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关注他的一生,不如探究他的死亡。

65438年至0888年,梵高离开巴黎,来到普罗旺斯的阿尔勒。薰衣草之乡普罗旺斯,真正能吸引梵高的,不过是烈日和一望无际的原野。那时,梵高正处于深深的抑郁之中。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是哥哥西奥无法支撑的负担。

于是他独自逃离了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偏僻小镇。

他深深地凝视着眼前的麦田,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由。

两年后,就是这样一片麦田,铺满了梵高被枪杀的尸体。子弹穿透了小腹,留在了梵高的脊椎里。生命从伤口一滴一滴涌出,还活着的梵高慢慢踱步,身后留下盘旋尖叫的乌鸦。

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被子弹击中的。梵高紧闭的双眼沉默不语。几天后,这位37岁的画家死在了弟弟西奥的怀里。

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只卖出了一幅画,但实际上,就连那幅画也是弟弟西奥做的,是他托人买的,还特意给弟弟打气。

我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直到去世,梵高都不相信自己其实是个天才。他永远不会知道,一百年后,他的向日葵会卖到4200万美元。那幅《没有胡子的梵高》创造了765438美元+0.5万的天价。

他成了知名画家,原本备受诟病的人生被拾起,变成了传奇。于是,人们开始研究梵高的真正死因。大多数人坚信这位特立独行的画家一定是自杀身亡;还有证据表明,一个凶手开了一枪,让梵高的灵魂从伤口中迸发出来,充满了乌鸦盘旋的孤寂荒野。

21世纪,英国著名电影制片厂突破影业和商标影业开始制作一部名为《爱上文森特》的动画电影。制作团队找来了全世界15个国家的125位画家,调查了梵高生前的800封书信,画出了65000幅油画,然后以每秒12幅的速度叠加成了这部油画电影。在这部中文翻译为《心爱的梵高星空之谜》的电影中,整部电影都在以一个邮递员的视角寻找梵高死亡的真正原因。

但正如电影中与梵高暧昧的玛格丽特对邮递员阿曼德所说:“你一直想搞清楚他的死因,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活下来的吗?”

是的,死亡是永恒的,但那短暂的生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最美的东西。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在荷兰南部布拉班特的Zin Dherdt市场中心的牧师住所。他是这个牧师家庭的长子,但不是第一个孩子。他其实有一个哥哥,但这个从未谋面的哥哥一出生就夭折了。

梵高出生的时候,恰好是他哥哥的忌日。他也继承了原本属于他哥哥的名字。

说起来,梵高的家就像另一部《百年孤独》。每个人都以循环命名,每一代都有一个文森特和一个西奥。文森特·梵高的弟弟西奥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倾听者和支持者。

但他们年轻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之间会有这么深的羁绊。那个时候的梵高,他想成为一名牧师。

这种想法可能是受家庭影响。梵高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牧师。更有甚者,从小梵高就被母亲关在家里,禁止和“下层阶级”的孩子玩耍。性格孤僻,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更进一步,失去了正常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人的正面是平淡的,人的背面是极度情绪化的,非常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他需要一个信仰来放下他不安和恐惧的心。

然而,尽管梵高通过了牧师考试,成功成为助理牧师,但作为传教士,他并没有在蒙斯郊区的博里纳日成为真正的牧师。最后被逐出教会(第一,是因为梵高太狂热;另一方面,教会不屑于梵高过于接近下层阶级。那一年,梵高26岁。

失去工作后,梵高不知如何面对家人。他失去了传道的权利,被最亲近上帝的人所抛弃。尽管梵高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严格禁止他与下层社会的人厮混,但他仅有的积蓄只够他与穷人生活在一起。

偏离了神灵,但他还是能从那些所谓的低等种姓身上看到一些光芒。这一次,他想起了画笔。

早在18年,梵高就有了画画的冲动,但这个想法被家人强烈阻止。现在,他用颜料记录下了可怜的煤矿工人,记录下了这些工人常年在矿上的黑暗劳作。他们的皮肤和煤一样的颜色,肩膀被压得变形。梵高画出了他们的疲惫,他们的沉默,他们的绝望,他们最后的坚持。

梵高在信中写道:“劳动者的形象、耕地上的一道沟痕、沙滩、大海和天空都是需要描绘的重要对象。这些不好画,但同时都很美。终生从事诗歌的表现隐藏在其中,我确信这是值得的……”

在此之前,梵高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绘画训练。他所拥有的只有他的眼睛,他的手和他愿意触摸痛苦的心。

梵高拿着这幅画去正统美院征求专业意见,却碰了壁。那些人不懂梵高眼中的美,对矿井的黑暗和工人脸上深深的皱纹嗤之以鼻。

没才华,没悟性,没积蓄,没朋友。梵高被巨大的孤独感攫住,只有他的哥哥西奥可以依靠。

于是,在这种近乎凄凉的心境下,梵高回到了布鲁塞尔。他心里有无限的痛苦,想和哥哥说说话,想把画布涂上无限的颜色。

那是1880年的初冬,梵高一路跌跌撞撞,背着他的画板在人群中穿行。后来在给提奥的一封信中,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人只看到烟。”他不知道,正是心中的这团火,让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画家,也让他成为了即使扭曲也绚烂的星空。

他不知道,此时,他生命的进程已经过了一大半。

梵高的一生,有两个最大的谜团。一个是他的真正死因,一个是他被切掉的左耳。

在最流行的版本中,梵高亲手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只为了取悦一个妓女。

名人的爱情是最让人好奇的事情。现在无数画迷都在幻想什么样的人会让梵高如痴如醉,在爱情中疯狂。

1873年,梵高20岁,在伦敦。那时候,他爱上了房东的女儿。这可能是梵高第一次面对自己懵懂的感情,勇敢地求婚,却被拒绝了。

后来,在经历了一段失败的牧师生涯后,梵高回到了布鲁塞尔,并爱上了他的表妹。这一次,梵高被表哥气得颜面尽失,他被伤得体无完肤。

两次恋爱的挫败让梵高无法挽回。这时,只有他的弟弟西奥愿意接受他,于是梵高去了巴黎,和弟弟住在一起。

但是梵高除了画画什么都不会。虽然他与当时的著名画家毕沙罗、德加、修拉、塞尚等都有认识和交往,但没有人买他用心创作的画。他快35岁了,却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负担不起。

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无论是出于爱情,绘画,金钱,还是出于我的衰老。

于是,他逃跑了,逃到了最后淹死自己的麦田里。

那是位于普罗旺斯-阿尔勒-拉马丁广场2号的“黄房子”。1888年初夏,梵高曾在此下榻。没想到,这里迎来了一位至关重要的客人。

保罗·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和雕塑家。他的经历后来被英国作家毛姆写进了著名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当然,那是后话了。

在我们的故事里,他是梵高的偶像,是他最想亲近的巨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梵高深爱的人。

为了迎接高更,梵高特意装修了自己的房子,卧室里摆满了自己画的向日葵。梵高认为高更一定非常喜欢他的画。

但事实上,高更的目的可能并不纯粹。众所周知,没有经济来源的梵高,之所以还能活得简单,是因为他有一个愿意免费养活自己的有钱哥哥。当时很多画家愿意接近梵高,都是觊觎弟弟西奥的资金,高更也不例外。

都是钱的问题。

况且梵高和高更毕竟性格太不一样了。高更叛逆,我行我素,深深自负,而梵高天生癫痫,多动症,幻听,自毁...他们相处时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于是,令人震惊的割耳事件发生了。

在后世最流行的说法中,梵高爱上了当时的一个妓女。有一天,妓女跟梵高开玩笑说“你的耳朵真漂亮,我想要”后,热恋中的梵高真的把自己的左耳割了下来,给了妓女。

也有一些声音说,当时面对妓女,梵高和高更发生了冲突,于是愤怒的高更举起了剑。

正是高更,这个梵高最崇拜也最想庇护的人,切断了《梵高的奥雷加》。

无论如何,真相并没有被揭露。高更断绝了与梵高的联系。梵高失去了高更和他自己的耳朵。

乌鸦的叫声越来越令人不安,梵高的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万物都在旋转,大地,麦田,星空。这种旋转能不能停止,不管是什么手段,不管是谁,世界能不能恢复稳定?

两年后,这片麦田里响起了巨大的枪声。谁也不知道梵高倒下时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梵高去世一百年后,他的出生地荷兰和自杀地法国竞相将梵高视为自己的国民。梵高生前有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我会找一家咖啡馆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如果你有幸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你会看到后人专门修建的梵高美术馆。在那里,有200幅梵高黄金时代最珍贵的画作,以及几乎所有梵高的信件。散落在星夜和麦田里的生命被慢慢拾起,与永恒站在一起。

全世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怀念那位孤独的画家,比如中国歌手李志的《梵高先生》。

单曲循环失去了曾经的悲伤,却让人安静,让人开始反思电影《心爱的梵高》中那句没有真正得到回答的台词:

“你一直想搞清楚他的死因,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活下来的吗?”

是的,他是怎么生活的,梵高?他是什么样的人?

抛开后人对他的夸大,我不得不说梵高自私、无赖、偏执、精神错乱、倨傲、自命不凡。

他不是流行文化中一个符号完美的偶像。他不是一个值得钦佩和效仿的榜样。

但他回想起来总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和悲伤。洗去了时间的过滤,一切都变得淡然而真实,突然发现19的末日和今天没什么区别。

一百年前,真的有这么顽固的精神病。他出生,他梦想,他绘画,他迷失,他死亡。他描绘爱,他渴望被爱,他顽强地反抗生活,最后被生活吞噬。他只是一个不愿妥协,坚持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普通人。

就像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微小的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