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后的辫子电车,全国公交迷都来打卡
坐辫子电车游览武汉,是我的私藏“偏方”。
电2比着中山大道画,电3贴着解放大道走。两条线路,能诉说老汉口大半 历史 。
电1和电4,把武汉三镇缝在一起。530内外环,连起了武昌的过去与现在,热闹与清冷。
江汉路的人群,青少年宫的笑声,解放公园的幽静,阅马场的拥堵,大桥上的江风……长长的辫子刮着垂落的树叶,蛛丝般的电车线网把武汉串在一起。
这些年,武汉人自己也不知道,一辆辆熟悉的辫子电车,怎么坐着坐着,辫子没了。
线路都还在,只是全程挂辫子的“真电车”如今仅剩一条,电3。
武汉司机都是秋名山拓海的尿性,坐电车掉辫子,稀松平常。
每当电车掉辫子,司机就像刺猹的闰土,捏柄叉子下车,将辫子挑起。重新挂上那一刻,抻着脖子围观的乘客高声叫好。
不知是衔接技术变好,还是带辫子的电车太少,如今很少再见这样的名场面。
△ 辫子是电车的“命根子”,学名叫集电杆。电车通过它与线网连接,形成电路,给电车传输电能。集电杆与电线之间,衔挂嵌着煤精的滑索。车体行进时,左右摆动幅度超过4.5米,集电杆就会脱落。
小时候碰到下雨天,电车呼啦啦飙过,辫子搓得噼里啪啦火花直炸。生怕辫子把线网突然扯断,把路过的倒霉行人活活电死。
真实的恐惧,其实是两辆电车前后堵在一起。前面走得慢,后面的急死,拖着辫子不能绕道,一旦堵车,只能空等。
多辆电车滞留扎堆,就会“趴窝”。以前阅马场公交站卖报纸的阿姨,看到公交排队快排到大东门,就知道:“又有电车在大桥上趴窝了。”
不懂迂回绕道,是辫子电车的原罪。循规蹈矩也有好处,电车开起来安静平稳,没有普通公汽那么“彪”,加上没有汽油味,深受晕车一族青睐。
武汉人习惯了电车,觉得这东西不足为奇。实际上,呆萌的辫子电车曾是“先进”的代名词。
1958年,长江大桥建成不久,武汉第一条电车线路电1路随即通车。武汉紧随上海、北京等地,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拥有无轨电车的大城市。
长江大桥和电车被印上邮票,全国发行,是国内其他城市没有的殊荣。
我国电车辉煌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后, 汽车 崛起,电车萎缩。
除了老早停运的电6,武汉现役电车拢***8条:电 1、2、3、4、5、7、8 和 530。
线路不多,“成分”却乱得很,车型细分出3个品种: 老式辫子车、“在线充”、纯电动。
全程挂辫子、跑网线的“纯种”老式电车,是马。
电3是武汉仅存的“一匹马”。放在全国,电3都是无轨电车届的活化石,许多外地公交迷、电车迷来武汉,都会专门坐一次电3“朝圣”。
完全没有辫子、全靠电池的电车,则是跟马完全不同种的驴子。
电2就是驴,比亚迪纯电动车,没有辫子束手束脚,老电车内味儿也跟着阉没了。除了名字还带“电”,早已河流入海,泯然普通公交矣。
对于丢了辫子的电2,徐爹爹一度很不满,他是电2老乘客,以前从硚口去六渡桥,总要守一辆电2。那时,汉正街、六渡桥是最热闹的地方,往来电车几乎趟趟满载。
既有电池驱动、又能翘起辫子充电的“在线充”,是马跟驴杂交的串串骡子。
不伦不类的“骡子”在武汉占比最大。14、15年,扬子江“在线充”在武汉陆续上岗,电1、电4、电5、电7、电8、530 用的都是它。
长江大桥最容易逮到“骡子”。过大桥时,“在线充”通常会挂上辫子,这似乎是个不成文的规定,过完桥再收起来,很容易辨认。
电车迷Rocky每次来武汉,都会挑老型号的电3路,从硚口出发,顺着解放大道,一直坐到二七路终点站。
电3必须搭着辫子跑完全程,是武汉现存唯一真正意义上的无轨电车。
辫子呜呜滑动,老汉口风光画片般闪过,恍然坐在时光机中,好不浪漫。
Rocky是郑州人,以前郑州也有无轨电车,2010年全部停运了。武汉还保留着电3这么老的电车,他很羡慕。
前几年,解放大道改造,保留了沿路的接触线网,也保住了电3的“纯正血脉”。
电3路全线配车43台,其中老式电车41辆,“在线充”2辆。也就是说, 武汉的“纯种”辫子电车就这41辆了。
过去,电3天天掉辫子,现在个把月不掉一次。除了辫子更坚挺,骨子里跟六十多年前武汉第一批老式电车没多大区别,保留着时代的钝感。
车身、辫子、线网,以物理方式环环紧扣,在固定车道上行驶,不知变通。在电气化智能化在的今天,显得笨拙老派。
电3用的是2009年精典电车,蓝紫色带点荧光感的车身,神似某个奥特曼。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又有点复古 科技 感。
内饰漂亮的扶手椅,夏天挂着灰色遮光窗帘,还有空调轻轻吹着。小时候第一次见到,觉得好高级。
卡卡至今记得05年电3路上的魔幻新闻:清明节去扫墓的乘客,提着的香烛纸钱,在车厢里突然燃了起来。
当我们笑着聊起电车奇谈,掉辫子的尴尬,或许是在怀念那个笨拙却纯真的年代。
如果记忆是张照片,画面背景里,大概有电车的身影。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青年教师 @Leroy W. Demery, Jr. 游历中国,用相机记录下武汉电车回忆。
△ 电车司机和两个售票员,站在“京一”型电车前合影。初代的武汉电车,在苏联人帮助下开通,有三个门,每班要配一个司机、两个售票员。
△湖北省新生公司门口,蓝白条老电车接连驶过。
△辫子电车途径江汉桥。
△ 长江大桥上,电1和电4都会经过。
△ 1983年的武胜路十字路口的电车,带两个门,中间的风琴褶清晰可见。风琴褶连接着前后两节车厢,小孩最爱站在这里,晃晃悠悠找刺激。
△三民路起点站,电1路从这里出发。
零污染、低能耗的电车,缓解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石油荒。武汉的经济和环保,有它的功劳。
风风火火的“电改气”浪潮中,武汉人念旧,讲情义,停运过几条线路,但大部分电车线路都留了下来。
09年开通的电5,是武汉时隔16年,开辟的电车新线。武汉也成了我所知道的,近二十多年里,老牌电车城市中,唯一新开无轨电车线的城市。
18年3月,停运多年的电7,恢复营业。武汉现存8条电车线路,规模位列全国第四。
中国大陆地区,有辫子电车的城市,仅12个。武汉是其中之一。
路过电车经停的地方,记得看看半空,线网浪花般起伏,那是属于武汉天空的风景。
电3擦肩而过时,目光追随过去,再温习一遍它的样子:
蓝紫色车身,屁股后面安着爬梯、线轱辘,以及半圆形的约束线绳的卡子。
辫子半翘在空中,像蚂蚱弓起的后腿。
/
编辑 / 熊鱼
摄影 / 黄大头
*80年代电车拍摄者 @ Leroy W. Demery, Jr.
他的 Flickr 相册还有更多武汉电车记忆
今日话题
上次坐电车是什么时候?
说说你有关电车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