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的名字

无名少女1883 I.N. Kramskoyi俄罗斯75.5cm×99cm油画莫斯科特雷恰科夫艺术收藏。

这是一幅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肖像,画家以精湛的技巧展现了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少女高傲自尊。她身着俄罗斯上流社会的奢华服饰,坐在以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为背景的豪华敞篷马车里。谁是“不知名的女孩”仍然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绘画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以主题性的情节描绘肖像,表现出一个刚毅、果断、有思想、青春的俄罗斯知识女性形象。

沉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岁,乔尔乔内意大利108.5cm×175cm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

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最终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现的是自然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光面前睡着的维纳斯,身体美丽而温柔,舒展对称而有起伏,与自然相呼应。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感官上的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生命力与新灵魂之间的美统一。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

1503 -1506意大利达芬奇77cm×53cm平板油画,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城市中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本是佛罗伦萨一个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她只有24岁。图中的蒙娜丽莎呈现出淡淡的微笑,眉宇间透露出内心的喜悦。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将女子的笑脸表现出来,尤其是微微上翘的嘴角和舒展的微笑肌肉,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显得平静、平和而又意味深长。这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矜持女性的美丽表现,许多艺术史学家称之为“神秘的微笑”。

向日葵1888文森特梵高荷兰91×72 cm油画。

《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国南部时画的。南方灿烂的阳光让画家欣喜若狂。他用黄色画了一系列静物来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向日葵就是这个时候的代表作。画家用很短的笔触画出了向日葵的黄色,每一朵花都像燃烧的火焰,细碎的花瓣和向日葵的叶子像火焰一样遍布画面。整幅画就像一团火焰在画布上燃烧,表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狂热激情。

西斯廷圣母拉斐尔1513-1514 265×196cm现藏于德累斯顿博物馆。

画面中,幕布缓缓向两边拉开,圣母马利亚抱着婴儿基督从冉冉的云端跌落。在她的脚下,跪着的是老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轻貌美的圣瓦拉。前者穿着厚重的法衣,指着圣母应该去的土地。后者虔诚地耷拉着,略显羞涩,仿佛在为母子祈福。圣母的脸很美,很安静,眉宇间似乎有隐忧。为了拯救全人类,她将不得不牺牲她心爱的儿子。小基督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他睁大眼睛看着我们,眼神中有一种不寻常的严肃感,好像已经明白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国1830油画260×325 cm卢浮宫博物馆

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彩丰富炽热,用笔奔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1831 may 1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德国诗人海涅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赞美诗。之后这幅画还有一些有趣的经历。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又归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1848年法国爆发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这幅画在卢森堡宫再次展出。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这幅画被政府撤下,理由是它具有煽动性。它直到1874才被送到卢浮宫。

弗朗索瓦·米勒的法国油画,83.5× 111cm,1857,在巴黎卢浮宫。

《拾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一幅非常真实、善良、美丽的农村劳动生活画面,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由此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痛苦和苦难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尤其是“汗水滴落泥土,每一粒都是辛苦的”的意义。整部作品的手法非常简单,晴朗的天空和金黄的麦田非常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在柔和的色调中。和米勒的其他代表作品一样,画作内容虽然通俗易懂,简洁朴素,但绝不平庸浅薄,而是深刻发人深省,这是米勒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米勒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的老师,他的大量以农民为题材的油画、素描和版画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和鼓舞。

拾穗描述了一个农村最常见的场景:秋天,金色的田野看起来一望无际,在麦收后的土地上,三个农妇正弯腰非常小心地捡起丢失的麦穗,以补充家里的食物。他们身后的小麦堆似乎与他们无关。虽然我们看不清楚这三个农妇的脸和面部表情,但米勒形容她们的体态庄严得像古典雕塑。三个农妇的动作角度略有不同,具有系列动作之美,似乎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的分解图。那个戴着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在飞快地捡,另一只手拿着袋子里的大捆麦穗。看得出来,她已经接了一段时间了,囊中鲜有收获;戴着蓝色头巾的女人由于反复弯腰已经筋疲力尽了。她看起来筋疲力尽,左手放在腰后支撑身体。画面右侧的女子,侧着半个身子,手里拿着一堆小麦,正在仔细地检查着已经重新被摘下来的麦田,看看有没有漏收的麦穗。农妇们就是这样来来回回,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一粒粮食的深情,耐心而不知疲倦地捡拾麦穗。

画面中,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头巾平静而丰富的色彩也融入了黄色。整个画面宁静而庄重,以田园牧歌的方式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米勒对乡村生活的特殊热爱。

《玛丽女王》在马赛港登陆鲁本斯佛兰德斯,394cm×295cm,现藏慕尼黑美术馆。

《玛丽女王登陆马赛》是鲁本斯为法国女王完成的第六幅历史画(共265,438+0),标题为《玛丽·美第奇的一生》。鲁本斯运用半神话半浪漫的虚构手法,将这个真实的人和事融入虚幻的赞美环境中。美第奇家族是法国的名门望族,玛丽·德·美第奇是法国的摄政王。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玛丽的宫船刚刚抵达塞夫港。她盛装打扮,准备接受法国最高礼仪。船头上身穿制服的女孩,身着古罗马服饰,伸出双臂,表示欢迎来到法国。豪华的宫船下,很多海仙女在拉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