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姓起源哪里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武陵郡沅陵顷侯刘吴阳,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战国时期的楚国巴陵,即古籍上所记载的巴丘,又称沅陵,汉朝时期称下隽县。 据史籍《前汉·地理志》记载:“长沙国下隽县。”下隽县位于今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为邻,南接溆浦、辰溪,西连古丈、泸溪,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其境内有君山、洞庭湖、巴丘湖、青草湖等景致。 沅陵在西汉朝时期为长沙国的一个县制,称作下隽县,简称隽县。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吕雉封长沙王之子刘吴阳为沅陵顷侯,历四十六年之后因无嫡系子嗣而国除。期间,沅陵顷侯将自己的庶支族人分封在下隽县,其后裔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称隽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时期辰州府沅陵王朱贵谲,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明朝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封辽简王朱植的第十七子朱贵谲为沅陵王,传一百二十二年之后因无嫡系子嗣国除。到清朝初期,有沅陵王朱贵谲的后裔子孙因避满清政府的灭明杀戮,而以居邑名称之古名改隽氏者。 明朝末期,该支隽氏族人中有回复为朱氏者,亦有沿用隽氏者。
迁徙分布
我国古代以隽为地名的地方,大江南北都有,因此隽姓一开始就散居于南北各地,后在河北东部一带形成郡姓望族,以渤海郡为郡望。如今在山东、河北、陕西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隽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渤海郡 西汉置,在今天河北、辽宁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沅陵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在这一带繁衍;夏、商、周时,少数民族在此生息,史称“南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沅陵为黔中郡郡治。 滨 州: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朝时期建有蒲城国。 ②、堂号 渤海堂。
宗族字派
字辈: 河北景县隽氏字辈:有福文玉振,风秀国成祥,孝廉忠义芳,继祖传世广。 山东五莲隽氏字辈:锡树桂荣增金立,治泽怀忠保世馨;承恩京兆德芳久,鸿禧百代乃崇新。
历史名人
隽不疑,西汉臣。字曼倩,渤海(治今河北沧县东)人。初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暴胜之为绣衣御史至勃海,知其贤,荐于武帝,任为青州刺史,昭帝即位,齐孝王孙刘泽与燕王旦联络郡国谋反,他发觉收捕,擢为京兆尹。据《汉书·隽不疑传》载:“隽不疑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何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言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始元五年(前82),有人冒充戾太子,朝臣不敢辩,他以儒经决事,收捕追治,终发其伪。以此名重当时。 隽纪坤:(公元1947~今),山东苍山人。著名收藏爱好者。 1990年4月毕业于无锡书法艺术学院,任职于白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系白山市集邮协会会员。主集邮票、粮票、烟标,现藏粮票三千余种、专题烟标四千余枚;兼集烟标、报头。 隽永利:(公元1962~今),山东淄博张店人。著名地方企业家。 山东省淄博长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94年起任现职至今。并兼任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常委、山东省民营企业家公会副会长等职。 1994年,隽永利被山东省委统战部、***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工商联授予“山东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的称号。目前,长城集团在隽永利的领导下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隽桂才:(公元1968~今),山东日照五莲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多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他辅导的选手有数十名获得国家级大奖,有两人获全国一等奖,并被保送进入全国一流重点大学。 多次受到山东省化学会、山东省教育学会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表彰奖励。1999年获山东省教育学会、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被日照市委组织部、日照市人事局授、日照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日照市青年科技奖。 长期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全国中学化学教育界有很高的声誉,他在国家级化学教育专业期刊发表化学教育专业论文百余篇,并被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聘为《化学教育》著名期刊的山东地区特约通讯员。化学竞赛辅导别具特色,辅导的选手年年获得国家级大奖。 其他隽姓名人有清官吏隽维基等。 隽姓宗祠通用联 阀阅渤海; 启姓长沙。 指隽姓郡望和源流。 曼舞轻歌颂盛世; 倩装华服迎嘉宾。 汉朝隽不疑(字曼倩)“曼倩”二字嵌字联。 为尹信威,致百姓敬服; 录囚平反,得慈母欢欣。 隽不疑任京兆尹,为治民严而不残,吏民服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有何平反?活几何人?”闻多有所平反则喜,或亡所出则怒,为之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