊,有云南饼、广式饼、苏式饼,桂美轩以云南饼为主。为了避免与其他同龄人发生直接冲突,桂美轩将目标瞄准了消费能力低但数量庞大的移民。
为此,任明清赋予桂美轩“诚信为本,利民”的经营宗旨,选材精良,来源于朝廷配方和正确的市场定位。短短几年,桂美轩迅速打开了市场。当时昆明的“四河六坝八街十六巷”广为流传:“桂梅轩”最实惠,小吃好吃不贵,一对的饼只卖一对。抗战结束后,原本驻扎在昆明的企业和人员逐渐回流。随后,第二次全国大战重创国内经济,商业、农业、工业一片萧条。受大环境影响,桂美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最困难的时期,桂美轩每天只能做几十斤零食,店里只剩下五六个人。
65438年至0956年,全国出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民族资本主义商业出现了公私合营高潮。这一年,桂美轩和当时昆明的其他八家糕点店成立为昆明桂美轩糕点厂。
桂美轩的私人时代结束了。
公私合营后,桂美轩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生产规模扩大。资料显示,到1966年“文革”前夕,桂美轩的资产已达50万至60万,工人有100多人。1985是一个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但经济没有完全开放的时代。在国家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竞争对手较少的市场中驰骋。
1986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桂美轩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到1999,企业资产从1985的500多万元上升到2000多万元,年均产量600多吨。六层的桂美轩楼就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在那个高楼稀少的年代,桂美轩大厦鹤立鸡群。在护国路40号,曾经鹤立鸡群的桂美轩六层小楼,已经被周围的建筑淹没。“桂梅轩综合市场”在建筑上清晰可见,但综合市场名不副实。原来的40号也已经分成了40个附件1,40个附件2,40个附件3...40个附件7,只有40个附件1属于桂美轩。
厂部现已搬迁至新迎南区附近。护国路小楼后面,曾经热火朝天的车间变得寂静无声。作坊的门被一块块红砖堵住,孤独中透露着一种悲伤。
大起大落的开关,就在市场经济刚在中国出现的90年代。
国有、国营、官办、高度集权的国企,进入90年代后,就像一个包袱太重的老太婆,看着前方的目标,却迈不开步子。当时大家开玩笑说,国企是“全民所有,全民负责,其实没人负责。”
昆明糕点厂作为老国企,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负担沉重、设备老化、资金短缺、人才流失、观念和技术落后等问题。再加上“嘉华”等现代糕点店的冲击,桂美轩一度从曾经的顾客陷入低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5年6月,国有的桂美轩进行了改制重组,成立了昆明桂美轩有限公司。
贵美轩现任掌门人陈静认为,贵美轩必须不时调整发展方向,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站稳脚跟。至于是否走连锁经营之路,陈静表示还在探索中。可以看到的是,这个老字号品牌一直在时代潮流中求发展。
7月13日,“桂美轩2010中秋月饼营销战略策划暨订货会”在昆明举行。今年,桂美轩将推出超过65,438+000个品种的中秋月饼。所有月饼都将着眼于弘扬中华老字号的深厚传统,在制作、包装、推广等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