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纸
有人说,不会唱黄梅戏,就不是真正的安庆人。这个说法是对的。在安庆城乡,无论男女老少,谁不会哼几句“树上鸟成双,夫妻双双归家”?
诞生于清道光年间安庆的黄梅戏,以其动人委婉的唱腔,醇厚甜美的韵味,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欢快的歌舞表演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短短的100多年里,这个在农村的草台班子上传唱的小戏,迅速上升为中国五大地方戏之一,享誉海内外。
黄梅戏起源于与安徽省接壤的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民歌。这里的东北部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一群群青年男女一边采茶,一边创作、演唱民歌,俗称黄梅采茶调。清朝乾隆年间,黄梅县遭受水灾,灾民外出逃难,主要靠唱歌谋生。采茶派一路传入安庆的宿松、望江、怀宁等邻近县。在这里,它就像埋在沃土里的一颗饱满的种子,很快就会生根发芽。淳朴通俗的采茶调,逐渐吸收了安庆民歌、民乐的艺术营养,结合了“花鼓”、“花灯”等民间艺术,借鉴了徽剧的表演艺术,用安庆柔和通俗易懂的方言说唱,并受到当地民俗的影响。到了清代道光年间,终于转化为一种新的歌舞艺术表演形式,成为安庆黄梅调中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戏曲。据天竺石天所撰《万有谱》“江一南也有”,“外省无此剧”
黄梅戏形成初期,由于主要以反映爱情生活内容的小戏为主,一直被政府视为“淫剧”。黄梅戏民间艺人只能在乡下搭一个简易的“草台”,偷偷表演。但这种“曹太”剧却受到下层穷人的热烈欢迎,因为剧情贴近生活,真实感人,表达了穷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感受,所以越是禁止,流传越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梅戏终于打入安庆、上海等城市,得以正式登台演出。然而,艺术家们仍然没有摆脱被歧视和迫害的悲惨命运。尽管风风雨雨,历尽艰辛,但黄梅戏在农村的艺术消化始终在人民群众的精心呵护下顽强生长,先后产生了蔡忠贤、胡普亚、丁永泉、查、等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艺术家。
1953年,黄梅戏终于唱响了安庆。安徽省委决定将严凤英、王绍航、丁永泉等一批著名黄梅戏演员从安庆调往省会合肥,组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继徽剧之后,正式成为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1930生于安庆。他从小就喜欢唱民歌。14岁学唱黄梅戏,15岁登台表演。在旧社会,他吃过生活的苦,也吃过卖艺的苦。解放后,她在《神仙眷侣》、《马旭》、《牛郎织女》等舞台和电影中的出色表演和艺术创作,将黄梅戏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国地方戏曲中的突出地位,创造了黄梅戏发展史上辉煌的“严凤英时代”。
“黄梅戏之乡”安庆拥有11个专业黄梅戏剧团,拥有中、高级职称演员100余人。它阵容齐整,实力雄厚,还拥有全国唯一的中等专业戏曲学校——安徽黄梅戏学校。学校设有表演、音乐、舞台艺术等专业,40年来,* * *共培养黄梅戏专业人才100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大部分已成为黄梅戏专业人才的骨干。
黄梅戏的表演朴实自然,清新的风格赏心悦目,令人陶醉。黄梅戏的舞台以白和安庆话为主,唱腔以抒情优美见长。唱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平调,常用于抒情和叙事,是原剧中的主要唱腔;另一种是花腔,来源于民歌,是一些小戏的专用曲调。据老艺人介绍,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有“36部大戏、27部小戏”,实际能达到200多部。新中国成立后,新创作的黄梅戏更多,主体更加符合时代要求,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黄梅戏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正以蓬勃的青春活力绽放在祖国白色的文艺百花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