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泥山药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时间过得真快,春节在我们忙碌的脚步中渐渐远去,再过几天就是惊蛰,都快到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了。
这个时节,人的脾处于旺盛时期,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就是要少吃点酸味的食物,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这几天早晨起来照镜子,总感觉脸色发黄,少红润,病殃殃的,真应该好好补一补了。
随意在菜市场闲逛,一个卖山药的摊位吸引了我。
他家的山药形状像树根,弯弯扭扭,比市场上常见的山药要短很多,粗细和大拇指差不多,表皮颜色深,根毛又多又长不平滑,还带有暗红色的锈斑。
这种山药平时很少见啊。
询问过摊主(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才知道,是正宗的河南温县垆土地的铁棍山药。
垆土非常坚硬、黏性大,为了适应这种相对艰苦的生长环境,垆土山药不像沙地山药既长又直、既粗且壮,颜值完全被吊打。
看我没有买的意思,摊主拍胸脯对我说,“姐,这是正宗的铁棍山药,保您好吃,还降血压、血脂,开胃健脾。您吃了不满意,就回来找我,我分文不收。”
好吧!看这孩子还挺实诚,就算支持一下工作吧,都挺不容易的,我让他称了几斤,拿回家放到厨房。
这么多的山药,怎么处理呢?
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枣泥山药糕。
这道养生糕点,出自《红楼梦》第11回。秦可卿是贾母的重孙媳妇,正在病中,贾母专门派人送去“枣泥山药糕”。
王熙凤前去探望,秦可卿说:“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像克化(消化)得动似的。”
秦可卿可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拔尖儿的美人,既有宝钗的鲜艳妩媚,又有黛玉的风流婀娜,只是奈何天妒红颜,身子骨差些。
病的吃不下饭时,贾母赏的枣泥山药糕却正合了胃口。
由此可以想见,这枣泥山药糕,应该是美味吧。
每天为生计日夜奔波的我们,哪个不打心底里向往大观园里锦衣玉食、吟诗作对、悠悠然超乎物外的生活啊?
也总想着要细酌慢品,感受生适细腻的滋味吧?
虽然不缺那手艺,但往往少了那份闲情。
今天是周末,索性就慢下节奏,放松疲惫的身心,邂逅这久违的红楼下午茶吧。
做枣泥山药糕,还得有大枣,这倒不必发愁,家里正好有上好的新疆骏枣,是为了备不时之需的存货,此刻正好用得上。
大枣能补血,对女性最好。《本草备要》赞它,“补中益气、悦颜色”。
把它筛成细腻柔滑的枣泥,会更有利于吸收,能柔软到浸润身体的每一处角落,红润每一寸肌肤。
山药味甘性平,能健脾益气,是补气佳品,增加人体免疫力。
枣泥、山药合二为一,人就会气血旺盛,延缓衰老,留住健康和美丽。
下面就进入了实操阶段吧。
这道枣泥山药糕,看起来虽然很简单,做起来却需要时间和耐心。
铁棍山药洗净,切段,上锅蒸熟,然后去皮。
用擀面杖把它杵成山药泥,要反复杵多次,粘性才会加大。
蒸熟的骏枣用勺子按压成枣泥,如何去枣皮是最令人头疼的事。
如果去不干净,吃到嘴里硬扎扎的,影响口感。
最好是拿个笊篱,下面接个碗,枣子放上面,用小勺把枣子来回捻磨,煮烂的枣泥很容易掉到碗里,枣皮就留在了笊篱上。
这是我尝试了好几次,才找到的诀窍。
手心涂上糕粉(蒸熟的干糯米粉),用手掌把山药团按压成饼皮。
挖一小勺枣泥馅抹在饼皮上,收拢一下饼皮盖住枣泥。
把包好馅的山药泥轻轻地团成圆球,塞进月饼模子里。
把模具扣进盘子,按一下定型,稍稍提起模具再深按一下,一枚漂亮的枣泥山药糕就大功告成了。
做好的枣泥山药糕,外皮是淡淡的山药味,绵糯香软,里头则是浓郁的红枣香。
朴拙的食材相互搭配,宛若清水芙蓉,别致清雅。
在《甄嬛传》中,甄嬛还是莞常在时,有一次生病了。
沈眉庄亲自做了枣泥山药糕送去,甄嬛一吃,就被这清香软糯的糕点,给俘虏了。
之后,这枣泥山药糕,成了她的最爱,吃的时候还要吩咐人配上早春的碧螺春呢。
甄嬛是个懂行的,她知道,不同的糕点也必是要搭配不同的茶的。
绿茶(龙井、碧螺春等)清鲜淡雅,自带春天的气息,就要搭配味道同样是比较淡的糕点佐茶。
这样茶点的香甜才不会盖过茶的香气。
“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所谓甜配绿:即甜食搭配绿茶来喝,如此看来,枣泥山药糕和绿茶应该正般配。
《舌尖上的中国》说:
“人们烹制食物的目的不单纯是风味,而是食养身心,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正是如此!
一块美味的枣泥山药糕,配上一杯清茶,翻翻闲书,就是一个简单而美好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