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戏的起源与发展

梅林戏,因形成于泰宁县竹口乡梅林村而得名,流行于泰宁附近的三明、明溪、将乐等地。

梅林戏在宋代开始兴起。据说,泰宁状元邹应龙在担任礼部尚书时,为了丰富泰宁的汉族民俗文化,特地从家乡挑选了一批村民到京都学习宫廷舞蹈和宫廷娱乐文化。回国后,我将自己的知识与当地的傩舞、跳跃、道教文化等融合在一起。,创作了泰宁地方戏。清朝乾隆年间,地方戏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徽调的传入,使地方戏得到升华。当时泰宁朱口梅林富婆周,生日请徽剧。她觉得徽剧发展得更系统、更全面,便集资聘请徽班艺人为家乡的艺人表演艺术,使徽调与泰宁地方戏相得益彰,内容更加丰富。因流传于梅林,故命名为梅林戏,从此地方戏被梅林戏取代,并在当时迅速发展。当时还流传着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徒弟九个箱子,叮叮当当打鼓,唱着莫郎调(道士调)。毛丹把臼洞抬到节中间,搭起戏台,向天歌唱。”可见,福建泰宁人喜爱戏剧,梅林戏在当时盛极一时。

明末清初,梅林村流行一种道教唱戏活动。有一首民谣说:“梅林十八方,十子九盒。敲丁咚鼓,唱莫朗调(当地人叫道士莫朗)。毛丹把迫击炮举到长凳的中央。搭起泥台,向天歌唱。”这种地方口音不是用琴弦伴奏,而是用锣鼓伴奏。

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 ~ 1820),徽州调传入梅林村。据说当时村里有个寡妇叫周,家里有钱,喜欢看戏。她在50岁生日时,聘请徽州班为她庆生,影响很大,引起了村民的极大兴趣。周决定办一个自己的剧团,把村里的孩子招进班里,每逢节日就在梅林一带演出。徽州调从此扎根,并吸收了莫郎调等汉族地方民间艺术,故又称“地方戏”。

早期的梅林戏是半农半艺,也叫“四季班”。班级14人,角色分为“三生、四旦、三花”,合称“十子”。除了在村子里表演,剧团还经常在附近的城镇和村庄巡回演出。后来,将乐县的安仁、明溪县的昌平也设立了“四季班”。

梅林戏兴盛于清末民初。梅林村的业余“四季班”先改用当地的“土关话”唱法,唱法进一步与当地民歌结合,更具地方特色。此时,艾启彦和吴生集资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剧团,取名“福清班”,角色业务从最初的“十个孩子”发展到“五门十七装”。民国初年,艾火贤组建了一个专业的戏班,自己命名为“火仙班”。他的传统剧目有龙飞带、蓝带、干坤带、鸳鸯带、门栓、男女鞭、青石岭等。与此同时,剧团还到江西省的建宁、宁化、将乐、明溪、邵武、光泽等县,甚至到利川、广昌、石城等地演出。在与江西赣剧、京剧等剧种的互动中,我们吸收了它们的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据20世纪60年代的统计,有300多种传统戏剧。

1960年,泰宁县成立梅林戏班,参加全省青年演员演出。“文革”期间,剧团被解散,剧本、戏服、道具被烧毁。1979年恢复建制,加强剧目建设。新编历史剧《贬官》在18省话剧展演中获奖。1992年6月,参加泉州举办的《天下第一团》(南方电影)演出,获优秀话剧奖。1995年,该剧获得首届省级百花文艺奖。据统计,14剧目***202场,1995上演的《降官》、《苦果》、《顾青云》等。1996年,在福建省第二十届戏剧展演中,泰宁县梅林戏班演出的话剧《关公狂怒》获得话剧和导演奖。同年2月29日,在泰宁县宣传文化“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表彰会上,梅林剧《爱在金湖》受到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