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信息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的研究生交流协议,清华在德国招收研究生,为期三年。季羡林考上了,马上去了德国。与乔一起旅行的在柏林和美国。10年6月,我到哥廷根与、田等人见面。进入哥廷根大学,“我梦见我在哥廷根,……我能读到一些书和一些文字,这些书和文字在古代曾经辉煌过,而且这种辉煌永远不会熄灭。”“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抓住这个梦。”(《德国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很大。我想把中印文化关系研究透彻,或者可以发明点什么。所以,“你看不懂梵文。”“我一生要走的路终于找到了。这条路我走了半个多世纪,直到现在,我还会走下去。”(德国十年)“命运让我坚定了信念。“季羡林主修印度学,在哥廷根大学梵语学院学习梵语和巴利语。选择英语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作为附属系,并增加南斯拉夫语。季羡林师从梵语讲座主持人、著名梵语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众。一学期4O多节课,季羡林很努力。
1946年,他从德国留学归来,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办东方语言学系。1956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作品已编入《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季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多年,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学教学、印度学、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研究翻译了德、英等国的梵文著作和许多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里也坚持每天读书写字。
季羡林先生不仅因为他的知识,而且因为他的品格而受人钦佩。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丧失良知。他的书不仅是这位老先生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写照。季羡林的《病榻杂记》近日出版。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颇有见地的文字,首次阐明了他对近年来外界“加”在他头上的“国学大师”、“学术带头人”、“国宝”三个桂冠的看法。他说:“我从三项桂冠中解脱出来了。身上的泡沫被冲掉了,露出了我的真面目,大家都很开心。”
季羡林,出生于1911,山东省清平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语和巴利语专家和作家。印度中国文学史研究成果颇多。
65438-0930,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1935去德国留学。他在印度科学家e .沃尔特.施密特的指导下研究古印度语言。1941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他在语言学家E. Sike的指导下研究了东北。1946-1983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78-1984任北京大学副校长。65438-0956,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科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中国大百科全书》主编委员会委员,语文卷编委会主任。他的学术成就在中世纪印欧语研究中最为突出。主要著作有:《大事件颂》中限定动词的移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事件颂》中使用的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 以及中印度语后缀-am到-o和-u的转换(1998-1999)发现并证明后缀-am到-o和-u的转换是中印度西北方言肯德拉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论证原始佛经的存在、阐明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混合梵语佛教的历史渊源和特点等。 ),还有东北版的富力太子因缘经。作为一名文学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主要有:沙贡达罗(1956)、五卷本(1959)、优力坡士(1959)、罗摩衍那(7卷,65438+)。作为作家,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牛棚杂记》。
爷爷纪老太,父亲纪思莲,母亲赵,农民。季思成叔叔。当我年轻的时候,我跟马·龚景一起学习阅读。6岁去了济南,投奔叔叔纪思成。去私立学校读书。7岁后就读于山东第一师范附属新余小学。10岁,开始学英语。12岁,考入正一中,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属高中。高中开始学德语,对外国文学产生了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级中学。中文老师是董,也是一名翻译。“我之所以舞文弄墨五六十年,直到现在还放不下笔,都是拜董老师所赐,这一点我永远不会忘记。”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德语专业。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方诗歌、英语、梵语的比较,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学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词等课程。和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治交朋友,他们被称为“四剑客”。复杂的所有梵语语法。然后有些作品是季羡林年轻时用梵文读的,第五学期又读了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六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与干渴》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经《大事记》有三厚卷,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专心读书写作。“打开电灯继续,永远穷下去”。
从1940、65438+2月到19465438+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英语考试中,拿到了四个“优”,获得了博士学位。因为战争,没有办法回国,只好留在哥大。5438年6月至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任教,同时继续研究佛教的混梵文,在《哥廷根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从此再无踪影。”“博士后”的那些年是法西斯主义崩溃的前夜。德国物资匮乏,身为外国人的季羡林也不可避免地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人民一样饱受战争灾难的折磨。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感受到“天涯何处无芳草,唯有无尽相思”,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更是日夜萦绕。"我低头看着灰色的天空,热泪盈眶,脑海中浮现出母亲的面容。"
1945 10个月,二战结束后不久,我就裹得严严实实,回到瑞士,“就像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来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1980年,季羡林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再次造访这座城市,随后拜会了83岁的瓦尔德施密滕。后来,他做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名篇《重返哥廷根》。
1946年,他从德国留学归来,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办东方语言学系。1956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作品已编入《季羡林文集》,共24卷。
中文老师是董,也是一名翻译。“我之所以舞文弄墨五六十年,直到现在还放不下笔,都是拜董老师所赐,这一点我永远不会忘记。”65438-0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德语专业。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方诗歌、英语、梵语的比较,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学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词等课程。和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治交朋友,他们被称为“四剑客”。学生中有胡乔木。我喜欢“纯诗”,比如维勒兰、马拉梅。李义山和姜白石的六朝骈文。他翻译了德莱塞和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家乡清平县政府颁发的奖学金。
1946年5月,他到了上海,去了南京,与重逢,并通过李的介绍认识了散文家梁实秋和诗人。在南京,他拜访了清华时期的导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到北京大学任教,然后他拜访了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秋天,他回到北平,拜访了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唐用彤。他被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了该系。同事包括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健和印度科学家金克穆。解放后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安娜·塞格斯的短篇小说集(1955)已出版德文版,印度加林多的沙贡达罗(剧本,1956),印度古代寓言和故事的五本书(1959),印度的贾。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丛书》(1957)、《印度简史》(1957)、《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956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1959、1964年当选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他作为中国的文化使者访问了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四人帮”及其北京爪牙的残酷迫害。他从1978回来,继续担任北大东方语言系主任。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和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83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65438-0984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中国文化学院董事长。他曾以学者身份访问过德国、日本和泰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历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1978)、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中国古代民族志学会名誉会长(1980)、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中国历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1985)1998年4月出版《牛棚杂记》(1998年3月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写成的书。”这是一代大师留给后人最好的礼物。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梵天、佛教、土火罗文同时研究,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论在齐飞研究。"
他是“2006感动中国”的获奖者之一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因涉猎古今,被誉为“学界泰斗”。
1956,加入中国* * *产党。
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文系。
1934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级中学任教。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语、巴利语、土霍洛语等古代语言。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65438-0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编辑此段落]
据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广林教授和柯灵先生介绍,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包括以下10个方面:(1)古印度语研究——博士论文《大事件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印度语后缀-am向-o和-u的转化》、《不定过去时的使用》(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真正能用佛经原文进行研究的佛教教学学者他将印度中古语言变化规律的研究与佛教史的研究相结合,找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和传播,从而确定重要佛教派别的产生和传播;(3)土霍洛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符离亲王噶玛经土霍洛书对译》开创了土霍洛语语义研究的成功方法。从1948对新疆博物馆收藏的手迹《与弥勒相会》进行翻译解读,到1980上世纪70年代新疆吐鲁番有新发现。(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方法传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中国丝绸传入印度的初步研究等。,以及《西游记》部分成分来自印度的说法,说明中印文化“相互借鉴,各有创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主编的《唐人西域记》和《唐人西域记现代译著》及65438+万字的《西域记序》是我国几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则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和阿拉伯。(6)印度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介绍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古代两大史诗之一,有两万多首诗,九万多行被翻译成中文。季羡林经过1O年的锲而不舍终于完成了翻译,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他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呼吁建立中国比较文学学派,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8)东方文化研究起步于80年代末,大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50O余种,8OO余卷,预计15年完成;(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籍文献——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保存目录丛书》和《传世书籍》两大巨著丛书的主编;(10)散文创作——从17岁开始写散文,几十年来已经有80多万字了。钟敬文在庆祝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种境界。他单纯是因为他真诚。”“老话说得好,我爱老公的好文笔。”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21世纪人类文化等问题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判断,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季羡林先生的性格
[编辑此段落]
季羡林先生不仅因为他的知识,而且因为他的品格而受人钦佩。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丧失良知。他的书不仅是这位老先生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写照。季羡林的《病榻杂记》近日出版。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颇有见地的文字,首次阐明了他对近年来外界“加”在他头上的“国学大师”、“学术带头人”、“国宝”三个桂冠的看法。他说:“我从三项桂冠中解脱出来了。身上的泡沫被冲掉了,露出了我的真面目,大家都很开心。”
本报特摘录几段季老的话,看看这位96岁的老人是如何对待笼罩在头上的灿烂光环的——
图为季羡林和他心爱的猫。(资料照片)
■国学大师这个词
“你看看周围,我的朋友中国比他自己的好,人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垄断了‘国学大师’的头衔,我还不老!”
现在,在一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我的头上也顶着“国学大师”的光辉光环。这不是无中生有,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大概在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发展很快。文化建设也相应活跃起来。有一次,在尚未改建的北大报告厅开会,给学生们讲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坐着五位教授,大家做了一个报告。我被排在第一,现在我都忘了我说了什么。一位资深记者,北大校友,在报纸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潮在燕园悄然兴起》。从那以后,包括我在内的四位教授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个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很多。不知道他们对这个桂冠怎么看。我自己被冠以这个桂冠,但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起国学基础,我从小学就开始学经典、古文、诗词。一些重要的经典作品我都有涉猎。但我从来没有在任何经典或作家身上下过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汉学家。后来,他投身于其他学术,沉浸其中。除了能背几百首诗,几十篇古文;除了能够在最大的宏观层面上讲一些与国学相关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我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长。环顾四周,有很多朋友的中国基础学得比自己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居然独占了“国学大师”的头衔,我老了也不害臊(借用京剧女演员的话)!我连“国学大师”都算不上,更别说“大师”了!
为此,我在此告诉世人:请从我头上摘下“国学大师”的桂冠。
■两个字“学术大师”
“这样的人,天下皆是自喷井也。然而现在偏偏被“打”成了高手。我从何说起这位大师?”
这个要分两个层次:一个是教育学,一个是人文社科。
首先要搞清楚“大师”是什么意思。泰,泰山也;战斗机,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只谈教育。我当了一辈子老师,爬格子。国外教书10年,国内57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天锻炼身体,做新的事情,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一直坐立不安,紧张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在做管理员,很难有什么成绩!作为一个“大师”我从何说起?
不是说我在人文社科研究上有很大成就。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是不真实的。这样的人,多嘴的人全世界都有。然而现在偏偏被“打”成了高手。作为一个大师,我从哪里开始?
为此,我在这里告诉世人:请从我的头上摘下“学术(技术)大师”的桂冠。
■三个字“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了‘宝藏’了?然而,中国的赵益谦、孙三、李斯等。,等等,只有一个。中国能有6543.8+03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马上会想到人人都爱的萌萌的大熊猫。这种动物的数量很少,而且只在中国有。被称为“国宝”,实至名归。然而,大约八九十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某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无比惊愕。今天,无论我走到哪里,“国宝”的声音都是响亮的。我真的很疑惑。当然,“国宝”的桂冠不是我一个人独占的。其他几位著名的书画家也有这个称号。
我想探究一下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才成为“宝”吗?但是,中国的赵二李四等等,等等,都只有一个,中国能有6543.8+03亿的“国宝”吗?
这种事情,一厢情愿是没有用的,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了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此告诉世人:请从我头上摘下“国宝”的桂冠。
我赢得了三个桂冠,给了我一个自由。身上的泡沫被冲掉了,露出了本来面目,大家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