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怎么做制作过程
毛笔制作过程图解(毛笔制作工艺详解)
启明按:我曾在启明书法博客发布过一篇文章,题目为《五一去文港看毛笔不愧为华夏笔都》,里边详尽地讲了我五一期间在文港的所见所闻,其中就包括我在淳安堂李小平老师毛笔制作现场所拍摄的一组毛笔制作过程的照片。
说实话,从小开始就用毛笔学习写字,但是亲眼看到毛笔制作过程,这还是第一回。当时的确被这个过程的复杂程度震惊了,要知道,我们用的毛笔,笔头所含的毛几乎是通过制笔师傅肉眼逐根检查筛选出来的。
在黄简讲书法初级教程中,黄简老师也有专门拿一集来讲毛笔的制作流程,下边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启明专用分割线——
古代有许多书法家自己制作毛笔,比如韦诞、张芝、王羲之、智永等等。毛笔对于书法家来讲,好象武士的宝剑,必须精益求精。但现在很多人没见过毛笔是怎样做出来的。如果你了解一点毛笔制作的过程,对于你今后选择毛笔必定有很大的帮助。
4.1备料——水盆作业。
第一步就是备料,就是准备毛料。中国选毛是在水盆中做的,这是非常细致的工作。
水盆作业,除了一盆水之外,主要工具就是骨梳。通常用牛肩胛骨制成,可以梳理毫毛,也可以用作拍齐毛根,等等。
采毛,就是把毛从皮板上拔下来。然后把毫毛在石灰水中浸泡,去除油脂和腥味,同时消毒,这一就步叫熟毫。(启明按:这个在石灰水中浸泡的时间需要把握得很好,如果浸泡太久会导致毛料的使用寿命变短。)
第三步很关键,称为选毫,就是把毛分成不同的等级。一根毛,好像一个皮口袋,它分为三层。这口袋本身,就是皮质层。口袋里面就是骨髓,呈纤维状,这是髓质层。口袋的外面,有鳞片,称为鳞片层。毛尖填实的部分,称之为颖,行内人称为黑子。毛的弹性,和皮质层的厚薄,以及颖的长短有关。
真正完好的毛,是圆润挺拔的,一百根中只有三五根。其他往往是有缺点的,譬如开叉,没有尖锋,毛杆损伤、弯曲等等。选毫时,在水盆中反复梳洗,逐根挑选,剔除有缺点的毛,然后按色泽、软硬、长短、粗细等分类,这是非常精细的工艺。
据行家说,一只羊身上可以做笔的毛料,大约只有四两,其中带“黑子”的不超过一两六钱。一个优秀的拣毛师傅,可以把这四两笔料,按照长短、粗细、硬软,分为十个等级,用于毛笔的各种部位。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紫毫笔》一诗:“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写出了选毫的艰难。
接下来的工序是除绒毛,一手捏紧毛料根部,一手以骨梳梳理,剔除绒毛。一根毛有三层,所谓绒毛,就是最外面的鳞片层。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毛杆外壁不是光的,而是如鳞片状的。毛笔能储墨,就是这些鳞片阻止墨汁一下子流下来,梳理之后,这些鳞片一部分会梳掉。但是要注意,如果全部鳞片脱落,毛杆就变成光溜溜的,墨汁就储不住,流速会很快,所以,鳞片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你自己买了一枝毛笔,不要整天的去梳它了。
这是选好的兔毫,黒尖兔毫。
这是选好的羊毫。
接下来的工序,是齐毛锋。齐毛锋就是排齐毫毛的尖端,将毛对齐骨梳的一边,一手压住毛锋,另一手轻轻往后拉,如此反复进行,把毛锋排整齐。
毫毛有两端,一端是尖锋,尖锋排齐了,成为一片,但是,这时候毫毛的另一端,就是毛桶,还没有整齐。
所以呢,就是要根据所需要的长短,切齐毫根。这样一来,每根毫毛的长度都一样了。
切齐毫根以后,一手抓住毫尖部分,一手用骨梳,梳理毫根,把里面的断毛、碎毛都梳出来。
4.2 配料
毛料准备好以后,就要进行配料,心目中你要做什么样的毛笔,是软的还是硬的,是长的还是短的,派什么用,写什么字,把各种毛搭配起来,这就是配料。(启明按:比如启明定制的清泉毛笔的配料比例就是:羊毛85%、12%猪鬃、3%尼龙,综合下来,毛笔软硬适中,很适合书写,而且很多细微的笔画也能轻易做到)。
配料主要分两部分:主毫用来做笔心,那就要搭配一些硬一点的毛,副毫用来做被,软一些关系不大。
配毛料不宜太多太杂,通常是两种毛到四种。历史上有一篇文章,传为王羲之写的,实际上并不是,叫《笔经》。《笔经》说到副毫的搭配,它是:先用人发杪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这里有个注解:凡兔毛长而劲者曰毫,短而弱者曰毳。惟令齐平,把三种毛排整齐,你看这配方就是用三种毛。人发杪,就是细小的头发,还有青羊毛和兔毳。
杭州沙孟海先生所用的毛笔,笔心里面除了短毛,还加了几根猪鬃,猪鬃又硬又粗,不能单独做笔。把它劈成四根,夹入笔心,可以加强弹性。
启功先生八十六岁时所用的毛笔,配搭的毛料比较多。据李兆志先生《启功和笔工》一书介绍:先用细光锋、粗光锋和老光锋为主料(这三种是粗细不同的羊毫),又掺加少量的貉子针毛,用苘麻和猪鬃等做衬垫。这么一来,就是用了了羊毫、貉子针毛、苘麻和猪鬃,一***是四种毛。
毛料配好,要充分的混合均匀。这是已经切去毛根、配好毛料的羊毫毛片。做毛笔的准备工作,到此就大致完成了。
4.3卷笔心,加被。
毛料准备好,接下来就正式开始做笔头。就散卓笔(启明按:关于什么是散卓笔,请参考启明书法博客的另外一篇文章《古代毛笔是怎样的?你是用有心笔还是散卓笔?》)而言,笔头只分两个部分:一是笔心,二是被。
这里要用到一个工具,叫盖笔刀。
你看这个示意图,用盖笔刀挑出所需的一层毛片。
然后把这个毛片卷起来,那就一个笔心完成了。
这是狼毫的毛片,跟卷好的笔头。
然后加被,在散卓笔中,被只是一层薄薄的毛料,而且大多是单一毛料,不用混合其他的毛,被的毛长,普通就是比笔心短一点。这要介绍湖笔,它不但是把笔尖对齐,它实际上是对齐毛颖。这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制作工艺。被既可以保护笔心,又有润色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你想笔工师傅每次挑一层毛,无论经验怎样丰富,总会出现微小的分量差别。
这是我定制的同一批笔,你可以看到左边这一支笔头比较饱满,右面这一支比较瘦弱。你买毛笔的时候,也要拿几支毛笔比较一下,厚的比薄的好用。(启明按:关于厚的比薄的好用,我感觉不能一概而论,这和每个人的用笔习惯有关系。)
4.4扎笔头。
笔头做好,要等笔头干透,然后用线扎紧。如果笔毛不干,里面是湿的,将来毛笔就会发霉断裂。这一步最难的就是扎出来的笔头,必须是绝对的圆形。所以,捆扎的时候,用力要均匀,有轻重就会变形。
捆扎笔头的工具,从左边数过来有:酒精灯,敲笔尺,松香,蜡线。
酒精灯是用来融解松香的,为什么要用松香呢?要求笔头底部平整,沾上松香就可以固定毛根。
我曾经拆开很多笔头做研究,看看师傅究竟扎几圈。通常是两圈,也有三圈的,大笔就会扎四圈。
毛笔中心的毛,日本称之为命毛。如果外层的副毫掉了几根,问题不大,命还有。如果命毛掉了,那怕是一根,灾难就开始了,因为他会不停地掉,终于没有命了。
所以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说:凡缚笔头极紧,一毛出,即不堪用。你掉了一根,它就开始松动。
据韦延《笔方》所载,韦诞制笔,笔心就先要捆扎一次,加副毫后,还要扎一次,就里外要扎两次。扎两次还不算,每次捆扎的圈数很多,要扎出一个“笔项”来,所谓“项”,本义是头颈的后部。笔头的后面要扎出一个项颈来,这当然不容易掉毛了。
我很希望师傅可以多扎几圈,最好像韦诞笔那样,笔心扎一次,加被以后再扎一次,我想那样安全多了。
5.笔管
接下来说说笔管,笔管也很复杂,这里只能简单说说。
5.1材料
首先是笔杆的材料。古代的笔杆有竹有木,战国秦汉的时候有些笔用木杆,可能是北方木材比较多,竹子比较少。历史记录蒙恬造笔,也用木杆。用竹称为“笔管”,魏晋以后,基本上都是用管了。
明代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边说笔:“古有金银管,象管,玳瑁管,玻璃管,镂金绿沉管,近有紫檀雕花诸管,俱俗不可用。惟斑管就雅,不则竟用白竹。”这段话说雅俗问题,也就是品味。竹有君子之义,价廉物美,古代文人用笔,基本上都是用竹管的。
斑竹又称湘妃竹,竹竿上有深色的斑点,日本正仓院藏有几枝中国唐代的毛笔,还有日本制造的古笔,也是以斑竹为多。
现在市面上普通有青管和红管,红管是染色的。《诗经·静女》篇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就是红色的管。古代皇宫中的女史、汉代尚书丞、尚书郞,都用红管。启明按:关于这里提到的“彤管”,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解释,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音“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5.2 粗细
再讲讲笔杆的粗细。战国、秦汉的笔,为什么都那样小,那样细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笔头小,层次少,甚至不分层次。二是当时习惯把笔插在头发中,所以笔杆很细。
古人有发髻,可以插笔。后来笔头大了,笔管也粗了,这一习惯就慢慢消失了。
这是出土的西汉毛笔,笔头已经加大了,笔杆也比较粗了。但是,还是一端削尖,便于插入发髻上。到汉未张芝、韦诞之后,真正的书法用笔出现,慢慢就开始使用空心的竹管了。
竹管有个问题,粗了不好抓,如果笔头很大,那就要加一个斗,而不是用一根大竹管。
说到这里,启明也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启明定制的青梅毛笔没有像清泉毛笔那样单独只采用竹管,这是因为清泉笔(老玉竹款)所能承受的最大锋径就是这么大了,如果再大一些,就需要更大的竹子,但是势必会造成笔杆太粗不好握笔。
这是启明定制的清泉毛笔,无笔斗
你看中间这一枝,笔管很粗,那空洞比笔头直径还要大。于是在前面装一个小一点的黑管,来收纳笔头。真正的斗笔是下面这一枝,笔杆并不粗,因为有了斗,就可以安装很大的笔头。
如果笔头很小,那也不是一路把笔杆改成很细很细的竹管,而是使用套管,套管有时可以套几层。加了套管以后,它的好处就是,笔管手里抓的部分不用搞得很细。
你看这就是用套管的实例,笔头可以非常小。
5.3 笔管的长度。
笔管究竟多长好呢?
汉代王充,就是《论衡》的作者,他说:“知能之人,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就是聪明能干的人,就要会说话,还要会写文章。汉代的一尺大约是23厘米,从现在出土的汉代的笔杆看,长度确有定数,大约就是23厘米上下。到唐代,毛笔粗了,不插头上了,毛笔也就比较短了。
唐代虞世南《笔髓论》说:“笔长不过六寸。”
从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十几枝唐笔看,长度大约是17厘米到19厘米,合现在中国市尺五寸半至六寸。
现在市面上的青杆大约是18厘米,红杆大约是21厘米,跟唐笔差不多,比汉笔稍微短两个厘米。笔杆越长,越容易弯曲。你看下面这一支,就是太长了,而且明显的弯曲了。
启明定制的这款清泉毛笔杆长就是21.3厘米
笔管一定要直,你买毛笔的时候,检查的方法也很简单,放在桌面或者玻璃上滚动一下,就可以感觉到是不是直。如果你滚动的时候有声音,哒哒哒哒,那就是不直。(启明按:关于这一点,启明认为毛笔主要还是要圆,就是笔杆稍微弯曲一点点问题也不大,并不会对书写有很大影响。)
6.纳管。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纳管。纳管就是指笔头和笔管的结合,通俗地说,就是怎样装笔头。
6.1 入管深度。
笔头插入笔管,究竟要多深呢?韦诞说:“纳管中,宁随毛长者使深”。就是宁可要插得深。究竟具体插多少深,他没有说。
刚才讲过,韦诞笔要用线捆绑两次,做完笔心捆扎一次,加笔柱和被以后,再次捆扎。这样扎出一个笔项,把整个笔项塞入笔管。
一九九三年,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出土西汉中晚期的毛笔两支。笔头末端用线缠成笔项,其中一个笔头长二点三厘米,插入笔管零点九厘米,另一枝长三点二厘米,插入一点一厘米。也就是说,插入的部分占笔头长度的三分之一。
一九九五年,在连云港市海州网疃汉墓出土了毛笔,毫长四点一厘米,有两厘米插入管内。也就是说,插入了差不多一半,远远超过现代标准。
宋代的散卓笔,黄庭坚有具体记录,他说:“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
那就是说,一个笔头的三分之二,要扎成笔项,插入笔管之中。插管深,笔头和笔管容易融成一体,使用如意。而且不容易掉毛,笔头也不容易脱落。
这是十几年前,我订做的毛笔。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至少要把笔头插进三分之一。而不是插进一点点,后来做到了。这枝毛笔非常听话,而且基本不掉毛。
6.2 起名
一种固定配制的毛笔做成了,还会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好象中成药那样,什么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等。我们中菜还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之类。毛笔的名字也非常有文学性。如果有一种毛笔适合你,你记住名字,下次再去买就容易了。
笔管上面,还有一些东西,在毛笔的上方,是贴有标签,这是牌子,然后是笔名,就是说你自己起个名字。我这里随便是想一个“横扫千军”。有些普通的毛笔,不刻名字,刻有说明。
比如说,常见的“宿羊毫大楷”,那意思就是所用的羊毫是经年自然脱脂的。又如“正冬北狼毫”,上次说过,就是用冬天北方的黄鼠狼毛。又如“二号京提”,提笔就是较大的斗笔,一、二、三号是分大小,在笔名的下面,往往刻有厂家的名字,譬如这儿我随便想一个“中国毛笔厂”。厂家的名字,通常是用小字。
6.3 胶头定型
最后把笔头定形,好像有些人做了个漂亮的发型。用喷发剂把它固定下来。毛笔固定,是取海藻泡水。煮成一种胶状,拿来涂在笔头上。这个方法,在韦诞的那个时候就有了。
韦诞《笔方》说:“束之以管,固以漆液,泽以海藻”。等海藻胶干了,就可以固定笔形,防止笔毛蓬松散开。一直到你买回来开始用笔的时候,才把这个海藻洗掉。具体怎样做呢?我下一次演示。韦诞这个方法,一直用到现在。不过这样一来,你买笔的时候,也就看不见里面是什么毛了。如果你还想试一试它的软硬,恐怕老板也不肯了。
本节要点
1.初步了解毛笔制作的工艺过程。
2.选料、配料、成形、纳管的注意点。
思考题
1.韦诞笔的小笔心和散卓笔的大笔心,各有什么好处?
2.如果你已经有毛笔,是不是会掉毛?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或者改善?
注:此文是启明根据《黄简讲书法初级教程》第九集《认识毛笔2》整理的笔记,启明还会陆续整理其他笔记,欢迎大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