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的起源

雍和宫的原址是明朝太监的官邸。康熙三十三年(1694),初建为秦永宫。雍正即位后,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作为宫殿,用火烧。所以雍正三年(1725),上院改为宫殿,称为“雍和宫”。

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帝停于此,宫殿各大殿的绿琉璃瓦换成了黄琉璃瓦。

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改建为正式的藏传佛教寺院,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

解放后,政府在1950、1952、1979进行了全面修缮,并在1961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对外开放。

1957 10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了北京市第一批39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雍和宫。

1961年3月,雍和宫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数据?

就行政管理而言,清朝在当时的雍和宫有一个非常高的管理机构,即“中正殿管理喇嘛诵经处”,是清朝管理全国蒙藏事务的最高直属机构,官员称之为“雍和宫事务大臣”,只有一个,通常从王公中选拔。其下有“雍和宫东院务大臣”,人数不定,一般从王公和一、二等文武官员中选拔。

当时清政府在永和宫设置了“文案室”、“坛室”、“楼室”三个房间。他们负责管理雍和宫的通信、僧人诵经、佛像创作等。其中,“复印室”下设笔糊(秘书)和苏拉笔糊(副秘书),负责公文交换的具体工作;“坛室”下有副都督、首席太监、太监喇嘛,负责喇嘛诵经;事实上,该建筑是清代雍和宫中一座颇具规模的制造佛像的工厂。

除了负责人,工厂里还有40名工人。这些工人分为九组,分别从事铜金、镀金、铸铜、玉雕、牙雕、彩绘、装金、彩绣、缫丝等不同种类佛像的制作。清朝的八旗军队负责雍和宫的安全。

百度百科-雍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