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雕版纸的传承意义
金坛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明清以来一直流传至今。由于剪纸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感情和民俗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纸质作品很难保存,所以20世纪初以前剪纸作品代代相传的情况并不多见。近几十年来,金坛民间剪纸经历了一个新的发展繁荣的历史时期。大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剪纸作品像民间艺术的花朵一样,给人以生活的审美享受和艺术创作的启迪。金坛的剪纸艺术家们在思考和总结,他们想在传统民间剪纸上推出新的动作。
纸张雕刻结果的显示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金坛雕版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1978 165438+10月,104件金坛刻纸首次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展出,获得了艺术界的一致好评。次年,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将23件金坛雕花纸作品赴挪威、芬兰参展,首次在海外获得好评。
1980年6月,中国美术馆举办“金坛纸雕艺术展”,展出130件(220余件),历时18天。它以丰富的题材内容、多样的纸雕技艺、宏大的构图气势、浓郁的江南生活气息赢得了首都观众,在艺术界引起了热烈反响。观看展览后,著名工艺美术家陈书良先生题词:“从勤劳的双手,我来自雕刻纸的故乡雨后野花盛开,风前泥土芬芳。“这是对金坛雕版纸的褒奖,也是对金坛雕版纸的希望。
1981年在东京举办“中国现代优秀纸雕展”,20余件金坛纸雕作品入选展览,再次获得好评。1997年4月,金坛60余件、40件雕花纸分别入选洛杉矶“中国民间艺术展”和休斯敦“第26届美国国际艺术节”。民间工艺美术家尹应邀到美国休斯顿表演剪纸,获得好评。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金坛雕花纸在无锡、广州、杭州、南京、常州、上海、xi和北京展出。其中纸刻年画《红灯记》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华儿女迎奥运》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2001年7月,金坛雕花纸在荷兰鹿特丹展出。中央电视台和国内外多家报刊热情介绍了金坛的雕花纸,并对充满艺术魅力的雕花纸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形形色色之人令人钦佩,皆是金坛之神所作”。
多年来,金坛的刻纸作品频繁入选国内外各大展览并获奖。仅中国美术馆就收藏了20多件,为金坛雕花纸和中国民间艺术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金坛民间纸雕有600多种,作品数万件。1000多件纸版画作品在国内外展览和比赛中入选,获奖,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金坛纸雕艺术家多次应邀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进行现场演出,并得到新闻媒体的宣传和介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金坛雕版纸在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体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智慧、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国内外媒体对金坛刻纸给予了高度关注,盛赞“形形色色之人令人钦佩,皆出自金坛神之手”。1993 65438+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纸刻之乡”。2007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宣布金坛雕花纸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2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金坛手工刻纸是金坛的一绝。在其他地方的纸刻艺术从流行走向沉寂的同时,金坛的纸刻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尤其是在去年的中法文化年,在海外展览中引起轰动。据说金坛的刻纸起源于无心插柳。
金坛纸雕研究所所长张勤说,从剪纸到纸雕,全国人民都在做。但金坛的雕花纸之所以有影响力,有特色,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当地文化馆的美术创作组要送画参展。因为大家觉得单纯的绘画技巧不如别人,作品难以出彩,所以决定改变政策,把一个高中生刻在玻璃上的画送去展览。结果标新立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冷门的亮点赢得满堂彩。硕果累累回到金坛,纸刻像旋风一样震动了当地画坛,在全城形成风气,一扫而空。
其实早在隋唐时期,红双喜、门花、堂花、鼻烟、鞋花、花鸟虫鱼、人戏等刻纸作品就在民间流传,代代相传。起初,普通人会在节假日构思自己的设计,然后通过剪切粘贴的方式将这些纸头像贴在自家门口。此外,女性在刺绣或编织时,也会先在纸上刻出花纹刀。所以金坛雕花纸植根于当地的民间艺术,源于剪纸。它的工具和材料简单而普通。只要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以灵巧的双手剪出美妙的作品,最受百姓喜爱。
据说金坛刻纸可以分为两个流派。以朱为代表的传统纸版画,风格古朴典雅,花样繁多。代表作《神仙生日》人物众多,世所罕见。另一方面,周云华和杨是现代纸雕的代表。他们采用剪、雕、撕的方法和配色、填点、染色的方法,并借鉴西北剪纸的特点,融入绘画和装饰技法,风格清新隽永。他们的代表作《万》和《东方歌舞》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不像剪纸用剪刀剪,刻纸艺术总是摒弃平淡无奇,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宏大的创作激情。
原来传统剪纸只用剪刀,剪不出大型作品,工艺也很难精细。纸刻用的是雕刻刀,不仅能刻出手掌素描,还要求刻出杰作。比如纸版研究,所有珍贵的梁山好汉纸版都是4.6米长,需要三个人才能拿着。宽近1米。整幅作品打开后,能占满半个房间。这个“梁山好汉”是朱81岁时创作的,但朱老先生在人物系列构思阶段就去世了。为了完成他的遗愿,篆刻研究所集体修改补充,然后用了4个篆刻家7年时间才最终完成。以上108的英雄都是栩栩如生的,台词也没断。
不要以为纸刻简单,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因为都是用薄纸甚至宣纸做的,雕刻最担心的就是刀雕造成的线条断裂。起初,雕刻师在玻璃或蜡地板上使用了划线粘贴、阴阳对比和镂空等各种技巧,但有时整幅画无法切割干燥。仔细看就能看出线条不流畅的瑕疵。后来民间艺人专门做了一个八股,是烧香灰和羊油做成的。刻纸的时候不会像玻璃那样坚硬刚硬,夏天也不会融化。
让金坛雕版纸走向世界
上个月,在时隔16年后,金坛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原因是纸刻在国内外的影响。听到这个好消息,作为“非基因人”的殷和孙松了一口气。
15年前,朱、殷、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在此之前,他们三人分别被视为金坛雕版纸老中青三代的代表。如今,朱已乘鹤出行,而殷已隐退多年。只有孙仍坚持每天参观版画研究院。
遇见环环坐在金坛篆刻研究院古民居的院子里,泡上一杯清茶,热腾腾的香气顿时四溢。12岁、曾担任过金坛雕版研究所副所长的尹和孙一起回忆了金坛雕版发展的简史:从清末到解放前,金坛雕版进入了繁荣时期,几乎所有的村落都接触到了雕版,所以雕版从一开始就真正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特点,以精细刺绣等图案切割的形式出现在寻常百姓家,以雕版风格为母体。盖在下面就可以随便穿针引线了...1976是金坛雕花纸形成气候的标志性年份。后来以“江南一花”闻名全国,雕虫的原始技艺终于达到了高雅。
早在7岁的时候,尹就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剪纸和雕刻。他的父亲专门制作灯笼、彩灯和龙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艺术创新。他的很多在吹塑纸上镂空雕版创作的作品,引起了蒋丰等书画界知名人士的浓厚兴趣,在纸刻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让古老的艺术之花更加绚丽多彩,殷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镂空后,他把原来玻璃上的硬刻改成了软刻。1978年,他的《壮丽的风景》成为第一幅在全国农民美展上展出的软版画作品。他还运用剪、刻、撕的方法和套色、点、填、染的方法,发展出彩画、雕刻的方法,既降低了制作难度,又使作品本身更加精致,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
有创新,总会有收获。尹认为纸版画和绘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吸收了版画、国画、装饰画等姊妹艺术的特点,也体现了自己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讲究线条的曲线、直线、锐度。与北方纸版画相比,金坛纸版画更丰富、更细腻,他的作品如《红云》、《水仙》、《古山博览会》、《友谊地久天长》等。1997年4月,金坛纸雕作为“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随文化部邀请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展出,尹随代表团在休斯敦第26届美国国际艺术节上即兴表演纸雕,获得好评。
受祖母和母亲剪好鞋子和窗花的影响,孙也从小就喜欢上了剪纸和刻纸这种民间艺术。青年时期在陕西参军,西北剪纸给了他大胆的艺术熏陶。1977年退伍后,他担任了当时的后洋乡文化站站长11年,这也是他投身剪纸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虚心向老一辈剪纸艺术家学习,也不时从中国其他地方的剪纸艺术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博采众长,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他的作品构图简洁,线条流畅,造型夸张,洋溢着浓郁的金坛地域生活气息。孙专做农村生活题材,有专家评价说,通过孙的《粮田》、《采菱图》、《捕鱼图》、《甘蔗收获图》等作品生动的画面,可以领略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力解放带来的经济繁荣,而《田园》、《秧歌》、《四合院》等作品则让人感受到农村经济繁荣时期的崭新农民。
孙创作的数百幅带有泥土芬芳的雕花纸作品,以其粗犷豪放的风格,给人以震撼的美的享受。他们不仅在国内频频获奖,还被文化部选派到日本、法国、美国、挪威、芬兰等国交流,并在荷兰举办个展。2006年被授予“江苏省民间艺术之星”称号。
令尹和孙骄傲的是,去年奥运会前夕,在杨的提议下,他们分别创作了宽2.008米、长29米的刻纸姐妹长卷《从雅典到北京》和《中国魂·奥运梦》,赢得了极大的赞赏。
如今,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新人上。退休后,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受邀在常州朝阳幼儿园成立剪纸培训基地,并在芦墅中学教授剪纸技艺。
孙编于文化馆,借于版画研究所,是常州“师带高徒”成员之一。他所任教的白塔小学青年教师曹玉娇,仅去年一年就在全国各类版画艺术比赛中获得9项金奖,18项银奖。
在尹和孙的精心指导下,几乎所有的省华罗庚中学、金坛一中和乡镇中小学都成立了纸刻兴趣小组和展室,一大批“小河”正露出它们的尖角。
金坛刻纸进国家博物馆。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10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鱼纸雕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纸雕艺术家杨先生收到了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从瑞士洛桑寄来的一封特快专递邮件。在特别的信中,这位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著名领导人用“从雅典到北京的剪纸作品集”这样温暖的话语表达了他对金坛人民和金坛剪纸作品的钦佩,完美地诠释了您和金坛其他艺术家在奥运会来临之际所从事的工作。目前,国家博物馆已决定收藏萨马兰奇称赞金坛人和金坛刻纸作品的专函。
萨马兰奇写了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中国国际作家艺术家协会民间艺术分会主席、南京大学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静教授这样解读萨马兰奇特函的价值:萨马兰奇主席这两句话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剪纸作品本身,说明金坛剪纸作品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宣传中国民族文化、沟通中外人民友谊、进行世界交流等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千百年来,金坛人民为中国的纸刻做出了努力和贡献,终于有了证据和回报。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在奥林匹克体育场外诞生的第一块“艺术金牌”。艺术无价,奥运艺术金牌更无价。这不仅是金坛的骄傲,也是江苏和中国的骄傲!
成为国家级“非遗”
金坛是中国最早普及纸刻的地区之一。纸刻作品一直以构图新颖葱郁、线条灵活、雕刻精良、江南地方特色浓厚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一花”,多次出国展览,出口五大洲。近百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人在各种方面都能得到称赞,全靠金坛诸神之手。”金坛市于1993被文化部命名为“纸雕之乡”。金坛纸雕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
《从雅典到北京》是萨马兰奇提议的剪纸作品,由江苏飞扬鱼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坛民间艺人杨于2004年6月,组织尹、佘云祥、谭卫平、刘明等5位民间艺术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而成。60多岁的尹继承了祖先的技艺,在剪纸和刻纸方面有着深厚的传统技艺。他用剪、刻、撕的方法,用调色、印刷、填充、染色的方法,研制出了彩色雕版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师,担任长卷首席雕刻师。为创作这部作品,杨先生多次赴希腊雅典、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考察、拍照、收集资料,并与同行作者反复修改手稿,于2007年2月完成,历时四年。其作品长29米,宽2.008米。由举办过历届奥运会的18个国家和22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历届奥运会金牌、8位奥委会主席头像、吉祥物以及第29届奥运会所有运动项目等组成。,并穿插2008只和平鸽,形象地展现了现代奥运会从1,896到2000年的创立过程。真实再现了奥运会的辉煌历程和奥林匹克的丰富内涵,以及奥林匹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普遍传承。“奥运史诗,世界和谐”的主题突出而深远。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为“国家藏品”。
剪纸杰作意义重大
7月29日,前往金坛为杨等人颁发收藏证书的国家博物馆文物收藏专家殷一凌、丁春义这样评价《从雅典到北京》:主题鲜明,展现历史,反映时代,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元素齐全,雕刻精美,阴阳结合,深刻震撼,作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从东方文化角度分析和看待奥林匹克运动。它是所有奥运主题刻纸中最优秀、最独特的杰作,具有非凡的艺术张力和独特魅力,体现了奥林匹克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梦想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