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汉,世界桥梁文化

说到长江大桥,那些在武汉土生土长的市民,对这座大桥一定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和情怀。武汉-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使天险成为通衢,融三镇,贯通中国南北大动脉,而且实现了中国人千百年的梦想,焕发了中国人建设新生活的热情。所以它触动了人心,触动了亿万人的感情。

自大桥建设正式确定以来,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和支持大桥建设,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家住汉阳的王奶奶回忆说,那时候真的很热。数百万武汉市民争相参加义务劳动,男女老少全部被无偿派遣。很多人把自家房前屋后的好石板撬起来,捐出来铺路架桥。那段时期,很多在武汉出生的孩子,不约而同地被取名为“桥”、“建桥”、“汉桥”、“一桥”、“吴桥”,从而让这座宏伟的建筑伴随他们一生。

中铁大桥局副总经济师于启新说,当时在建桥新村派出所,来登记新生儿的都叫“建桥”。派出所工作人员劝道:“叫这个名字的人太多了,请改一改!”“那就叫‘汉桥’吧!”“但是有很多人叫汉桥。我们换个名字吧!”虽经派出所同志劝说,那两年在那个地区出生的25个婴儿取名“建桥”,15取名“汉桥”。

当时,武汉生产的许多商品也以“大桥”为自己的品牌,如大桥香烟、大桥味精、大桥婴儿车、大桥缝纫机、大桥牙刷、大桥衬衫...翻开各家的旧相册,恐怕难免有以桥为背景的照片。

50年春秋,长江大桥桥墩和钢梁先后被船只撞击70余次,桥墩被撞击次数为全国之最,但运营未受影响,充分展示了其完好无损的品质。特别是1983和1998,武汉出现了较高的洪水位。近两年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快流速均超过历史记录,洪峰超过10次,每次冲桥超过12小时,桥身牢固。

50年来,该桥多次接受桥梁管理部门的检查,进行了静载、动载和抗震性能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全桥无位移、无沉降,桥墩仍能承受6万吨压力,仍具有抵抗654.38+百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和5米每秒的速破水的能力,仍能抵抗8级以下的地震和强烈碰撞。到工程结束时,该桥24805吨钢梁和8个桥墩均未出现裂缝、弯曲变形和铆钉松动。

中国的许多桥梁和铁路专家证实,这座桥“年轻”,维护得当。桥的钢梁可以超过100年,桥墩可以用200年。按照桥梁专家方勤汉院士的说法,建桥时的规划是“百年大计”。除了有点“皮肤病”——钢梁有点生锈,油漆有点脱落,还有一点“风湿”——钢筋膨胀把混凝土外壳撑破了,桥没什么毛病。

当时基于极端环境,桥梁的设计是超前的:假设两列火车由两台发动机牵引,以最快速度同向行驶到桥中央,同步紧急制动;与此同时,公路桥上停满了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还来了个紧急刹车。“更不幸”的是,此时长江上刮起了最大的风暴,武汉发生了地震,河中300吨的水平冲击力打在桥墩上,武汉长江大桥依然坚如磐石。

武汉铁路局专家表示,桥梁设计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到现在,铁路桥还有富余能力,还没有满载。如今,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一座桥梁的“标杆”,一座优质的样板桥。桥梁局以该桥的高质量为荣,也对其他桥梁产生了示范效应。

长江大桥只是新中国的一个成就,但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也就是毛泽东时代的文化特征。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只有深入了解历史,才有资格评价历史。历史文化更是如此。

史料可参考长江日报和湖北省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