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发灯是什么来历?
据官方记载,“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时期宫廷祭祀“太乙神”(主宰宇宙万物的神)的活动。随着朝代的更替,这个节日逐渐从宫廷延伸到民间,成为一个重大节日。这在唐宋时期是史无前例的,被称为“元宵节”。据野史杂记记载,元宵节的一些庆祝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即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是天官的生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地方官的生日,十月十五为夏媛节,是水官的生日。天佑百姓,地方官赦罪过,水官缓厄。因此,为了迎接天上的上帝保佑人民,人们装饰灯笼和装饰灯笼到处庆祝它。
在我们家乡,很少有人把这个节日叫做“元宵节”,而是直接称之为“正月十五”或“十五”,这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除了中午吃团圆饭,晚上舞龙舞狮庆祝之外,晚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去祖坟给已故的祖先“送灯”,风雨无阻。“送灯”的形式和做法大家都知道,之前也有人在我们论坛写过帖子,这里就不多说了。据光山县志记载,这一习俗已形成数百年,起因很可能与我们祖先的迁徙地有关。当然,这是可信的。但是它起源于何时何地呢?为什么要在正月十五“发灯”?现在没有办法考正史了。所以今天我要讲一个关于正月十五“送灯笼”的由来的民间传说。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年复一年强迫民夫修筑万里长城。这年初秋,淮河流域有一个叫范希亮的文弱书生,新婚之夜,被迫在工地上做苦力,修长城。经过长时间艰苦的体力劳动和偶尔的感冒,范希亮生病了,很快就死在了修建长城的地方,他被随意地埋葬了。而这一切,远在他乡的新婚妻子孟姜女却一无所知。她只是日夜思念她的新丈夫。
眼看着冬天就要到了,孟姜女对已经远走他乡,衣衫单薄,依然杳无音信的丈夫的思念,越来越思念和牵挂。于是,我给老公缝了一件棉袄和裤子,带在身边。我走遍了千山,踏上了千里寻夫之路。历经千辛万苦,她终于找到了丈夫修建长城的地点。令她惊讶的是,她的丈夫范希亮几个月前去世了。连丈夫的尸骨也不见了,这让她悲痛欲绝,眼泪如雨下,晕倒在丈夫埋尸骨的地方。醒来后,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丈夫生前不能回家,死后一定要让他的灵魂回到故乡。有了这个信念,她觉得丈夫死了,但这辈子他的心和魂会一直陪着她。
于是,孟姜女带着对丈夫的无限思念和悲伤踏上了归途。白天,她一路喊着范希亮的名字,晚上,她在她安息的地方点燃一支蜡烛,让它整夜燃烧。这样做是为了她心爱的丈夫能一路跟着她,不迷路,找到回家的路。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回到了家乡。孟姜女在她家附近找了一块地,为她的丈夫范希亮建了一座纪念碑。
转眼间,第二年正月十五,孟姜女看到别人家欢声笑语,自己家却是一片寂寥,不禁心痛不已。她越想念丈夫,流的眼泪就越多。可是老公不在了,我能怎么办?这时,她想到了每天晚上回去找老公路上点的蜡烛!于是她去了丈夫的坟前,把纸钱烧了,在坟前放了根蜡烛,点着了!但这一夜,虽然有皎洁的月光,但也有风,刚刚点燃的蜡烛被风吹灭了。我试了几次,它又熄灭了。我能怎么做呢?看到随风飘动的衣角,孟姜女灵机一动。她撕下外套的一个袖口,剪下几根细长的树枝。然后把这些树枝插在蜡烛周围,把撕破的袖口套在插好的树枝上,再把蜡烛点着。果然,这一次蜡烛再也没有被风吹灭!孟姜女感到非常安慰。她流着泪,拿着蜡烛对着丈夫的坟说:“老公,我带你回家!我们回家团聚吧!”孟姜女重新点燃蜡烛,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一路走回家。
到家后,孟姜女在她家前门两边点上蜡烛,让每个房间都亮着。当时烛光闪耀,家里立刻亮了很多,她的心也亮了。此时此刻,仿佛她的丈夫已经离去但又回来了,他们近在咫尺;这一刻,他们似乎在重逢,拥抱在一起;这一刻,她似乎不再孤独,不再思念。。。。。。
因此,每年正月十五,孟姜女都会去丈夫范希亮的墓前“送灯”接他“回家团圆”,以寄托思念,直到去世。但当年的“遮灯袖口”改成了纸质的圆柱形“灯罩”,“随意剪的树枝”也改成了用竹子剪的“灯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邻居,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也纷纷效仿。正月十五晚上,他们在已故亲人、祖先的坟前“送灯”“点灯”,并以此作为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传播和传承。今天,正月十五“送灯笼”已经成为继我们家乡之后,人们履行孝道、缅怀祖先的一项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活动。
呵呵,这个故事结束了。但既然是“传说”,其可信度自然无法与正史相比。我们就听听这个故事吧。实际上,孟姜女是哪里人?之前没有确凿的研究和结论。直到2008年秋天,山东莱芜一位农民偶然发现了一块古老的石碑。经文物专家鉴定,此碑为《孟姜女祭奠碑》,刻于明初洪武年间。上面记载的是齐鲁大地上一位贞洁英勇的女子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奇故事。当时的“齐鲁之地”不过是今天河北、山东、安徽、河南地理构成的一部分。故事里说她是淮河流域的,大概是今天安徽的某个地方,或者是我们这一带的人。看来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我讲了这个民间故事,这是我父亲曾经告诉我的,我今天把它写在这里是为了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资源* * *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