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中医的起源?
除了药物的发现,外治法的出现一般都经历了这样一个经历和探索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和动物混居在一起,难免造成争斗和创伤。在采集和狩猎食物时,经常会发生碰撞、坠落或从高处坠落造成的身体伤害。当这些伤害发生时,人们可能会无意识地触摸和摩擦以减轻疼痛,或在患处涂抹泥土、树叶、苔藓等以止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发现一些可以缓解疼痛或止血的东西。这就是一些外治和按摩的由来。
至于针灸疗法的出现,恐怕更早。我们的考古学家不止一次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种叫“卞氏”的石器。据研究,它是一种用于穿刺止痛、排脓出血或刺激身体某一部位以治疗疼痛的工具。它是新石器时代的东西,至少有几万年了。后来的金属针和刀是从砭石发展而来的。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和假设:原始人在采集和狩猎食物时经常被石头击伤,在与人或野兽搏斗时也经常被石头击伤。受伤或某个部位受伤后,可能会不小心缓解原有的疼痛(如腰腿痛、头痛等。).当然,这种偶然的现象一开始不会被人们注意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接触的人和次数的增多,人们会逐渐明白用尖头的石头刺激某个部位可以缓解某种疼痛,进而懂得用石头打磨特殊的工具,这就是卞氏。
艾灸的出现是在火发明之后。当人们用火烘烤食物时,不可避免地会有局部皮肤被火烧伤。可能偶尔会发现皮肤的某个部位会被灼伤,但会缓解和消除一些疾病。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人们会有意识地点燃一些植物的茎叶来燃烧身体的某些部位来治疗疾病。在内蒙古,还有一个关于熨灸起源的传说:古时候有个老牧羊人,经常腰酸腿痛,找不到治愈的方法。有一次,他上山放羊。山上很冷,所以他烤火取暖。然后他睡在刚烧过的石头上。滚烫的石头挨着疼痛的腰腿,他觉得很舒服。然后疼痛减轻了很多。然后在烧过的石头上睡了几次,腰腿痛就缓解了。老人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别人,人们互相转告,生病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于是大家渐渐明白了艾灸熨是治病的。
从上面提到的药物、外治法、针灸疗法的出现可以看出,中医起源于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实践,原始的医疗卫生是原始人类长期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正是这些早期的经验,为日后中医的发展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药”一词最早见于《汉书·文艺志·方婧》中,书中说:“以寒益热,以寒增寒,则为损。”所以俗话说“有病常拿中药。”这里的中文字读作音,中文字读作音。“中医”一词真正出现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把中国医学命名为中医,以区分中医和西医。中医这个时候的名字,是为了和西医做一个对比。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将中医一词合法化。过去人们把中医称为“中国医学”、“传统医学”、“民族医学”,与西医不同。2000多年前,《汉书》中的中医理念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医学的最高水平。
中医学起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中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出许多名医和重要流派及名著。
在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且一日遇七十毒”,反映了古代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辛过程,也是中医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公元前256年),中国就出现了药酒和汤药。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前)的《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有药物的书。《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提出了“寒者热,热者寒”、“五味入”、“五脏苦欲补泻”等理论,为中医基础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0-220年)许多医学家收集和总结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而成。这本书收录了365种至今仍在临床使用的药物。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的初步确立。
3000多年前,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中国医疗保健和十余种疾病的记载。在周代,使用了诊断、药物、针灸和外科的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著作《黄帝内经》。这本书是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张仲景的《伤寒论》专门论述了各种杂病的辨证论治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的外科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脉经》总结了二十四种脉象。这本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国外也有传播。这一时期,医学学科的专业化已经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A&B经典》;《抱朴子》和《肘后》是炼丹家的代表作。药学上,有雷公的烘焙之论;外科有《刘鬼遗》;《病证诸源论》是病因学专著,《颅经》是儿科专著。新修订的《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海印经纬》等。此外,唐代还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方子,如孙思邈的《千女方》、王韬的《外台秘笈》。
唐代(618-907)的经济繁荣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本草——《唐本草》的编纂和修订。书中收录了850种药物,并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960-1279),针灸教学有了很大的改革。王著《铜仁穴针灸图说》。后来,他又设计制造了两个同样大小的针灸铜人,供学生练习。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一批医学家提出将伤寒、温病、温病分开。到了清代,伤寒理论达到了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病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医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倡导“中西医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先行者。
明代(公元1368-1644年),药理学家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中医巨著,收录了1892种药物,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著作。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中和。冷的人热,热的人冷。中和。冷就是热,热就是冷,结就是分手,逃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逃。如果你很小,你可以反对它。更何况你也不能违背。如果你违背了它,你就会崩溃。上下,浴摩擦,劫薄,宜为理,恰到好处。这是和平与和谐的最高境界。《中庸》中最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要中和”的思想。《中庸》说:“中者,天下之本;和者也,天下也。中立一点,天道地位尴尬,万物孕育。”都说中和是世间万物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就是中和。天地有其位,万物生长发育。可以说,中医所阐述的“阴阳调和”、“阴阳秘方”的生理机制,是儒家中和思想的最好体现。在这一终极目标下,中医运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
第一个代词是黄绮。此名出自《黄帝内经》。因为它是一部论述黄帝与岐伯之间医学的专著,所以被称为《黄帝内经》辨黄之之术。自然,黄绮成了中医的别称。
第二代叫清囊。现在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了,很少用了。其起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了报答一个狱卒为他奉上酒肉,给了他一个装满医书的绿色袋子。华佗死后,狱警也行医,使得华佗的一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将中医称为清囊。
第三代叫杏林。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和三国有关。据资料记载,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名叫董枫,曾隐居于江西庐山。附近的人求医是出了名的,但董枫从不收钱,只让小病治好的人种一棵杏树,大病治好的人种五棵杏树。若干年后,东风前的杏树一望无际。从此,人们称中医为杏林。
第四代叫吊锅。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芳在街上看到一个卖药的老人的扁担上挂着一个葫芦。奇怪的是,街道在黑暗中散开后,老人跳进了葫芦里。为了摸清底细,费长芳用酒招待他。后来老人请他一起葫芦,只见玉堂华丽可口。费长芳就是拜长辈为师,学习修仙之道。几年后,他一技之长,辞了山,被胡翁赐了一根治鬼的竹签。从那时起,他开始行医。从此,挂在医生腰间和诊室前的葫芦就成了中医的标志。现代医学传入中国后,中医也被称为“黄菡医学”。中医在日本被称为“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