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经典的佛经佛偈有哪些?
推荐先看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
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出自《妙法莲华经》
意思是:假若闻佛所说的这种法,在漫漫长夜中,就会无畏惧,身心安隐,得到无穷的利益。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
出自《地藏十轮经》
这是佛赞叹地藏菩萨的语句, “ 地藏 ” 二字正暗含在 “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 两句之中。如果把上下文结合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行文更是精美。 “ 常行惠施,如轮恒转;持戒坚固,如妙高山;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无所染著,譬太虚空;妙果近因,如众花叶;伏诸外道,如师子王;降诸天魔,如大龙象;斩烦恼贼,犹如神剑;厌诸喧杂,如独觉乘;洗烦恼垢,如清净水;能除臭秽,如疾飘风;断众结缚,如利刀剑 ”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出自 《普贤警众偈》「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是警策修行人应当奋勇前进,不可稍有松懈。
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令彼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出自《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此句解释什么是 “ 如来化导善巧 ” 。原文 “ 何谓如来化导善巧。谓诸众生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令彼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出自《圆觉经》
非常优美的句子
什么是湛水?就是清水,一清到底,没有一丝污染,水底的沙子、石头、游鱼等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一点波纹都没有,波平如镜,清清湛湛。
怎么 ‘ 能摇湛水 ’ ?各位不妨做个实验,站在清湛的池水前,看着清水,将眼珠左右摇晃,你就会感觉到池水开始摇动了。事实上,水有没有动呢?--没有,根本是你的眼睛在动,而感觉上是以为水动。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比喻。
接下来,佛又作了第二个比方。 ‘ 又如定眼,由回转火。 ’ 不知各位小时候有没有玩过香?把拜神的香在眼睛前面绕圈圈,就看到前面有个火圈。这个火圈是真的还是假的?学过物理的就晓得这是视觉上的假相,这个道理和看电影的道理一样。
‘ 云驶月运 ’ ,这是第三个比喻。夜里,我们抬头望月,看到月亮在动,其实,所看不是月亮动,而是旁边的云在飘,感觉上好像是月亮动。现代人把这个道理应用在舞台上,将人物后面的布景转动,看起来则像是舞台上的人在动。
‘ 舟行岸移 ’ ,坐在船上,不感觉船在动,只看到两岸的树往后移。大家都有搭火车的经验,火车刚开动时,没有感觉火车动,只看到车站及建筑物往后移动,甚至看到隔邻那节火车开了,结果是自己这边的火车开动。
各位看释伽牟尼佛的这四个比喻妙不妙?他没有解释无明怎么生起的,众生本来是佛,又怎么生起无明变成凡夫?这些他都没有讲,他只讲了四个比方,最后加上四个字 ‘ 亦复如是 ’ ,说这些事情也是这个样子。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出自《华严经》
星云大师的注解:菩萨如明月,众生如水面,水若澄清,水不必求月,月亦不必应水,水清月现,自然之理!若水中沙土混浊,水虽求月降,而月亦映水面,然月影终不能现,是水之咎,非月之过也。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 《楞严经》卷 6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 《杂阿含经》第 262 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 ,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 应作如是观。
—— 《金刚经》
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
—— 《心地观经 · 厌舍品》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楞严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 七佛通戒偈 —— 《法句经》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 《法句经》
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受正智。
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
—— 《法句经》
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
—— 《佛遗教经》
无力饮池河,讵能吞大海,不习小乘法,何能学大乘!
—— 《地藏十轮经》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 《法华经 · 方便品》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 《维摩经 · 佛国品》
佛以法为师,法是佛之母,佛依法而住。
—— 《大方便佛报恩经》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 《大宝积经 · 入胎藏会》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莫追!
—— 《涅槃经 · 憍陈如品》
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
—— 《涅槃经 · 憍陈如品》
若诸法实有,不应以心识知故有,若以心识知故有,是则非有。
—— 《大智度论》卷 15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 《中论 · 观四谛品》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 《维摩经 · 佛国品》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 《维摩经 · 佛国品》
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
—— 《宝箧经》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 《坛经 · 般若品》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 楞严经 > 卷二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
——《增一阿含经》卷50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大宝积经第91卷
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大悲咒
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不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磐。是名少欲。
——《佛遗教经》
欲念之人, 犹如执炬,逆风而行, 必有烧手之患。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吾法
念无念念;行无行行;
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会者近尔,迷者远孚。
言语道断,非物所拘。
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说四十二章经》
心中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是善知识,自轻身命。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楞严经》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一切实相,性清静故。
——《圆觉经》
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维摩诘经》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初发心,即成正觉
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华严经》
人在爱欲中 ? 独来独往 ? 独生独死 ? 苦乐自当 ? 无有代者
—《佛说无量寿经》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坛经》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知,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清净慧菩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