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骂人的话:250...250.那是什么意思?

指一个愚蠢的,不太懂事的,固执的人!中国人常常把一个说话不认真,做事不认真,做事随便,出洋相的人叫做傻子或“250”。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来源,.....一、从故事的起源战国时期有一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一个军事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朝鲜联合起来,结成联盟对付秦国的敌人,得到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互封”。当苏秦在齐国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时,他遇到了一个刺客。苏秦胸部被刺,当晚死亡。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立刻下令抓住凶手。但是刺客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他能在哪里抓住他?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妙计,把蛇诱出洞来。他下令砍下苏秦的头,用鞭子抽打他的身体,使他的头上沾满了鲜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城门口,贴了一张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大奸细,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他,但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幸运的是,他做到了。这个名单一出,就有人上钩了。有四个人来领赏,他们都坚称是苏秦杀了自己。于是士兵们“邀请”他们去见齐王。齐王看到他们四个,咬牙切齿。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问:“这1200金怎么分?这四个人并不知道他们被骗了,但他们很高兴,立即回答说:“这个很好办,1000 ÷ 4 = 250,每个250。”齐王听了,还在高兴地想着赏赐的事,大怒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头!“这四个人成了替罪羊,被杀了。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已逃回秦国了。从此,民间就留下了250的说法,常用来形容傻子、傻逼以及被富贵色迷惑的人。二是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博取功名废寝忘食,刻苦学习,可是他这辈子从来没有拿过奖,连儿子都没有出生。到了晚年,这位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反而对儿子很满意,还加了两个天赋。秀才回忆起自己一生的成败,不禁感慨万千,于是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叫成功,一个叫失败。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读书,生活其乐融融。一天,学者告诉他的妻子,“我要去市场。你在家督促二儿子写作。大儿子写300,小儿子写200。"秀才赶集回来后,问他二儿子在家学习如何用功。老太太回答:“我写了,但是不够,还绰绰有余。两个人都是250!“三、排排酒源于排排酒是一种赌博工具,由两张牌组成,分别是“板儿”(四分)和“吴耀”(六分)。这两张牌合起来就是十分,在牌九的赌博活动中叫做“射十”。它是排九里最小的点,任何人都比它大。它不能“吃”任何牌,所以后来人们用“板儿吴”(和的简称)这个词来指代那些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管不了的人。时间长了,我就把“两板五”叫做“二百五”。四、关于街机游戏90年代街机游戏中流行的“街霸”,源于90年代一款名为“街霸”的街机游戏。这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血打另一方时,系统会显示一个英文完成式。因为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产的游戏是日本人配音的),发音很像“250”,所以用来逗胜利者。时至今日,在格斗街机游戏(如《拳皇》)中,完美仍被称为“250”,这个名字已经被90年代玩过街机的朋友所熟知。当然,这里的“250”只是调侃!六、智商智商智商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个指标。它的最高指数是250。140以上接近极高的人才(这类人在国外常被称为“天才”),120 ~ 140以上为极高人才,110 ~ 120以上为高人才,90 ~ 1655以上为高人才。正常智力的界限是智商90 ~ 110。。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智商测试题库能达到140,就算天才了。据说爱因斯坦的智商达到了180,那么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级天才了。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隔。所以250这种几乎无与伦比的境界更多的是用来形容傻逼的(有人形容是根据某中学的一本语文书,古代人用白银分两次,一般五百两是整数单位,而且是用纸包着的。当时五百两是“信”,二百五十二两是“半封”银。因为与“半疯”谐音,后来人们称之为疯癫。从前,有一个傻瓜,他的家庭已经没落了。有一天,他去卖一件传家宝,宝上写着“卖了258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跟他讨价还价,他要就给250两,就卖了250两黄金。很多人嘲笑他少了8两黄金,是个傻逼。从那以后,人们把对事物感到困惑的人叫做250。在现代,据说有人学歌星伍佰的歌,但根本学不会。别人说他顶多半百。”山东滕州方言中的“半熟”是“250”的意思。在这里,愚人或做事不认真、漫不经心、喜欢出丑的人被称为“半熟”(读作“半浮”)。“250”和“250”这两个词并不是很老的词。《尔雅》、《说文》和《康熙字典》就不用说了。连辞源、辞海都找不到。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有词条,但不注明出处。它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曲《司马相如桥上的故事》:“如今那条街上的普通人,读几本书,嚼几个字,人们就叫他半瓶醋。《清·石头记》六十四回:“又有一等秀才半瓶醋。“什么叫‘半瓶醋’,就是‘一瓶不满,半瓶摇’,比喻在一知半解的好人面前炫耀,也叫‘半个衣架’。其实贤翰只说对了一半,转了个弯。”250”是“钱”的意思,和“外行”关系更密切。正如“马大哈”源于马的相声《买只猴子》一样,“250”这句谚语的根源恐怕也应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在更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的《二十年目睹的奇人现状》(1903 -1905)第八十三章:“原来他是江南秀才,他捐了二百五十个同治在外厮混。“1913年,上海亚洲电影公司出品了张世川导演的短片《白象城隍庙250》。丁楚河饰演主角“250”,一个第一次进入上海的农民。因为不懂规矩,所以满脑子的傻气和闹剧,被表演的惟妙惟肖,让人印象深刻。从此,“250”不胫而走,风靡全球。1924陈独秀在《恢复受教育权》一文中谈到“250”。1949年,上海大通影业公司出品电影《250传》,讲述了一个憨厚老实的鞠萍艺人,外号“250”。从此“250”的名声更大了,几乎传遍了全国。此外,据著名戏剧家翁欧鸿考证,庄子的玄幻故事最初写于早期的昆曲《蝴蝶梦》。梆子改名为“大拳头棺材”,增加了“250”和“330”两个聪明的男孩角色,颇有噱头,打败了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上是由梆子翻拍而成的,但肖翠花(余)演得不好。上海名丑刘斌坤对“250”这个角色进行了重塑,打造了一件漆面长衫,一件马甲,一顶小帽子,非常简约,像纸一样。被抬出后,他笔直地站在椅子上,右手拿着烟袋,左手弯着胸一会儿,身体一点也没动。观众对他的技巧感到惊讶,称他为“纸人”。京剧《蝴蝶梦》里有一段对话:小时候打扮,他说:“鸡毛是谁的?啊,这个男人就像我花250块买的一个男生。他怎么活下去?没关系,让我打电话给他。Te(特),250。男孩回答说:“为什么叫我250?”...你买了纸。我是一个人。怎么会一样呢?”“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便士,意思是“半吊子”。(但实际上一个吊钱是1000,一个业余是500。从以上分析推测,“250”一词很可能起源于清末民初。至于“业余”,可能更早。楚剧是一种古老的地方剧种,原名“哦哦调”、“黄孝古画戏”和“西麓古画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流行于鄂东的噢噢调与黄陂、孝感一带的民歌、道情、竹马、高跷、民间说唱等融合而成,1926更名为楚剧。楚剧里有个传统剧目叫《半吊子卖鞋》,讲的是一个鞋匠在腊月里搬了个外号“半吊子”去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当时有个“半吊子”。二百五是“两极,半吊子,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谐音,是一个很虐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