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苗族人询问高分奖励的特点。

苗族服饰

苗族分布广泛,分支众多。服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女性的典型服饰是上衣和百褶裙。过去,苗族的服装材料主要是亚麻编织的土布,并广泛使用独特的蜡染和刺绣技术。裙子多以白色和青色为主,服装的材质、颜色、款式、刺绣等各方面都很有民族特色。头、颈、胸、手上的银饰是最常见的饰品,苗族的银饰在所有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并且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生活习俗

吃:1。吃油茶。油茶是一种用油炸爆米花和水混合制成的待客茶。如果客人喝了,主人会高兴,但如果客人不喝,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蔑视。有的人要喝三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2.吃山泥鳅(蜥蜴,统称四足蛇)。在加工好的泥鳅中加入少量米粉,一起腌制在坛子里招待客人。3.吃青菜。过年喜欢吃青菜,一般不剁碎。

穿着:苗族服饰因地区而异。男的,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开衫,腰带,裤腿,打底裤。中青年人穿的开衫,又短又小,面料多为自产的“自制拼布衣”。女装则风格迥异,穿无领绣花衣,中间插花瓣,穿包边、绣花或纱数的阔腿裤。引人注目的女性头巾,一般都有一尺多长,颜色都是青蓝色,有的裹着黑白格子。

居住地:1。吊脚楼,有2-3间挂脚的房子,飞檐上翘,走廊环绕的白色木栏杆,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鹤脚底层用来存放粮食、农具、柴火、土灰,或者牛、羊、猪、厕所。上流社会居住着人。2.一个方形的炉子,高60-70厘米,上面铺着木板,用砖石砌成,中间有一个方形的火塘用来做饭,下层有一个空间用来养鸡鸭。天冷的时候,主人和客人坐在炉子上,开玩笑,谈论家庭事务,休息。灶上挂着一个造型各异的木架,上面挂着瓜子、茶篮、凉鞋等等。

节日和宗教信仰

节日,除了汉族节日,苗族还有以下节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爱上了歌。

2.四月初八吃黑米纪念杨在思。还有一个传说,姐姐的黑米要用叶子煮,提前把姑娘接回娘家吃黑米;在附近的,可以不回父母家,但是要送到父母家。这种习俗仅限于姓杨的人。

3.六月初六,祭拜土地神,挂纸烧香上岭。一般家谱干一次。

4.十月初二“小年”过后,要杀老鼠吃。

信仰:1。崇拜杨公,再想一想。以前全乡有16飞山寺。每年秋天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唱几天几夜的人戏,其中“扛华山”“争财”是每次必唱的节目。主要内容是教育家庭和睦。庙会庆典时,要摆放猪头、香、纸。2.以前祭祖要杀牛,以自然寨子为整体举行杀牛仪式。先用牛的内脏祭祖,然后每个人拿一块肉回家。3.崇拜据说是苗族祖先的赞胡。?

结婚?哀悼?Xi?习俗

爱情:以歌曲为媒介,农历三月初三,男女青年穿戴整齐,成群结队地赶到山边的水边与歌曲相恋。互相认同的会被邀请离开,说明恋爱了。平时看牛放羊也唱歌给红。父母双方同意结婚,如果不同意,就有逃婚的习俗。

结婚:一般婚前一个月,或者长达半年,就开始哭着结婚了。让长辈一个个送礼物,变化很大。一男一女结婚,女方和人来男方家吃酒三天三夜。在这三天里,新娘只能和妈妈睡,不能和新郎睡。三天后,新娘和伴娘回父母家,一起生活两年,三年,五年。男人需要帮助种田,就带着女人一起生活。女方怀孕后,可以带新娘和父母一起生活。?

丧事:老人断气时,要抬到中堂,坐在中间,配备水桶(容器)和冷筛,脚踩冷筛坐在水桶上断气。洗尸,大师傅从井里担水,加桃叶、菖蒲叶煮温水洗尸。洗过的水(倒进马桶)给后代尝三分,就是不用担心吃字。叫“衣米水”,死者身上缠一根白线,一年一根。平时掉的牙要保留,死时放入棺材。死后禁止烧头发。进棺口含银,飞山寺茶饭要点。

苗银

由于对银饰的大量需求,苗族银匠业异常繁荣。仅黔东南州,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就有数百人,从事过银饰加工的多达数人。家庭作坊大多是师徒攻坚的父子组合,也有夫妻组合。这些作坊往往农忙,也总是农忙。

黔东南苗族银匠可分为定点型和流浪型。大部分都是定点型。他们在家承接银饰加工,服务一个村或几个村,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格局。客户都是部门的,所以在分公司内部也可以叫银匠。定点银匠的分布和数量自然是根据区域环境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的,以石洞、排洋、西江、万水、王家排为典型。流浪银匠也以家庭为作坊,农闲时出去招揽生意。通常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殊路线。他们不仅为自己的部门或民族加工,还知道数百英里外其他分支或民族的银器风格。他们对加工也很熟悉,也很得心应手,所以也可以称为地区银匠。据调查,黔东南银匠的足迹遍及全省,并延伸至桂北、湘西等地。

黔东南州不仅有很多苗族银匠,还有银匠村,以萧山大沟乡的关白、马里奥、马高为代表。银匠村几百户人家,80%以上以银饰加工为副业。农闲时节,村寨里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家家户户炭炉的炊烟摇曳,一派繁忙景象。流浪银匠都是银匠村的,集约化的加工力迫使银匠村的一部分人选择外出经营的方式。银匠村是贵州特有的现象,也是中国独有的。

与苗族银器的历史相比,苗族银器的历史要短得多。根据对石洞、孔白、任家排等地银匠的调查,苗族银匠出现于清末,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初的苗族银匠大多是带着铁匠的手艺转行当学徒,向汉族工匠学习制作银饰。龙里吴韵山的“铁铁村”是当地唯一一个有苗族银匠的村庄,他们承接了方圆几十里的银器加工和生产。时至今日,这个地名也不难证明我们的观点。一般来说,苗族银匠世代继承父业,技艺很少流传到国外。苗族银饰的加工都是在家庭作坊里手工完成的。银匠根据需要,先将熔化的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线,再通过压、薄、刻、抱等工艺制成精美的图案,再进行焊接或编织。苗族银饰的工艺流程非常复杂,一件银饰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银器本身的造型对银匠的手工技艺要求极其严格,非行家很难完成。?

在非银产区贵州,历史上银饰品加工的主要原料是银元和银锭。也就是说,苗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年来,积累的银钱几乎都被投入了大熔炉。正因为如此,当地银饰的银纯度以当地流行的银币为准。比如民国时期黔东南境内以雷山为界,北方的银料来自海洋,纯度较高,南方的银饰来自二号,质量较差。20世纪50年代以后,党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每年都以低廉的价格分配苗族特银。

除了是锤砧工作的专家,苗银匠也是造型设计的专家。一方面,苗银匠擅长从女子刺绣、蜡染图案中汲取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作为分支中的一员,也为了在同行中获得竞争优势,苗银匠根据本部门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注重细节或局部的描写。工艺的完善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不触及银饰整体造型的前提下。苗族银饰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祖先一旦确定了形状,就不能改变,往往形成一个分支的重要标志。苗族妇女装饰银,爱它的洁白,珍惜它的纯真。所以苗族银匠除了加工银饰外,还要负责去除银饰上的污垢和污物,俗称“洗银”。他们用硼砂水涂在银饰上,用木炭烧去附着其上的氧化层,然后放在铜锅里用明矾水煮沸,用清水洗净,再用铜刷擦干净。这些银饰品光亮如新。

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异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展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从头到脚,无处不在。除了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之外,有些地方还有脚饰。

苗族武道

苗族民间舞蹈包括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鼓瓢舞。芦笙舞最受欢迎。广西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大方、水城、融水等地,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以及过年、祭祖、建房、丰收、婚礼等喜庆节日,都会举行芦笙舞蹈。舞蹈有四步,也有两步、三步、六步、搓步、跳步、点步、左右旋转。由苗族一级演员金鸥领衔的《苗族青春舞》已被1963拍成舞蹈艺术片《蝴蝶飞舞》,先后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苗族是一个歌舞丰富的民族,苗族的“鼓励”只有十种。苗的“劝谏”在唐代《朝野》中有记载,可见苗的“劝谏”源远流长。

苗族“鼓励”的主要类型集中在湘西清水河流域和黔东南地区。

黔东南苗族的木鼓舞,是过去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脏肉”大型祭祀活动中的一种“鼓舞”形式。节日期间,跳舞的男女狂舞三天,废寝忘食,彻夜不眠,沉醉其中。

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庆祝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备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即将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将会架起一面大鼓,由三个人一起演奏。参加集体舞的人数和男女人数没有限制。舞蹈开始前,鼓手用自己的母语歌唱木鼓发明者的功德,作为对祖先的纪念。然后,大家围着鼓围成一圈,伴着鼓声跳舞。舞者的这些基础舞蹈多来自于各种生活动作的模拟,并加入了一些武术元素,使舞蹈动作柔中带刚。花鼓戏的特点是两位鼓手在旋转、翻身或跳跃的同时,可以表演多种对称的舞蹈,还可以演奏出和谐统一的鼓乐。

苗族民间舞蹈“猴鼓”是一种男子表演舞蹈,由三人或三人以上模拟猴子的各种习性和击鼓姿势。表演时,一个鼓手在鼓后面打鼓,另一个鼓面对着穿着猴装、画着猴脸的舞者。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吃玉米、荡秋千、看鼓、试鼓、震鼓、互相打闹。演猴子的舞者可以用拳击鼓,也可以用锤鼓。整个《鼓励》不仅幽默、热情、技术性强,还具有一定的戏剧性情节。

苗族自娱自乐的“踩鼓”,是过年过节、节日聚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妇女们必不可少的“鼓点”。跳舞的时候,一个女生边唱边走进场地,然后继续唱,敲鼓伴奏。歌词基本都是召唤,比如姐妹们,不要错过机会,来跳舞吧。随后,许多身着盛装的苗族姐妹聚集在鼓架周围,在鼓前翩翩起舞。舞蹈高潮时,男女老少的外围观众也可以进入舞池,形成几个同心圆一起跳舞。舞蹈动作自由欢快,有时双腿颤抖带动全身。

流行于黔东南州的反排木鼓舞,已成为苗族节日和出访他国的代表舞蹈,被周边国家的朋友誉为“东方迪斯科”。

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各种自娱自乐和表演“劝慰”的基础上,人们创造了四人同时表演的“四面劝慰”。这种“鼓励”流传于湘西凤凰县和贵州松桃县苗族聚居的地方。男女都可以参加这种舞蹈。四个人站在鼓前,双手用木槌击鼓。在统一节奏打鼓的同时表演规定的套路。每个套路完成后,大家顺时针移动到下一个鼓点位置,再进行其他“鼓励”表演的套路,既有表演性又有娱乐性。

苗族演奏芦笙,用芦笙跳舞的历史,从宋代就有记载。清代刻本《广玉盛兰》中的舞蹈形象,“孟春每年岁时,择平地为月场,男奏芦笙,女鸣钟,谓之跃月”,显然都是所谓“通灵舞”的记载。

曾经生活在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鸟为图腾,所以今天苗族妇女的头饰、银冠、条纹连衣裙上仍然布满了五彩斑斓的锦鸡羽毛和鸟的图案。贵州黔南苗族至今还保存着一种起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芦笙堂”。表演时,男子吹奏芦笙,铜鼓有人敲击,身着戏服、头戴银冠的姑娘微微舞动双臂。这一场景与2000多年前云南华凯出土的铜鼓表面的装饰图案十分相似。此外,从云南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壳容器上的“击鼓唱图”,可以进一步窥探苗族与古百越部落、铜鼓文化的密切关系。

在苗族自娱舞中,还有金鸡舞,头戴银冠,身着彩衣,模仿金鸡的动态。头戴羽冠,模仿野鸡打闹、跳跃嬉戏,有杂技技艺的男子跳芦笙舞,也有来自妇女刺绣、搓麻等家务劳动的板凳舞等。

我国苗族分支众多,分布广泛,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除了以上介绍的,还有贵州花溪苗族的芦笙舞,红棉苗族的跳洞,苗华的花树舞,丹寨县流传的古漂舞,云南苗族的芦笙舞,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的芒戈舞,还有斗牛和花树舞。?

苗族音乐

苗族音乐丰富多彩,充满了对民间生活的生动兴趣,是苗族社会生活的写照。它由民歌和民族器乐组成。

苗族民歌按其社会功能和体裁可分为民歌、酒歌、婚俗歌和叙事歌。民歌是苗族社会生活中最自由传唱的体裁。它们可以用汉语和苗语两种语言演唱,编曲和演唱也相当随意。是苗族人出席音乐会、演唱歌曲、走亲访友、谈情说爱的必要演唱形式。传播面广,影响大。

苗族除了丰富的民歌外,还有许多独特的乐器和大量的音乐流传在苗族。* * *展现了“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芦笙和唢呐。

苗?家人?日历?历史?

苗族先民生活在秦汉时期的“五河”地区,即湘西、黔东一带。在中国的古籍记载中,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苗族先民的记载,即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中游以南的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人口:7398035

分布:主要集中在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庙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的边境地区。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种方言。1956之后,设计了拉丁字母书写方案。由于苗族和汉族长期接触,大量苗族人汉语流利,使用汉语。?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苗族的采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工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享誉海内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苗族服饰有130多种,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是情歌和酒歌。芦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