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贤昌笔下的人物生活
1881毕业后,经长老会介绍,在印刷出版宗教书籍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出版社当学徒,完成课程后做英文排字工。鲍显昌平时生活节俭,十几年来有点积蓄。1896年春天,他和哥哥仙恩、姐夫夏瑞芳等亲戚在三阳泾桥旁的一个茶馆里聚会,商量决定以IPO合伙的方式集资成立出版社。每股指定为500元。单独募集后,* * *已募集资金(7股半)3750元(境外投资者4000元),鲍坤忠、夏瑞芳各持有1股。他们三人还去日本考察印刷业,订购了印刷机场和新字体。他们还在江西路德昌里租了三个车间,雇用了65,438+00多名工人。出版社于65,438+0897年2月正式开业,夏瑞芳当选经理,鲍显昌负责印刷事务。当时只有三个手摇架,三个脚踏印刷机,三个自墨手持架,主要用于接收和印刷外国商务文件,也用于印刷一些宗教书籍。被宝姐按照业务性质命名为“商务印书馆”。
1897,与夏瑞芳、鲍先恩、高凤池合资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协助哥哥鲍先恩管理印刷厂。
1898期间,清政府颁布诏书实施新政,国人学外语之风愈演愈烈。商务印书馆请人翻译出版了《学英语的书:华英之初》、《高级华英》,都是中英文对照,有白话文注释,印刷也很清晰,受到大家的欢迎,10次出口北京、武汉等地。当时上海有22家民营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的销售量是最高的。后来,英语教材出版发行,销售范围更广。当年增资1000元,增加煤油发动机取代手摇曲柄,提高了印刷效率。《华英词典》出版于1899年,是第一部由商办印刷的词典。江西路上的老房子倒塌了很久,搬进了北京路李顺青,租了12房间,扩建了设备。
1900年投入日本商人图书出版社,进一步完善了业务设备。同时,业务上也拓展了多种业务,如代购印刷机械,代售印刷设备和油墨,代铸中英文铅字等,增加了不少利润,并设立了销售部和经销部。1902北京路的商业作坊失火,却获得了保险公司的巨额赔偿。于是在闽北路上自建车间,进口新的印刷机,如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相机的英国彭罗斯相框,扩大了印刷所的生产规模;此外,在福建北路唐家米屋3室设立了编纂室,进一步提高了图书的内在质量。还在河南路福州路购地建了出版社,扩大了图书和商业文献的营销业务,使整个企业发展迅速。
1910年,鲍先恩去世,继任印刷厂厂长。1913年赴英、法、德、奥、美、日等国考察,购买各种印刷设备,聘请德美技术人员指导工厂。1920年4月任印刷厂总经理兼厂长。工作期间,聘请王等多位专家进馆,加强编译所,创新小说月刊、学生杂志、妇女杂志,创办《儿童世界》、《自然》等期刊,出版《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学生国学丛书》、《中国人名词典》、《中国医学词典》、《英汉综合词典》。他热心公益事业。他和他的兄弟一起捐款在上海建立了江湾孤儿院,并在他的家乡建立了一所义务教育学校。1929 165438+于10月9日在上海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