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有哪些古村落?

界石村

碣石村位于门头沟区盐池镇西部的深山里,村庄面积6.96平方公里。这个村子修建的时间不晚于晋代。

原名“三岔村”,因村内巨石林立,形似石碑,故名“碣石村”。

村庄沿峡谷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群山环抱,溪水潺潺,街上两棵古槐树枝繁叶茂,很有神韵。

四合院主要由三合院和四合院组成。建筑基本上是硬山碧水脊的形式,砖雕精美,门窗装饰多样,庭院青砖铺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遗产。

村里古井众多,墨迹随处可见,洋溢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村内有关帝庙、龙王庙、圣泉寺碑等文物古迹,其中菩萨洞自然形成,各具特色。

碣石古村是全镇古民居数量最多的,有14座四合院,27座四合院,18座四合院。

各类院落具有明显的古院落特征,风格各异。

这些建筑在保留原有历史面貌的基础上,也留下了近代史的痕迹。

村里的很多墙壁至今仍能清晰看到:抗日战争、解放后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标语和壁画。

碣石村的古井多达72口,都有着浓浓的古色古香,很多都伴随着一个童话。

井水香甜可口,清澈宜人。

经有关部门鉴定,该村井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完全符合饮用标准。

5438年6月+2007年2月,碣石村被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确定为“京西泾阳第一村”。

2005年9月,碣石村被列入门头沟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桑峪村

后桑峪村是全村信奉天主教的村子。

北京天主教教区后桑榆教堂(耶稣圣心),是北京西南门头沟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型教堂。

后桑峪村也是北京有名的教区村。

据说早在元朝,天主教随蒙古军队传入北京后,就有外国传教士来此行医传教。当时有一个私人住宅作为祈祷的场所。

到元末元初二年(1334),在后桑峪村建起一座名为“耶稣圣心”的教堂,教徒发展到100多人,属于天主教北京教区。

李神父用一公一母一对狮子狗修复了两座教堂。其中,母狮犬(狮犬现藏文物局)上刻有“镇宅吉祥,槐林德意”字样,以作见证。

明嘉靖十三年(1534),教堂改建扩建为五座教堂。大门上方有匾,题“万物皆真”,下一段是“嘉靖十三年所建”。

山里有这个基督教堂,民风淳朴,村里治安很好,得益于村民的精神修养。

灵水村

陵水村是北京京西古驿道上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山村。最迟在辽代就已经相当大了。

当时经济相当发达,商号有十几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八家,被称为“八大堂”。

陵水的居民主要是刘和谭。

从村南的南岭望去,村子看起来像一只乌龟,乌龟是“四灵”之一,是吉祥长寿的象征。以前村里有36座石磨,72口井,风水好,人杰地灵。

这大概就是村名的由来吧。

自明清科举制度盛行以来,数百年间出现了22名举人、2名进士和数十所中小学的校长,被誉为“京西陵水举人村”。

这个村子当地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有纪念刘茂恒恩情的秋粥节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有陵水八景叫东陵石人、灵泉银杏、北山柏翠、南塘北条、西山荷花、举人府、飘玉山庄,还有两株被古代专家称为“世界珍稀奇树”的“白豹玉”。

杨家峪

杨家峪村位于斋堂镇东南部的深山里,四面环山,村庄面积7.09平方公里。聚落的整体形状像一只蝎子。

据一处明代残碑记载,该村建于辽代,原为一个姓杨的部落,兴盛于清末民初,当时人口只有100人。

杨家峪户数不多,却聚集了古道文化、宗族文化、道教文化、建筑文化等诸多遗产,堪称原生态古山村中的精品。

杨家峪人淳朴、勤劳、善良。因自古以来尊儒服道的民风,有“耕读之乡”、“长寿之乡”、“少女之乡”、“明清古建筑之乡”等诸多美誉。

苇子水

走109国道,顺着永定谷,进入盐池古镇,在秦峪口检查站右转6公里,就到了北京西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幽静的古村落——苇子水。

这个可以与“爨下”比肩、同根同源的古村落,原名“巍子水”。据说之所以叫“巍子水”,是因为村里有一条东西向的沟,常年流淌,芦苇茂盛。如今沟干了,芦苇没了,村名就演变成了人们习俗中的“芦苇水”。

苇子水村的房屋分布在九条山沟里的山盆里,山沟里建有46座明清四合院。

其中5个座位基本完好。

这些院落比较好地保留了古朴厚重的建筑风格,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农村面貌。

苇子水村有600多年可追溯的历史(最早是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来到这里,不需要问一个男村民姓什么,只要问他名字就行了。同一个家族的村民都是一个姓,都是同一个家族的亲戚。

祖先据说来自山西洪洞的大槐树下。

这和靖西斋堂古村的起源是一样的,可以说是同根同源!由于常年与世隔绝,这里民风淳朴,据说不会接路。

爨下村

川底下村,本名爨下。

它得名于明代的“基连口”(当地称为机投)。

位于北京西部斋堂西北窄谷中段,解放前属宛平县八区,现属斋堂镇管辖。

距北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庄面积5.3平方公里。清水河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1℃,自然植被良好,适宜养羊、养蜂。

全村人口29户70人,土地面积280亩。全村有74个院落,689间房屋。

大部分是清末修建的四合院和三进制住宅(少数建于民国)。

依山而建,根据情况高低错落,以村后龙头为中心,南北轴线为两侧呈扇形展。

村与村之间隔着一条长200米,最高点20米的弧形墙,村前围着一条长170米的弧形墙,使全村形影不离,神仙聚首,三条通道用来上下通行,多了防洪防匪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