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宽:儒家文化为什么强调论资排辈?
儒家文化对论资排辈的强调,源于农业社会特有的社会结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官场和学界有必要保持这样的传统吗?你可以怀疑。
中国人对座次的敏感是世界闻名的,“领导排名”几乎成了一个显赫的民间流派。不仅在等级分明的官场,在相对简单的学术圈,论资排辈也是大行其道。很多留学生来到中国,经常会被“学长学姐”的称呼搞混。甚至还有一种东西叫“小三叔”,完全是中国特色。
相对来说,当代西方社会对人没有这么严格的定义。父子、师徒彼此地位相对平等,汤姆和皮特都是直呼其名,这让中国人十分不解。他们认为外国人不孝或不尊重老师。
我觉得中国人的这种特点和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影响有关。儒家文化是一种特别强调论资排辈的文化。孔子本人就是一个非常注重“礼”的人,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孔子认可的礼,大多强调身份的重要性。《论语·乡党》讲的是礼仪,包括学者在各种场合,面对各种人,应该遵循什么规则。孔子教的礼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基于亲疏的“孝”,一个是基于辈分的“忠”。孟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孝的第一要义是顺从,和为善(难色),被认为是谦恭。对于君主来说,必须“以礼尽事”(《论语》),才能尽忠。有了这两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平等了。所谓“君臣,父子”,是论资排辈的表现。
那么儒家文化为什么这么强调辈分呢?我觉得跟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有关。因为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变化不大,农民普遍希望得到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孔子特别强调孝道,特别反对犯错。另一方面,辈分自然可以防止叛乱罪的发生,因为儿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父亲,臣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主。怎么会有冒犯呢?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认为以合家之道来治国是一个道理。家有孝子,朝有忠臣,国家自然和谐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儒家强调辈分可能与乱伦禁忌有关。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指出,原始人由于对血缘和图腾的恐惧,对乱伦非常恐惧,所以会采取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待犯有乱伦行为的同胞成员。换句话说,乱伦禁忌是近亲群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可能是一种防范乱伦的机制。由于农业社会人口流动性差,几代人同时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是常有的事。现在在很多偏远的农村,仍然可以看到一群一起玩的朋友,可能相隔几代,小学生可能互称祖孙。这一度让我很疑惑,因为我以前生活在城市里,同龄的人都是兄弟,所以即使面对不熟悉的长辈,我也能以年龄推断出该怎么称呼他们。后来在农村住了一段时间,称呼问题成了大问题。看到一个小孩,一个中年人要叫他叔叔甚至爷爷,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一些不熟的农村朋友来我们家做客,也不敢贸然打招呼,因为一个看起来很老的人,可能比那个年轻的一代还年轻,随便称兄道弟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儒家文化在刻意强调这种代际差异。两个一起裸奔长大的孩子被灌输了论资排辈的观念,那就是虽然她和我一样大,但是她是我的嫂子或者阿姨。这样,即使两个人是青梅竹马,到了《种爱》的年纪,也会因为这些年来姨甥地位的差异而有所忌讳。同时,为了更有效的区分代际差异,农村孩子在命名上也特别讲究。就像《红楼梦》里,贾政那一辈的名字都是“易”,贾宝玉那一辈的名字都是“王”。时至今日,许多农村仍遵循“金木水火土”的原则给不同世代的孩子命名,让人一眼就能知道家中某个人是什么人。灌输人伦观念,真的可以说是从娃娃抓起。
儒家文化对论资排辈的强调,源于农业社会特有的社会结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官场和学界有必要保持这样的传统吗?你可以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