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据传北宋年间,琅琊山宝应寺的住持方丈叫智仙。他每天除了烧香拜佛,便在庙前摆3个茶水摊,向过路的樵夫、猎人供给茶水。这一带人们都称赞智仙方丈心地善良。
有一天,有个两鬓斑白的老人从此路过,喝了几杯茶后,便称赞起智仙方丈来了,并记得智仙方丈供应茶水,已经是9年9个月,外加9天了。
这老人告诉智仙方丈,他每天都要上山砍柴,经常在一块秀丽的地方歇息,那里风景美,来往过路的人也很多,就是缺少一个茶摊。
智仙方丈一听,忙请老人领路,前去看看。两人到了那里,智仙一看,果然是个好地方,林木茂盛,泉水清澈,风景秀丽。智仙方丈决定在此设个茶摊。
两人正在说话,忽然天色大变,下起了瓢泼大雨。老人叹了口气说:“要是在这里修个亭子就好了。”
老人本是顺口一说,没承想,智仙方丈却将此话记在心头。不几天,就在这里修了个亭子。亭子修好了,但始终起不出个好名字让两人都满意。时间一长,两人渐渐把给亭子起名字的事就给忘了。
后来,欧阳修到滁州当太守。他为官清正,体察民情,这里的百姓过着太平生活。他经常到琅琊山,与智仙方丈交往较深。
智仙方丈邀请欧阳修为亭子起个名字。欧阳修说:“我来到滁州,能与民同乐,真使我心醉。我看就叫它‘醉翁亭’吧!”
从那以后,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欧阳修善于饮酒,基本上来个朋友就找借口喝酒,一喝就非得喝多了。天天喝酒喝得晕晕乎乎的,自己岁数又最大,于是欧阳修自号“醉翁”,并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中,一起笔,仅用“环滁皆山也”5个字,概括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鸟瞰全景。下面再把范围缩小,突出介绍那蔚蓝而深秀的琅琊。再往下,视野推前,由俯及仰,沿山路而上,先写听觉,渐闻水声潺潺;接写视觉,有泉泻出于两峰之间。介绍说是“酿泉也”。
然后有写道,继续前进,峰回路转,突然出现一个翼然临于泉上的亭子。紧接点题,说明建亭者和名亭者。
只说取名的是太守,伏下一笔,而把“庐陵欧阳修也”留作全篇的结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寓之酒也”,进一步说明“醉翁”两字的深意,把景与情直接联系起来。
后文中一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突出了太守之乐却与众不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
这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联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结尾用一个答问句补叙“作记者谁”,文章戛然而止,突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且与全文从大至小,最后突出重点的写法一致,显得富于情趣。
《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暗示出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
本文是山水游记,但抒情气氛很浓。作者的欣慰和悲苦都含蓄地蕴藏在风景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当中。为了增强风神情韵,通篇采取说明句式,***用21个“也”字,造成一种从容婉转的咏叹句调。
在写景和叙事上,文章写得既明晰简洁,又丰满生动,勾画了一幅色泽鲜明、声态毕现的图画。它的层次利落分明,自远而近,由大及小,在疏朗的背景中鲜明地突出醉翁亭和作者的中心位置。
至于语言的概括准确,自然流畅,多用排偶而不失于板滞,以及音节的响亮和谐等,都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度技巧和特殊风格。
特别是《醉翁亭记》中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把欧阳修寄情山水,安民乐丰的内心世界挥发得淋漓尽致。醉翁亭也因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
有诗称赞说:
为政风流乐岁丰
每将公事了亭中
欧阳修还为此亭亲笔题写了“醉翁亭”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