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的名称由来

陶笛的名字是从台湾流传到内地的,它有着自己的名字,叫“Ocarina”。

相传在意大利北部的小村里有位面包师,经常用他的烤箱烧制低温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东西。有一次他烧制了一种上面有像脖子一样哨口的蛋形玩具,因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鹅的形状,所以就起名为“ocarina”,意大利方言就是“小鹅”的意思。

陶笛的英文名称“ocarina”就是从这里来的,音译为奥卡利那笛,该名称一只普遍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曾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许多支孔数不等的禽骨。经碳十四检测,已有七千年历史,部分骨哨,至今仍可以吹出简单的音调,与鸟鸣相象。此外,中国最古老的埙也是在这里出土的,不过只有一个吹孔,无音孔,正常的吹奏只能发一音。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出土了一批粘土烧制的器具,制作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经分析发现,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简单的乐曲。经过发展,在公元前500至600年,玛雅人制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阶。

1527年,一批墨西哥的阿芝台克艺人给查尔斯五世宫廷的表演就用到了带哨口的陶笛。

后来传到欧洲,一个名叫GiuseppeDonati的意大利人把这种原始的鸟形哨子,添加了一些有规则的指孔,称之为Ocarina,慢慢变成了今天所见到的大多数球形乐器的英文通称。再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良,最终演变成今日12孔陶笛的始祖。

1860年Giuseppe Donati在意大利成立了第一个工厂开始制作陶笛,他们对原先流行的陶笛进行了改造,当今的意大利十孔陶笛就是在那以后出现的。这个工作室几经转让,仍在生产意大利式陶笛。

1963年在英国伦敦John Taylor制作了第一个四孔的陶笛,四个大小不同的孔好像是二进制的排列,可以组合出十六种不同的状态,第一次用很少的孔实现了更多的音。此外在还可以扩展为5孔、6孔甚至更多,音域也随之增加。现在流行的六孔的陶笛就是以它为基础的。

1928年进入明田川孝东京艺术大学雕刻系学习时,开始制作陶笛,并对意大利式陶笛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种具有规范指法音阶对应的乐器,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十二孔日式陶笛,在日本,陶笛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土笛。

在台湾最早流行的陶笛是秘鲁样式的工艺陶笛,能发声但不容易吹奏出标准规范指法的音阶,后来经过改进,常规的形状像一个水滴或心形样式,也有各种变形的陶笛品种。

百度百科--陶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