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快就要到七夕了。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情人节的历史。
七夕的由来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汉代女子常在楼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人皆之”,这是我们所见古代文献中最早的乞巧记录。在这个节日里,妇女们穿针乞巧,非常热闹。《风俗》载:“七夕,牛郎织女要渡河,鹊桥会。”浪漫的故事。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观察天文学。因为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位于天空的最南端和最北端,而且是最亮的两颗星,中间隔着一个波浪状的星系,所以喜欢追求秩序的古人就把这两颗星和星系变成了崇拜的对象,这也是中国情人节最初的由来。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象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出现,出现了关于牛郎星织女星的记载。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讲的是靠大姑生活的孤儿牛郎。受到哥哥和嫂子的虐待,他被迫离开家,靠一头老牛耕田养活自己。一天,织女和仙女们来到人间,在河里玩耍和洗澡。老牛突然开口说话,劝牛郎相见,并告诉他,如果仙女们天亮前不回去,就得留在人间。于是牛郎留在河边看七仙女。他发现最小的仙女很漂亮,突然爱上了,想起了老牛,于是悄悄地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们洗了个澡,准备返回天堂。过了一段时间,两人相爱了,小仙女嫁给了牛郎,再也不想回天堂了。婚后,他们种田织布,生了一儿一女,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不料天帝发现了此事,命太后护送织女回天受审。老牛不忍心看着他们的妻儿分开,就摸了摸破头上的角,把它变成了一条船,让牛郎带着孩子去追。眼看就要追上织女,王母娘娘突然扯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中画了一个滚滚银河。牛郎不能过河,只能望着河水和织女一起哭泣。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在天河上架起了一座彩色的桥,让牛郎和织女在天河上相遇。天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一次,喜鹊就会在身边。牛郎和织女会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遇。
七夕的习俗
1.种子寻找
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铺一层土,播下谷子的种子,让它生出绿苗。或者泡绿豆、红小豆、小麦等。放在一个磁性的碗中,然后用红色和蓝色的丝线将它们捆成一捆作为种子。南方各地也叫“泡泡聪明”,发芽的豆芽叫聪明芽,连针都换成了聪明芽,丢在水面上乞求聪明。蜡还用来塑造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鹫、鸳鸯等动物的形状,浮在水面上,称为“浮在水面上”。还有蜡做的婴儿玩偶,妇女可以买回家,浮在水土中,以示对子女的吉祥,称为“化生”。
2.蜘蛛应该很聪明
巧喜蜘蛛的七夕习俗是比较早的一种求巧方式,大概始于南北朝时期。快乐蜘蛛要聪明“就是在七月初七的晚上,把抓到的快乐蜘蛛(一种小红蜘蛛)放在首饰盒或者其他器皿里。”第二天一早,我打开盒子观察蜘蛛网。如果网是方圆的适当和密集,这表明乞丐是巧妙的。
3.针头注射很有技巧
它是中国情人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盛行于明清时期。将绣花针放入形成水膜的容器中,看其能否漂浮并在容器底部形成图案,以此来检验巧性,也称“浮针试巧”、“抛巧针”。这是七夕针线习俗的变体,起源于针线,又不同于针线。这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中国情人节习俗。
江苏地区的乔乔活动是拿一碗干净的水放在阳光下暴晒,然后在户外过夜。就是捡细草棍,浮在水里,全靠它们的影子。也有很多年轻女性用小针看到水下针的影子来成全自己的智慧和愚蠢。
崇拜织女
“拜织女”纯粹是女孩子和女青年的事。大多是提前和朋友或邻居约好五六个人,最多十几个人,共同举办。仪式是在月光下铺一张桌子,桌上放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姑娘们在参拜的前一天斋戒沐浴,在七夕的月光下围坐在桌前,一边吃着瓜子花生,一边向织女打坐。
5.女性洗发水
人们认为,在七夕那天取泉水和河水,就像从银河中取水一样,具有清洁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称之为“天孙(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一天洗头发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意味着有了银河圣水,她们将受到织女女神的保护。
这些就是中国情人节的由来和习俗。牛郎织女的故事,凝聚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七夕”的美好爱情节日。与西方情人节相比,“中国情人节”更具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