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张王李赵是中国的大姓,哪位可以告诉我它们的发源地和姓氏的来源
张姓
一、张姓来源
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二、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王姓
寻根溯祖王姓起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地人合一乃为王者,王者之族、孰能与比!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人口将近一亿,自汉代以来,王姓有至少21个著名望族,其中如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群星璀灿,光耀华夏,数千年来人才辈出,可称王者之族。
王姓的来源很复杂(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与林姓同宗,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4)历史上的外族姓氏,如王氏高丽(今朝鲜)的开国君主王建,西魏王频氏之祖王雄,钳耳氏之祖王季等。(5)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6)赐姓,如汉代燕王丹的玄孙嘉,王莽时被赐姓王;(7)冒姓,如隋代王世充本姓支氏,五代 王保义、原名刘去非,皆冒姓王氏,(8)历史原因,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
将近一亿人口的王氏除了著名的琅玡氏,山西太原王氏,名相辈出的三槐王氏,还有山东昌乐的北海王氏、山东郡城的东海王氏、山东巨野的高平王氏,陕西的京兆王氏、甘肃天水的天水王氏、山东东平的东平王氏,山东滕州的山阳王氏,河南新蔡的新蔡王氏、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王氏、河北省行唐县章武王氏,山东掖县的东莱王氏,四川的广汉王氏,陕西的金城王氏、山西的河东王氏、湖南的长沙王氏以及江苏的六合王氏,河南的南郡王氏等等亦是名望家族。有的书籍记录,王氏著名望族全国多达三十八望,比二十一望多出十七望来,可见王氏在全国分布之广,家族之兴盛,名人将相的功绩,教育、著述、书画、艺术等,对社会影响者是不可低估的。
王姓从史传上可知,中华王姓大多是“王者之后”,即为帝王的后代。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庶人,由贵族的忠心为国,而造贬为平民百姓,一口冤恨之气在胸,不久即郁郁而终。其子宗敬一家便以“王“为氏了。到了秦汉时期,太子晋的后裔在社会进展的新形式下形成姓与氏合一的文化背景,“王”氏转化为“王”姓。除太原王姓之外,周文王、周考王的后裔,在改朝换代后或出逃流亡,或夺爵失国,为了让后世子孙牢记他们的高贵的出身,于是也以王为姓。此外,帝王赐姓,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改王姓,也是王姓由来的途径。在山东的十几支王姓中,有几支是在元朝由蒙古人改姓王而流传至今。
子姓的后裔
由子姓而出现的王姓,是王姓来源较早的一支源头。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好”氏,据历史学家扬荣国先生称,子原先写作“好”,读子,而“女”是表示原先是母系氏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这时候,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只大鸟在河边产下一个蛋,那鸟又飞走了,这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就把鸟蛋捡起来吃了,那时还很原始,虽早已发明了火,但生食还是经常的,含毛茹血在那个时代也没有断绝。说也奇怪,自从简狄吃了那个鸟蛋后便觉身怀有孕,经过十月怀胎,后来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是契。从这个来自《史记·殷本记》中的故事,人们都只能把他当做一个神话,传说中的简狄是帝喾的妃子,对此,三国时期谯周就说:帝喾生尧,而契在尧时出生,在舜时才长大成人。由此看来简狄一定不是帝喾的妃子,契也不一定是帝喾的儿子。不过这个传说中可以发现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契出生的时代不是远古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而是有嫁娶婚姻的社会,不过女人的母权还有很多残余。第二,在契出生的时候,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不再被看作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了,人们的文明要求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简狄记不得那个男人是其生父,就有了吃鸟蛋而生契的事了。这虽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今天这类事也常有。不过生个惊天动地而载入史册的人却不是经常能有的。
契在尧时出生后,在舜的时代成长发展,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时,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人伦理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地(今河南商丘县南)赐姓为子。自契至十三世成汤凡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商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就对他征伐。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那时候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汤很会治国,他说“人通过水可以知道自己的形象,君通过民可以知道国家治与否”。汤是一个仁义的君王,一次汤见到有人在田野张网四面,想将野兽一网打尽,祝曰:“自天下皆入吾网。”汤朝天祝曰:“那样不是都杀尽了吗?要去其三面,欲左者左,欲右者右,不用命者,乃入吾网”。最后传到诸侯耳朵里,他们说:“汤德至矣,他的仁惠都关心到禽兽了。”于是纷纷投到汤的周国。百姓纷纷前来投奔他,在畔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为汤治理国家的良辅,经过几年的治理准备,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的统治。最新历史断代工程定为公元前1598年,在西亳定都,建立了商朝,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前后传承了三十位君王,最后终于亡在第三十一位君主帝辛(名纣)的手中。提起帝辛,可能有些人觉得陌生,因他名叫纣,人们都叫他纣王,他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滛逸的暴君。
商在纣的统治下,虽然昏庸无道,背叛亲离,但以子为姓的殷商宗室并不是人人都像纣王那样,他们之中不乏明智之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叔比干,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太丁的儿子,是纣王的亲叔叔,当时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无道,人们纷纷离去,纣王的兄弟微子也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以示不与纣王合作,这时比干却下决心劝谏纣王改弦移辙。他参见纣王,对他进行苦口婆心的规劝,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三天,最后把纣王说的不耐烦了,在纣王的妃子,苏妲已的怂恿下,纣王又开了杀戒,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那个时代:“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说完就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地杀死了。
王子比干死后不久,商朝就被西方兴起的周灭掉了,商朝虽然灭亡了,但商王室的三个子姓贵族却因为不与纣王同流合污而被视为商朝的三个仁人,他们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后来被封在宋(今河南商丘县城南),箕子也受到周武王的优待,比干的墓地所在的地方,被周武王封疆益土,赐给了比干的后代。比干的墓地,《水经注.清水》说是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史记.本纪》张守节《正义》及《括地志》说在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市)10里,比干的后代便在从淇到卫辉市这一带的土地上生活,他们一部分改姓王氏,实际上是殷商王族子姓的后裔。这一支王姓后裔,就是子姓的王氏。还有一部分改为林姓,福建莆田的林姓与迁到山东的林姓均有这一记载,他们的谱书,是唐代的文彦博作的序。
王氏的起源还分别来自:
妫姓的后裔
姬姓的王氏
杂姓改王氏之后裔
胡姓的后裔
王氏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氏人口将近一亿,历史名人之多郡望之盛它姓难以相比。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王氏名人达2360多人排诸姓氏之首。清初清未有二支王氏望族祠堂上曾挂着这样的对联:
一、唐宋元明、十八状元三学士======公孙父子,七人拜相九封候
二、宋元明清、三百进士七鼎甲======高曾祖父,十二宰相五封候
由此可见王氏之盛。
李姓
来源有四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改自林姓,在福建闽南一带有一望族李林氏,众十万,为明代时福建泉州晋江的一支林姓人为了避祸的缘故改姓为李,有载“清源林李宗谱”。与林氏同奉文财神比干为始祖.
二、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赵姓
一、寻根溯祖:
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
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二、迁徙分布
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