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狗猪头肉菜肴的历史
荒沟猪头肉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创始人黄德祖籍安徽滁州,但因水灾逃往宿迁。因为擅长烹饪,他先在同代街(今东街)南摆摊,后开酒馆。黄德为人善良,做出来的猪头又便宜又好吃,生意兴隆。
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第三次南巡来到宿迁。他没有惊动当地官员,只是乔装打扮带着几个保镖暗访宿迁市。乾隆一行人在城里转悠,不知不觉已是中午,皇帝觉得有点饿了。这时,他们来到宿迁东街南端,只觉得有阵阵清香随着微风飘来,十分诱人。于是他们循着香味,找到了不远处一家卖猪头肉的酒馆。习惯在宫里吃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不相信猪头肉会这么香。他半信半疑地要了一份猪头肉,尝过之后连连称赞。“漂亮!漂亮!好吃的!”然后,甘龙命令卫兵给商店打电话,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因为黄德的本名是“大狗”,村里的食客都戏称他为“黄狗”,店家随口答道:“客官,小人姓黄明三,人称黄狗。”甘龙一听笑声,深感好笑,随口背了一句诗:黄狗猪头肉,酥嫩烂。不是在宫殿里,而是在海里。皇上走后,黄三才听人说,刚才夸他猪头肉好吃的客官,就是今天的圣者。结果精明的黄三忍不住了,把乾隆大师留下的那碗肉汤留下,第二天一起放在新的猪头锅里煮,把酒馆的招牌改成了“黄狗猪头馆”。从此,老汤换新汤,日复一日,代代相传。从此,黄狗猪头肉名声大振,生意兴隆,代代相传。
当时黄德给乾隆做的猪头肉,就是滁州风味。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宿迁猪头肉早已本土化,但在这种本土化中依然可以看到淮扬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