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是一种取水工具,古代的龙骨水车真的是用龙骨做的吗?
在古代,我国农田灌溉使用的是一种木制的汲水装置——龙骨水车。这个奇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它真的是用龙骨做的吗?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它的发明者是东汉末年的宫廷发明家毕岗。东汉末年,汉灵帝不理朝政,喜欢大兴土木,修建了繁华的宫殿和巍峨的城池。龙骨水车就是专门为都城洛阳郊外一条大路洒水的环卫工具。三国时期,发明家马钧改良了龙骨水车,使它变成了灌溉设备,广泛地运用到了农业生产当中。
龙骨水车主要由水槽、叶板链条、叶板、轮轴等部件组成。装好叶板的链条安置在矩形的水槽当中,水槽的上下两端各装有一只轮轴,上端是一只大轮轴,下端则是一只小轮轴。使用水车时,把水槽一部分和小轮轴没入水中。
转动大轮轴时,叶板链条带动底部的小轮轴也开始旋转,同时叶板不停地把水刮上来,从水槽的上端将水送出。这种装置构造简单,运转稳定,可以有效地把河流、湖泊中的水汲入农田。龙骨水车是纯粹的木质结构,因为叶板链条看上去就像一条粗壮的脊骨,由此得到了“龙骨水车”这个名称。
最初的龙骨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人们踩动大轮轴上的拐木,就能使一架龙骨水车运转起来。后来,出现了由多个龙骨水车联合的水车,多人合力,多车汲水,效率大大提高。
南宋初年,出现了以畜力作为动力的龙骨水车,在当时得到了广泛运用,由风力、水力转动的龙骨水车也随即出现。元代农业学家王祯的《农书》上描述了一种由水力带动的龙骨水车,它的动力装置安装在水流很急的河边,借助水的冲击力来带动龙骨水车,机械的运用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总结:龙骨水车在我国有两千年的历史,对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在南方的一些农村,我们还能看到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