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点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穴名冠“鬼”穴统称鬼穴5经络穴别名鬼穴5.1风府穴别名5.2起源5.3穴名解法5.4特异性5.5归属位置5.6风府穴位置5.7风府穴的选取5.8风府穴的穴位解剖5.8.1层次解剖5.8.2穴位区神经、 血管5.9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5.10风府穴的适应症5.11针法5.11针法5.1风府穴的配伍5.1.2灸法5.12 5.13文献综述5.65438

2英文参考十三邪穴【湘雅医学词典】

fēNGFēGV 16【中国针灸大辞典】

3.鬼点概述:1。分名叫“鬼”的通称;2.穴位别名。

4洞名冠中“鬼”点的统称鬼点是指洞名冠中“鬼”点的统称。还是《十三鬼洞》。[1]

十三鬼穴是指治疗精神障碍的十三个经验穴。出于“准备一千块钱。”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认为精神障碍多为鬼邪所致,故将能治疗此类疾病的穴位称为“鬼穴”。分别是任重(鬼宫)、哨上(鬼信仰)、白胤(鬼基地)、大岭(鬼心)、神脉(鬼道)、丰府(鬼枕)、颊车(鬼床)、澄江(鬼城)、劳宫(鬼洞)、上星(鬼堂)和阴下男人穴。但《针灸集英》中的许嵩·丘福《鬼病十三首》与此有所不同,神脉、上行、曲池、穴、玉门头穴较少,神庭、乳中、阳陵泉、间行穴较多[2]。

5穴位别名鬼穴位鬼穴位是穴位的别名,即风府[1]。出于“准备一千块钱。”

丰富汉语拼音丰富罗马拼音丰富美国英语译名风州

国家

产生

编号中国GV16日本法律16

莫兰特的VG15野夫的IVG15德国的LG15英国的Gv16美国的Go16风府是经络穴位名称(Fēngfǔ GV16)[3]。黄帝内经:论骨虚。出了《黄帝内经·灵枢·本博》。别名通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女方)、鬼枕(备急千女方)、曹(术方)、(绘录)、鬼林(针灸(南靖))。它属于督脉[3]。风府是阳维脉和督脉的交汇点[3]。风为风邪,宅为聚集地。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为病,常为风邪聚集之地,故名风府[3]。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意识、头、鼻、口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强痛、头晕、鼻塞、鼻衄、咽痛、突发性惊厥、中风、发声困难、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颈强、头晕、失音等。

5.65438+

5.2出处《黄帝内经·苏文古空论》:风伤颈,蛰风屋。

5.3穴名为风邪,宅为聚集地。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为病,常为风邪聚集之地,故名风府[3]。

5.4特定风府是阳萎和督脉的交点。

5.5后面的部分[4]

5.6风府穴的定位标准:风府穴位于项部,发际线中间1寸时,枕骨隆起处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居中[5]。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上,入发际线1寸,是枕骨粗隆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6]。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骨隆突直下突出,两侧斜方肌间凹陷。坐着,头微微前倾取穴[3]。

风府穴在督脉中的地位

风府穴位于头后部。

风府穴位于头后部。

风府穴在后头部(肌肉)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骨)的位置

5.7风府穴的取穴方法为端坐,头部略前倾,取穴于后中线,发际线以上1寸处。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骨隆突直下突出,两侧斜方肌间凹陷。坐着,头微微前倾取穴[3]。

坐直,头略前倾,枕厚直下时,取发际线中间凹陷处1寸处的穴位[7]。

5.8风府穴解剖风府穴下是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颈椎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直肌大小肌。浅层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分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5.8.1级解剖学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直肌大小肌之间[3]。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8]。

5.8.2穴位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三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动脉;深层分布枕大神经和枕动脉;深层可以穿透包膜,损伤脊髓[8]。

有第三枕神经、枕大神经和枕动脉的分支[6]。

5.9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风府穴有祛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

风府穴有祛风、益脏、清神的作用[3]。

风府穴为督脉、足太阳、阳卫经的交汇处,临床上擅长治疗内风外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背痛,或外感风热引起的头面部、五官疾病,可用祛风解表法治疗。[9]

风府穴是十三鬼穴之一,命名为鬼枕,意思是此穴具有醒脑开窍、熄风安神的作用,故可治疗肝风内动、扰神所致的癫狂、癫痫、中风等。[9]

风府穴是风邪聚集之地,也是风邪侵入人体的门户,故善驱风,临床可治疗内风、外风等多种疾病[9]。

风府穴是足太阳经、阳萎经、督脉的交汇点,具有清热祛风、化痰开窍的作用[10]。

后脑勺和颈部最易受风邪侵袭,风穴(风府、风池、风门、峰峰、冯冰等。)之间也是治疗风邪所必须的。[10]

5.10风府穴的适应症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意识、头、口、鼻等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痛、头晕、鼻塞、鼻衄、咽痛、突发疾病、中风、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疾病、神志、头、鼻、口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痛、头晕、鼻塞、鼻出血、咽喉痛、突发性痢疾、中风、歇斯底里、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3].

风府穴主要用于头痛、落枕、头晕、咽痛、失音、癫狂、中风[8]。

风府穴主治癫狂、癫痫、癔症;无声中风、舌慢、眼痛、鼻衄、鼻塞、耳聋、咽痛、头痛;强烈的颈背疼痛;呕吐、黄疸、下肢疾病、偏瘫等。[7].

风府穴主要用于头痛、落枕、头晕、鼻衄、咽痛、无声中风、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和流行性感冒[6]。

治疗舌头烦躁和喉咙痛。失音、头痛、头晕、强颈、中风癫狂、神经性头痛、颈部神经和肌肉疼痛、感冒、歇斯底里。

5.11针法5.11.1针法0.5 ~ 1寸[6]。

直刺或向下斜刺0.5 ~ 1英寸[8]。

针尖缓慢刺入下颌骨0.5 ~ 1寸[3][7],深度要根据患者颈围的粗细来控制[7]。一旦出现四肢麻木,应立即拔针[7],不允许再次插入。

注意:

没有深深的刺伤。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误刺入枕骨大孔损伤延髓[3]。

不要刺得很深,以免伤到深层的延髓[8]。

因为针尖容易刺入枕骨大孔,所以针刺时针尖朝向口鼻尖比较安全。一般深刺此穴有两种阻力感。阻力的第一感觉来自项韧带,然后是失败的感觉,第二感觉是硬脑膜。要特别注意针尖不要穿过硬脑膜,以免刺伤延髓。[7]

5.11.2艾灸可灸[7]。

无灸[3]。

此穴禁止针灸铜仁穴,各风穴禁止艾灸。如果火进入风点,会越来越凶。还是火炉之火,风生水起,要谨慎。[10]

5.12风府穴风府穴与风门、风池穴、阙阙、合谷、复六治疗风寒感冒的配伍[3]。

风府穴配合后溪治疗头痛[3]。

风府穴配合阳谷治疗失明和癫狂[3]。

风府配风城,有疏风通络之功,主治皮肤经络冻伤。

风府,与舒菲、太冲穴、丰隆穴同用,有理气解郁之功,主要用于治疗狂躁、焦虑。

风房配有风池、沟渠、太冲、合谷,治疗小儿惊风[7]。

风府配合大椎、本神、体柱、腰奇可治癫痫[7]。

风府配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7]。

风府配髓天竺,治疗头颈强痛[7]。

风房配哑门,练拳,可治中风舌慢,骤寂[7]。

5.13文献综述《黄帝内经·苏文古空论》:风从外入,使人感到寒冷,出汗头痛,身体恶寒。在风房治疗,调理其阴阳,不足则补,过度则泻。大风,脖子疼,刺风房,风房在上椎。

《伤寒论》:第一次吃桂枝汤,被它迷惑的人会先刺风池、风府,但桂枝汤会治好你。

针灸经典A、B:感情无情,刺风屋。头痛急,吐不出来,头晕,鼻子不能呼吸,舌头很难说话,刺不下去。疯了容易聊个没完,又疯了容易自杀,还有眼神不对,刺风屋。说不出话,嗓子疼,刺风屋。

针灸经典甲、乙:督脉与阳卫之会。

针灸聚英:颈入发际线1寸,筋在万弯。如果你说你的肉竖起来了,你就会停下来。

《针灸经典·赋予健康》:风府者始于伤寒,身强者裹羊毛,南方胆小者亦有帛护。

同仁穴针灸图解:不准灸,不巧让人尴尬。

铜仁针灸经穴:治头痛、急颈、头晕、鼻衄、咽痛、走神、视物不清。

扁鹊的心里话:但是如果你把针扎进这个点,你会晕过去的。如果你把它放进右耳三寸,你就不会伤到你的腿筋,也不会感到头晕,这是一种奇妙的方法。

针灸精通:中风、舌慢、寒战出汗、恶寒严重、头痛、项急、半身不遂、鼻衄、咽痛、伤寒、自杀、失明。所有的头部疾病都会使马变黄并生坏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

5.14风府穴的研究进展5.14.1对凝血机制的影响针刺风府穴和哑门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治疗两个月后,凝血程度减轻,纤溶时间明显缩短。说明针刺风府穴和独门穴可以促进血浆纤溶系统的活性,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利于脑出血血栓的溶解和吸收。[7]

5.14.2对血压的影响丰福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家兔“风府穴”发现,末次针刺后3小时,大脑皮质、肝脏和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3h,皮质下组织和肾脏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也升高。[7]

5.14.3针刺风府穴调节胃功能对胃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3]。它可以减少高水平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低水平的胃酸和胃蛋白酶[7]。

5.14.4增强大脑皮层、肝脏、肾脏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针刺动物风府穴可增强大脑皮质、肝脏、肾脏和腓肠肌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10]。

5.14.5引起皮质、皮质下结构、肝、肾和腓肠肌的组织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