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历史与文化
水族的祖先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水族与由其中一个部落发展起来的古老的“洛越”氏族有着历史渊源。秦汉以前,有许多部落居住在岭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北迁至黔桂边境。隋唐时期统称为“Xi东满”;唐宋时与壮、侗民族合称“辽”;到了宋代,这里设立了一个“富水国”,史称“富水人”。周的地名暗示着自称“水”的人已经形成。13世纪中叶,大量汉人迁居于此;13-17世纪,大量汉兵被调至此处镇守定居,其后裔逐渐融合为水族。
根据民间传说,水族最初由“岁民”、“岁干”、“岁六”三个支系组成。“绥民”主要指居住在都匀市头头地区和独山瓮台的水族。“岁流”主要指居住在三都、荔波、独山、榕江四县的水族。“岁干”是指生活在三都阳庵、阳勒的水族。所谓“岁民”、“岁流”、“岁干”,原指来自“民”、“流”、“干”的水族,可能代表水族三支在民族迁徙过程中来自不同的地方或部落。但由于语言、风俗、生计等方面的相似或相近,在民族大迁徙后,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获得了文化认同感,并在长期相处后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事实上,由于水族的起源和迁徙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水族是由古代中国南方“百越”民族之一发展演变而成的单一民族。秦汉以前,岭南居住着许多部落,如“洛越”、“西越”、“南越”等。与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其他岳跃部落合称“百越”。“百越”不仅孕育了中国的稻作文化,而且演变成南方许多民族的同一个祖先。根据水族的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最初居住在邕江流域的“巴勒透山”地区,这是古代骆越居住的地区。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50万大军进军岭南,遭到当时的Xi瓯、骆越等部落的顽强抵抗。直到公元前214年岭南统一,南海、桂林、大象三郡与官员并列。受战乱影响,水族先民被迫沿龙江逆流而上,经广西河池、南丹等地北上,移至黔桂边境。从此,他们开始与罗月的母亲分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
从汉代到魏晋时期,虽然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但水族先民居住的黔桂边境地区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使其不断发展。隋唐时期,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史料记载,水族聚居的东协地区人口众多,“千里之地,阴沉沉的大气,大雨滂沱,稻粟再熟”。由于产量的增加,人们的粮食储备有了更多的结余,可以用来酿酒供节日和节日使用。《旧唐书·西南南满传》中记载,当时在东谢满地区,结婚仪式是“聘牛聘酒”,“杀人者付牛马三十匹,可赎死罪”。这些记录都表明,水族先民自秦时迁居黔桂边境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了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结果,水族正式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
历史上,水族先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渔猎经济,但随着不断的北迁和后来在黔桂边境的定居,水族的社会经济迅速转向农业经济。在唐宋的史籍中,有关于水族的描写,如“地在远方,稻粟又熟”“龙江有楼有棚...种稻如湖南”。说明水族社会最迟从宋代开始就以稻作农业为基础。
历史民族学家认为,水族社会并没有经历奴隶制,而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封建地主制。从唐代开始,封建地主制经济在水族社会延续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大量江南汉人进入水族地区,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水族社会才开始进入封建地主制经济时期。
从唐代羁縻莫制度开始,历代中央王朝都以“土司”统治水族地区,土司制度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才在水族地区消亡。但是,水族社会的基层组织经历了从“穴”“水”到“议郎”制度的演变,“议郎”制度形成的水族社会习惯法直到今天仍然对水族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近代史上,水族写下了辉煌的篇章。1855 10,潘新建领导水族武装起义,提出了“无粮无税,推翻清朝,享太平”的响亮口号,坚持斗争16年,配合太平天国斗争,65438年至0909年,吴朝君领导水族、布依族、苗族起义,提出“灭洋兴汉”的主张,进行了反洋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水族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第一届中共中央代表大会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同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水族还积极参加当地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